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编著的《民国狂士录》是我社《背影文丛》系列中的其中一本,它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学界泰斗章太炎、党国元老吴稚晖、教育学家蔡元培、通博之才刘师培、厚黑教主李宗吾、文化怪杰辜鸿铭等民国狂士的“狷狂”人格,以及他们与民国社会、历史、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作者王坚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其所作文章多为研究20世纪以来对中国社会产生过影响的人和事,其中多篇曾被我社《名人传记》杂志发表,且被《作家文摘》转载,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扎实的读者基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国狂士录/背影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坚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坚编著的《民国狂士录》是我社《背影文丛》系列中的其中一本,它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学界泰斗章太炎、党国元老吴稚晖、教育学家蔡元培、通博之才刘师培、厚黑教主李宗吾、文化怪杰辜鸿铭等民国狂士的“狷狂”人格,以及他们与民国社会、历史、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作者王坚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其所作文章多为研究20世纪以来对中国社会产生过影响的人和事,其中多篇曾被我社《名人传记》杂志发表,且被《作家文摘》转载,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扎实的读者基础。 内容推荐 民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其代表现象就是文人学士扎堆出现,这些学术大师的魅力影响着几代人。 然而,能将名士“狂”的本性挥洒得如此洒脱、透彻,将“狷”的本性演绎得如此可敬、可爱,非他们莫属。 《民国狂士录》描述了学界泰斗章太炎、国民党元老一吴稚晖、教育学家蔡元培、通博之才刘师培、“厚黑教主”李宗吾、文化圣杰辜鸿铭等民国狂士的“狷狂”人格,以及他们与民国社会、历史、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隔着历史的风烟,遥望“狂士”渐行渐远的背影,让我们带着历史的憧憬,探寻’“大师”留下的文化余味。 《民国狂士录》由。 目录 第一章 “疯头疯脑”的“学界泰斗”——章太炎 章太炎为什么被称为“章疯子” 章太炎与孙中山的恩恩怨怨 章太炎与吴稚晖:跨越五十年的恩仇录 章太炎逸闻 第二章 “一个坏透了的好人”——吴稚晖 “吴疯子” “实事求是,莫作调入” 出入大观园的“刘姥姥” 尾声 吴稚晖逸闻 第三章 蔡元培挂印记 “有胆的就请站出来与我决斗” “浩然弃官归里” “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已正式辞去……” “一生难进易退,大抵如此” 蔡元培逸闻 第四章 刘师培和他的朋友们 拯救读书种子 “激烈派第一人” “二叔”反目 刘师培二度落难 蔡元培请刘师培到北大 陈独秀:“龙性岂能驯” 刘师培英年早逝 刘师培逸闻 陈独秀逸闻 第五章 黄侃“发疯”记 至情至性 恃才傲物 我行我素 “绝命书黄” 黄侃逸闻 第六章 烟土狂士刘文典 “疾恶真推祢正平” “两个半”的故事 “养生未羡嵇中散” 刘文典逸闻 第七章 不厚不黑的“厚黑教主”——李宗吾 “厚黑学呀,你真是把我误了!” 从“宗儒”到“宗吾” 由破坏而建设 “厚黑学变质了”? 出不了川的厚黑教主 李宗吾逸闻 第八章 辜鸿铭:骂人都是学问 政治奇谈 文化怪论 辜式怪癖 辜鸿铭逸闻 第九章 帝王学的末路——从王闿运到杨度235 王阎运“纵横计不就” 杨度“颠沛愧师承” “如今皆成过去事” 王闿运逸闻 杨度逸闻 附 录:狂士逸闻 试读章节 章太炎为什么被称为“章疯子” 在辛亥革命元老当中,章太炎是人生经历最富有传奇性、个性也最强烈的人之一。