武松抬脚冲着大虫面门上、眼睛处乱踢。大虫咆哮着挣扎,身底下竟扒出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的嘴直按到土坑里,左手紧紧揪住顶花皮,腾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用尽平生力气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动弹不得,只剩下倒气儿了。
武松放了手,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了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寻思说:“我现在就拖这死大虫下冈子去。”
可武松拽了半天哪里拖得动,原来力气都使尽了,此时,他的手脚也都酥软了。
武松只好一人下山,被猎户们遇到,猎户们听说武松将大虫打死了,就绑了大虫一齐抬下冈子。此事顷刻间传遍了阳谷县。知县得知武松打死了老虎,非常赏识武松,就让他在县里做了都头,并令武松抬虎游街,不想正巧遇到已经搬家来到此地的大哥武大郎。
武大郎个子矮,人称“三寸丁谷树皮”,以卖炊饼为生。武松长期在外,却不知哥哥早已经娶妻,嫂嫂名叫潘金莲,姿色颇佳。
武松在哥哥家住了不久,只因嫂嫂潘金莲对他殷勤备至,为免尴尬,就搬入县衙居住。武大郎依然每天上街挑卖炊饼。过了不久,武松被知县安排外出公干。
不料想,潘金莲在隔壁王婆的撮合下竟与一个大财主叫西门庆的勾搭成奸。武大郎发现后,先是被西门庆打伤,后来,潘金莲和王婆设计给武大郎下了毒药将其害死,然后假搭灵棚,暗地里仍与西门庆厮混在一起。再说武松心知兄长性情懦弱,因思念哥哥的心思强烈,竟提前数日归来,潘金莲连忙洗去浓妆,脱下红衣锦缎到灵前守着。西门庆听见武松回来,仓皇逃窜(指慌慌张张地逃跑躲藏),急忙逃入王婆家中。
潘金莲和王婆对武松说大郎是因犯心疼病而死,武松觉得蹊跷,无奈兄长尸身已被火化。夜晚,兄长托梦向武松喊冤,武松更加怀疑,私下前往负责验尸的仵作(古时指官府中检验命案死尸的人)何九叔那里求证。何九叔将自己保存的几块武大郎的骨头交给武松,并告诉他骨头发黑是中毒的迹象。
何九叔把西门庆送他的银两交给武松,武松又找到与兄长大郎一起在街上做小生意的郓(yùn)哥儿。
郓哥儿将自己发现西门庆和潘金莲丑事后告知武大郎,武大郎前去捉奸反被殴打的经过讲述了一遍。武松得知真相后,领着证人去官衙报案。哪知县令与西门庆交好,并不打算受理此案,还埋怨武松不该听信挑唆[tiǎo suō](挑拨教唆)。
武松不动声色,决心亲自报仇,他买来酒菜请街坊邻居都来做客。席间,武松连喝了七杯酒后说道:“众位高邻,武松决定亲手查出哥哥死因,请众位做个见证!”说完,右手拔出刀来,指定王婆说:“老猪狗!你从实说!”那婆子想脱身逃走,却被武松拦住,只得说:“都头息怒,我全都说。”
武松叫手下取过纸墨笔砚,用刀指着一名叫作胡正卿的邻居说:“劳烦你听一句写一句。”胡正卿抖着手,不敢不听:“小……小人……便……写……写。”
接着,武松拿住潘金莲,只一提便把她按跪在灵前,喝一声:“淫妇,你怎样害我哥哥性命,还不如实招来!”
望着满眼通红的武松,潘金莲慌忙叫道:“叔叔,且饶我!你放我起来,我说,我说!”
那妇人惊得魂飞魄散,只好一一招供。王婆听罢,连声叫苦:“可恨呀,全是你做的好事,与我何干!”武松知道是王婆出的馊主意,让潘金莲害死了哥哥,现在却想摆脱干系,于是武松更加气恼。
王婆见状只得招认,和潘金莲一同画押。此时,武松得知哥哥大郎死得这般冤屈,不由得泪如雨下,叫士兵取碗酒来供在灵前,将潘金莲和王婆也按跪在灵前,洒泪说:“哥哥灵魂不远,今天兄弟与你报仇雪恨!”
