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约于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开始写作《石头记》,最早的《石头记》稿本,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甲戌本,现在此本的过路本传世。可知此时的《石头记》八十回已基本完成。
《红楼梦后四十回新补》是对高鹗所续《红楼梦》后四十回进行的补写、修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楼梦后四十回新补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曹雪芹//高鹗 |
出版社 | 线装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曹雪芹约于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开始写作《石头记》,最早的《石头记》稿本,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甲戌本,现在此本的过路本传世。可知此时的《石头记》八十回已基本完成。 《红楼梦后四十回新补》是对高鹗所续《红楼梦》后四十回进行的补写、修订。 内容推荐 《红楼梦后四十回新补》是对高鹗所续《红楼梦》后四十回进行的补写、修订。最后之成稿已扫尽高鹗所续之书对曹雪芹原意的扭曲、误改,更加符合曹雪芹原著的精神。同时,也保留了高鹗续书中的合理及忠于原著的地方,是众多续书中有独特创建和学术内涵的作品。该书还有著名诗人绿原所写的序言,这说明该续书已得到业内的肯定与好评。 目录 第81回 史枕霞巧力钓金龟 李稻香谐宴言婚奁 第82回 闲袭人造访潇湘馆 病颦儿惊魂噩梦中 第83回 梦相通见证痴儿女 入家塾重托老学究 第84回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议婚事薛姨妈托情 第85回 云山雾罩宝玉提亲 蛇影杯弓颦儿绝粒 第86回 表心迹痴怡红说誓 省宫闹贾元妃赐婚 第87回 受私贿老官翻原案 披雀裘公子祭晴雯 第88回 遇旧人惊艳占花魁 寄书信感伤命多舛 第89回 触旧物伤心诗帕情 坐禅床相忆月如水 第90回 弄小巧贾芸讨没趣 探惊风环儿复结仇 第91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第92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第93回 俏芳官流落成好事 烈司棋情殇赴黄泉 第94回 宴海棠难料吉凶意 弃宝玉誓绝金玉缘 第95回 虎兔相逢元妃薨逝 草木知运宝玉病沉 第96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第97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第98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第99回 放外任贾政官难做 阅邸文存周自担惊 第100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第101回 病熙凤夜惊大观园 孤妙玉自尽郡王府 第102回 抽神签预兆返金陵 念仙去思探潇湘馆 第103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空遇旧 第104回 贾存周被参复回 京 痴公子余痛触前情 第105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李御史弹劾平安州 第106回 王熙风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第107回 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赴海疆龄官誓相随 第108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忍相思怡红哭清魄 第109回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 第llO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 第lll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醉金刚泄愤招伙盗 第112回 耽惊怕惜春生愧疚 发暴病赵妾赴冥曹 第113回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偿新债贾琏愁措银 第114回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 第115回 证同类怡红失相知 拾通灵良儿送宝玉 第116回 梦太虚伤心会绛珠 慰情女守墓共焙茗 第117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第118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第119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藏农户巧姐回贾府 第120回 真宝玉静说前尘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附录1:红楼梦后四十回 删文索引 附录2:红楼梦后四十回 补文索引 试读章节 第81回史枕霞巧力钓金龟李稻香谐宴言婚奁 且说迎春归去之后,邢夫人像没有这事,倒是王夫人抚养了一场,却甚实伤感,在房中自己叹息了一回。宝玉走来请安,看见王夫人脸上似有泪痕,也不敢坐,王夫人叫他坐下,宝玉才挨上炕来,就在王夫人身旁坐了。 王夫人见他呆呆的,似有欲言不言的光景,便道:“你又为什么这样呆呆的?”宝玉道:“并不为什么,只是昨儿听见二姐姐这种光景,我实在替他受不得。虽不敢告诉老太太,却这两夜只是睡不着。二姐姐是个最懦弱的人,向来不会和人拌嘴,偏偏儿的遇见这样没人心的东西。”说着,几乎滴下泪来。王夫人道:“这也是没法儿的事。俗语说的,‘嫁出去的女孩儿泼出去的水’,都是命。”