作为“革命中国最有学问的革命家”,他身兼两个显赫称号——“民国先驱”与“学界泰斗”,可谓德高望重。晚年的他在政府的资助下,办起了国学讲习所,在苏州大谈读经。没想到,此举却惹翻了一位初生牛犊,此人乃晚清名流薛福成之后,名唤薛慧山,他以笔为矛,指责章大师以开近代改革风气之先的名贤长者,何以到了晚年,竟至于开起倒车,搞起复古来了。章太炎闻讯,不但不以为忤,反而表示一定要约见作者。见面之后,他夸了老薛(福成)又夸小薛(慧山),大打其哈哈,继而郑重其事,说革命之后,时局反而是今不如昔了,“接着,章先生又骂那个这个,兴会淋漓,唾沫四溅,想见其当年以勋章作扇坠,走人新华门面斥袁世凯时候的那股神气,正复如此”(薛慧山《国学大师章太炎》)。事后,姑苏城里外便早传出了笑话——“小疯子骂大疯子,大疯子却又骂尽了所有的达官贵人”。 民国时期,所谓“疯子”可谓多矣,然而不管是“三大”还是“五大”疯子排行榜,这个“大疯子”——章太炎总是雷打不动的固定成员。这固然因为他的“疯名”冠绝近代,也因为他本人对“章疯子”之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相比之下,真是绝无仅有。发“神经病”,不但是他生平事迹的重要一面,又是他所欣赏以及他本人的为人处世哲学;所以“章疯子”,就不仅仅是一个外号了,它代表一种风度。 然而关于他的“疯名”来源,则是五花八门,众说不一。归拢起来,有下列说法: 患病说 章太炎少时患有间歇性的癫痫症(又称羊角风),据说16岁去考秀才前夕,此病即突然发作,家人遂不再强迫他参加科举考试。后来也正是因为此病,家人不敢给他正式娶妻,到25岁时才“纳妾王氏”(王氏是章母的陪嫁丫头,两人无正式婚仪,按当时习俗称为纳妾;章在王氏死后多年,才续弦娶汤国梨为妻)。1907年12月,又因此病发作,他曾不得不辞去《民报》总编辑之职。 曾师从章太炎的陈存仁专门考证过“章疯子”疯名的来历,他认为“章师”患羊角风一事,纯属王揖唐在《太炎先生旧事》中捏造的“无稽谰言”。他说:“说章师状似神神经经是可以的,说他患过羊角风则是完全错误的,而且幼时即使有羊角风的话,也与成年后的脑神经没有关系。”不愧为上海名医,他把医理根据讲了个头头是道,但是,他的说法不免有护师心切的成分,而且学究气十足——叫别人绰号时,人们哪里会考虑医学上讲不讲得通呢! 不理俗务说 章太炎被称为“国学大师”,一生博闻强记,见识非凡,但在日常生活上,却是一个十足的低能儿。他不会照顾自己,常常发如飞蓬,衣衫褴褛,不拘小节,大有古时“邋遢相公”王安石之风。施章《悼章太炎先生》一文记载:“章师白天服装是长袍,晚间穿着一身极旧的和服,发长五寸,有时左右分开,有时长发垂于额际,人称章疯子云云。”而关于他出门迷路,频频向人请教“先生,我的家在哪里?”的传说,更是俯拾皆是。陈存仁记载的一则很有代表性: 章师常被上海人称为“章疯子”,他也知道有这个外号,我记述过他有一次坐黄包车到三马路旧书店买书,回家时,又跳上黄包车,指着告诉车夫朝西走,车夫依着他所指的方向走去,走了好多路,问他:“先生你究竟要到哪里去?”章师说:“我自己也不知道,上海人人知道我是章疯子,你只要拉我到章疯子家就是了。”车夫无奈,仍旧把他拉到旧书店,才把这件事解决。P2-4 书评(媒体评论) 兄弟承认自己有精神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分精神病。近来有人传说某某有精神病,某某也是有精神病:兄弟看来,不怕有精神病,只十白富贵利禄当面现前的时候,那精神病立刻好了,这才是要不得呢! ——章太炎 官是一定不必做的,国事是一定不可不问的。 ——吴稚晖 学问须从困苦中来,徒恃智慧无莓也。治学如临战阵,迎敌奋攻,岂有休时!所谓扎硬寨、打死仗,乃其正途。 ——黄侃 救国之道,非止一端;根本要图,还在学术。 ——蔡元培 学术上的黑幕,与政治上的黑幕,是一样的;圣人与君主,是一胎双生的,处处狼狈相依。又人不仰仗君主的威力,圣人就没得那么尊崇;君主不仰仗圣人的学说,君主也没得那么猖獗。于是君主把他的名号分给圣人。圣人就称起王来了;圣人把他的名号分给君主,君主也称起圣来了君主箝制人民的行动,圣人箱制人民的思想。 ——李宗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