武松叫士兵把纸钱点着,抽泣不语。潘金莲见势不好,刚要呼喊,却被武松一把揪倒,两只脚踏住两只胳膊,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照着这妇人胸前只一剜,剜出心肝五脏,供在兄长的灵前。
武松又叫士兵去楼上取一床被来,把妇人的头颅包了,揩了刀,插在鞘里,又来找西门庆,得知西门庆在经常光顾的狮子桥下的酒楼饮酒,进门一问酒保,得知西门庆果然在楼上。武松上楼后,站在窗外观看,见西门庆坐在主位,两个歌女坐在两边陪侍。
武松猛然踢开门,左手提着潘金莲的人头,右手拔出尖刀,挑开帘子,蹿了进来,一抖手便把人头打向西门庆。西门庆认识武松,惊叫一声“哎呀!”便跳到凳子上,一只脚跨上窗槛,从楼上跳了下去。
武松伸手从凳子边拾起淫妇的头,钻出窗子,涌身向下一跳,跳在当街上。武松手握尖刀,看西门庆已跌得半死,直挺挺只有眼睛在动。武松便一刀割下西门庆的脑袋,连同潘金莲的人头结在一处,前往县衙投案自首。
P45-46
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
——金圣叹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愧金圣叹称之为“第五才子书”,可以和庄、骚、史记、杜诗并列,我一读,再读,三读,不忍释手。
——梁实秋
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书香人生”是很多文学大家所追求的,因此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人生行囊中除了健康和快乐之外,还应该再盛放一些书香。叶圣陶曾经说:“阅读对提高语文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给行走在求知路上的青少年带来了许多启发。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中国古典文学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它以积淀千年的底蕴,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因此,古典文学对青少年了解我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皆源于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深刻哲理和悠久的艺术魅力,文学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让我们通过艺术描述从中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地理,而且每个人从中所得到的感悟也不尽相同,这也是名著之所以能够代代流传、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在中国古典名著中,有四本名著当推首位,那就是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虽然它们都是小说故事,却代表了不同时代文学创作的巅峰。
……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着重描写了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大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同时,本书还塑造了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周瑜、吕布等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阅读这部历史巨著,会让青少年读者充分感受到英雄的无畏、勇敢和深谋远虑,深切体会他们的壮志情怀。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最早的版本为金陵世德堂本(1592),作者署名为“华阳洞天主人校”,一说其为全真教掌教丘处机,一说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现行刊本皆以吴承恩为作者。《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书中精彩纷呈的神话故事,险象环生的取经历程,幽默风趣的人物形象,引人人胜的风土人情,都会让青少年读者深深沉浸其中,从中感受一个前所未有的奇幻世界。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巅峰之作,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红楼梦》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阅读《红楼梦》,会让青少年读者跟着故事情节走进封建社会中的大观园,体悟不同人物的悲欢离合,感受书中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这次重新整理出版的四大名著青少版,是为青少年读者特别准备的,以原著为基础,使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书中的精美故事,同时配以极具表现力的美绘图片,以帮助青少年读者更加顺利地阅读。另外,我们还精心安排了导读、注音、注释以及趣味盎然的背景知识普及等小版块,以此辅助阅读,让青少年读者读得轻松、看得愉快。
相信通过对这套系列丛书的阅读,可以使青少年读者积累更多的相关文化常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大大增长自己的生活智慧,从而为学习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施耐庵著的《水浒传(青少版无障碍阅读注音白话彩图版新课标必读)》全书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小说中,人物个性鲜明,各具特色,共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经典的英雄形象,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注阅读对青少年的精神塑造及人生成长的影响,将素质培养作为核心编辑理念;
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将原著中一些繁杂、晦涩、难懂的篇章、段落改编成了简洁、清新、易于中小学生理解的版本;对原著中难词、引用、人物等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与精评,达到了无障碍阅读的效果,让阅读经验较少的中小学生也能轻松地读下去,从而对名著产生兴趣;
辅以精美插图,配以言简意赅的说明文字,形成了图说名著的生动画面,这对提升阅读兴趣以及更好地理解名著的精髓,会有良好的帮助。
装帧高端大气,又是无障碍阅读版本,内文通俗易懂。公认很不错的版本,可谓“经典中的经典”。
《水浒传(青少版无障碍阅读注音白话彩图版新课标必读)》由施耐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