宝玉道:“我昨儿夜里倒想了一个主意:咱们索性回明了老太太,把二姐姐接回来,还叫他紫菱洲住着,仍旧我们姐妹弟兄们一块儿吃,一块儿玩,省得受孙家那混账行子的气。等他来接,咱们硬不叫他去。由他接一百回,咱们留一百回,只说是老太太的主意。这个岂不好呢!” 王夫人听了,哭笑不得,说道:“你又发呆气了,混说什么!大凡做了女孩儿,终久是要出门子的,嫁到人家去,娘家那里顾得?也只好看他自己的命了。碰得好就好,碰的不好也就没法儿。你难道没听人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么?那里个个都像你大姐姐做娘娘呢?况且你二姐姐是新媳妇,孙姑爷也还是年轻的人,各人有各人的脾气,新来乍到,自然要有些扭别的。过几年,大家摸着脾气儿,生儿长女以后,那就好了。你断断不许在老太太跟前说起半个字,我知道了是不依你的。”说得宝玉不敢作声,无精打彩的出来了。 宝玉走到园中,一时走过沁芳亭,转到紫菱洲,但见人去楼空,双门紧闭,景象萧疏。又来至蘅芜院,更是香草依然,一派荒凉,不由得独自垂泪。因想道:“前儿二姐姐回来的样子,真真的令人心痛。还记得初结‘海棠社’之时,大家吟诗行乐,何等热闹。如今宝姐姐家去,连香菱也不能过来,若果以后姐妹们个个离散而去,只剩下我一人,该是怎样孤凄!”再一想:“如若林妹妹一朝也离我而去,那该怎生是好?”想及此,不由得撕心裂肺,心中大恸,一径往潇湘馆来。刚进了门,便一声不吭,坐下垂泪。 黛玉梳洗才毕,见宝玉这个光景,倒吓了一跳,问:“是怎么了?和谁怄了气了?”连问几声,宝玉只低了头,哭泣不语。黛玉便在椅子上怔怔的瞅着他,一会子问道:“到底是别人和你怄了气了,还是我得罪了你呢?”宝玉摇手道:“都不是,都不是!”黛玉道:“那么着,为什么这么伤心起来?”宝玉道:“我只是想着,活着真真没有趣儿!”黛玉听了这话,更觉惊讶,道:“这是什么话?”宝玉道:“我告诉你,你也不能不伤心。前儿二姐姐回来的样子和那些话,你也都听见看见了。我想人到了大的时候,为什么要嫁?嫁出去,受人家这般苦楚!我原打算去告诉老太太,接二姐姐回来,谁知太太不依,倒说我呆,混说。这不多几时,你瞧瞧,园中光景已经大变了!真真的让人心里难受。” 黛玉本是个喜散不喜聚的人,听了宝玉的这番话,反倒触动愁肠。迎春的遭际实堪伤,说到头他尚有父母在。自己无父无母,寄人篱下,终将是怎样一个了局?若是嫁到外头去,必是活不成。自己的心,原在宝玉身上,可谁能为自己做主?等到流水落花春去也的那一日,不知又该怎样凄凉!想到这里,不由得也泪流满面。 紫鹃刚拿进茶来,见他两个这样,正在纳闷,只见袭人来了,进来看见宝玉,便道:“二爷在这里呢么?老太太那里叫呢,我估量着二爷就是在这里。” 黛玉见是袭人,便欠身让座。看见黛玉泪眼婆娑,宝玉道:“妹妹,我刚才说的,不过是些呆话,你不要伤心。横竖我们还在一处呢。老太太那边叫我,我去去就来。”说着,往外走了。袭人悄问黛玉道:“你两个人又为什么?”黛玉道:“他为他二姐姐伤心,我是刚才眼睛发痒,揉的。并不为什么。”袭人也不言语,忙跟了宝玉出来。宝玉来到贾母那边,贾母却已经歇晌,只得回到怡红院。 却说这日恰是晴雯生辰,宝玉一早起来就心中闷闷的,怎么样都不好。抬头忽见门楣上贴的“绛芸轩”三个字,忆起晴雯替他贴字时光景,嗔着冻疼了手,他曾替晴雯握着。思想而今字在人亡,不由心中疼痛。恍惚见晴雯斟茶过来,细看却又无人;想到晴雯病中补裘情景,更不觉伤心落泪,悲从中来。P1-3 序言 《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之“谜"的破解 ——《红楼梦后四十回新补》序 屠岸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史上小说艺术的巅峰。或者,加上“之一”也可以。有人认为在长篇小说之林中,《红楼梦》堪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鼎足而三。或者,作为文学巨著,又可与但丁《神曲》、莎翁戏剧并肩而立。《红楼梦》是未完成的文学经典,常使人想起舒伯特的音乐经典《未完成交响曲》,二者成为东西文艺圣坛上的“未完成”双璧。奇怪的是,一些古典名著常常伴有难解的“谜”。古希腊两部伟大史诗的作者,到底是不是荷马,荷马是否实有其人,千百年来,就聚讼纷纭,迄无定论,成为“荷马之谜”。莎翁十四行诗的呈现对象究竟是谁,论者各说各的,各是其是,至今是一团混沌,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大的“谜”。同样,《红楼梦》也与它的“谜”相伴了几个世纪。《红楼梦》之所以吸引了万千读者的关注,当然由于它的历史内涵、文化成就、艺术魅力,但也不排除由于它的“谜”。——这,真的是个“谜”吗? 《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的作者不知凡几,几乎是前仆后继。但这些续书文本的绝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消失在历史的雾霭中。可是,高鹗的续书却流传至今,长盛不衰,这是什么缘由? 《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的序言和引言中把后四十回稿本的来源说得明明白白;高只是做了些整理、修补、联缀的工作。但是,真奇怪!不少红学家们不相信高鹗所说后四十回书稿来自曹雪芹的残本,红学家们似乎认为:后四十回全是高鹗所撰写,高鹗那样说是借曹以自重,以抬高自己续作的分量,或以此赢取读者的重视而己。果真如此吗?高鹗真的是为此而要“撒谎”吗? 程、高厘定的后四十回,其所以能胜过其他无数后四十回续作,到底是什么缘由呢? 《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作者是谁,本来清楚明白,却成了一个“谜”。这该是历史老人有意赠给我们的一项谈资、一个议题吧。 刘莲丽教授读《红楼梦》无数遍,烂熟于心,又进而用科学分析的态度,鞭辟入里的推定,整理了《新补》一书,恢复了《红楼梦》续书作者是何人的“常识”,推翻了被脱缰的推论忽悠了几个世纪的公案,确证了《红楼梦》续书作者之谜是一个地道的“伪谜”! 刘莲丽是为红学研究的屋脊增添了一片新瓦。虽然只是一片瓦,但它却是千辛万苦陶塑而成的器物。这是对红学研究作出了可贵的新贡献! 我觉得,这本《红楼梦后四十回新补》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 二○一四年九月 于北京和平里萱荫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