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燕儿燕儿快来吧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良森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解放之前,农村地区愚昧落后,百姓生活贫苦,与地主阶级的富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泰山桃花峪里出美女,李良森著的《燕儿燕儿快来吧》的主人公李巧巧,就是那里出了名的美人。可惜她被自己的父母以二十亩地的诱惑换给了王官庄财主的傻儿子,一生充满了辛酸与苦泪。在命运的百般炼狱中,在善与恶的斗争中,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她走出了阴影,走向了光明。

小说跨越解放前、解放后、改革开放后,故事跌宕起伏,对主人公命运的转折拿捏到位,对人物心理的描写细腻、真实,通过塑造一个个充满责任感和希望的小人物,展现了民间人性的善美,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内容推荐

李良森著的《燕儿燕儿快来吧》故事梗概:

《仙儿》——李巧巧被爹娘以二十亩地的身价嫁给王官庄财主吴天瑞的少爷,但“回门”前的新婚三日从未见过新女婿。回门后,婆婆规定,小两口只许在深夜相聚半个时辰,且不许点灯,不许说话,俨然偷情一般。巧巧怀孕,婆婆却剪除了吴天瑞的命根儿,巧巧才知道夫婿是个傻瓜,而生下的女儿仙儿居然是公公吴天瑞种下的罪恶种子。

《改儿》——解放了,贪婪的婆婆因“改”出了土地、房产气郁而死,狡猾的吴天瑞却将傻瓜儿子“托孤”给跟巧巧两情相悦的山根后才放心自缢。被山根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巧巧渴望新生和爱情,并在好心刘婶撮合下与山根相爱、相好,但区长不批准担任农会主任的山根与巧巧结婚,山根愤然赴朝参战,却又难拂将他从死神身边拉回来的护士的爱意。巧巧落入失望的泥淖,只能靠疼爱与山根爱情的结晶——女儿改儿来回味那难能可贵的短暂情爱。

《盼儿》——刚直不阿的剧团团长刘月飞下放王官庄,侥幸遇到十几年前心仪的桃花峪美女——巧巧。山根的好友、王官庄大队长王茂全为了践行对山根“一定照顾好、安顿好巧巧”的承诺,故意安排刘月飞到与巧巧实际上是一家人的刘婶家“三同”。二人由相知到相爱,刘婶、王茂全鼎力相助并写信请山根回来撮合,但鉴于巧巧的“地主婆”身份公社民政助理不批准她离婚,刘婶、王茂全和山根推敲再三、私作主张,让他们“先上车后买票”。山根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和作为父爱缺失的补偿,先后接改儿和仙儿去城里读书。

刘月飞因在他的调查报告中写了“真实的农村”而被遣送劳改农场,杳无音信,巧巧在痛苦的思念中生下了女儿盼儿。一年之后,有狱友专程上门告知巧巧,说刘月飞急症送医暴死未归,悲痛万分的巧巧为怀念刘月飞偷偷穿了数年的寡妇衫。

《丑丑》——少年时为听巧巧小曲儿而跳崖致瘸的耿宝田作为社教工作队员进驻王官庄,由于听说巧巧被爹娘卖给财主家傻瓜儿子做媳妇而对地主阶级恨之入骨的耿宝田,凭着敏锐的阶级斗争嗅觉很快发现“新动向”并穷追不舍,待发现阶级敌人居然是那位唱小曲儿的巧巧时已不可挽回,身背地主婆身份的巧巧被立功心切的工作队长轻而易举打成“坏分子”,耿宝田悔恨不已。为赎己罪,他放弃工作队撤离时的“转干”机会毅然留在王官庄,认刘婶为娘,唤巧巧为妹,不但与王茂全一起为巧巧抱养捡拾来的私生子(取名丑丑)为其排解愁苦郁闷,并且不辞辛劳、不计回报地竭尽全力报效这个特殊家庭。死里逃生的刘月飞出狱,在重访王官庄途中路遇亲如父女的耿宝田和盼儿,他为巧巧有了“靠山”而欣慰,为盼儿有了父爱而释怀,更为耿宝田的诚实厚道而感动。为了不至搅扰他们的生活,再次登门时他便“借”救过他性命的女狱友王茜作妻,以哄巧巧与耿宝田结好一生。刘婶见刘月飞已经成家,又联合王茂全、山根竭力撮合巧巧和耿宝田。巧巧怕“坏分子”身份连累厚道的耿宝田,再三拒绝不成,断指盟誓。耿宝田愈加敬重巧巧,十几年如一日怀揣一颗赎罪的心勤勤恳恳、忠心耿耿与巧巧苦撑这个家。

《圆梦》:仙儿、改儿由于得到良好的教育各自成才,盼儿也接刘月飞的“班儿”就职县图书馆。巧巧六六大寿,丑丑和媳妇乖乖瞅准这个捞钱机会,邀山根、刘月飞和仙儿、改儿、盼儿三姐妹及其夫婿来王官庄祝贺,当了中学教师、早就猜破妹妹改儿、盼儿及弟弟丑丑与山根、刘月飞和耿宝田之关系的仙儿虽不失大礼,却在心底深处视娘为贱,并无视寿宴主角——娘的存在,自作主张将傻爹安排在寿宴上座,从而惹怒了把巧巧当亲闺女的刘婶。在义正词严肯定改儿、盼儿与山根、刘月飞父女关系的同时,刘婶先后巧妙地说穿了仙儿、丑丑的“龌龊”身世,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母爱的伟大。但刘婶不肯就此止步,而是逐一批评山根、刘月飞及诸子女的“忘恩负义”,不仅让巧巧在所有人心中重新竖起高大美好的形象,并最终得到所有人的赞同与支持,把巧巧和耿宝田送入洞房。

漂泊几十年的爱情舢板终于到达彼岸,善美的人性愈加光辉灿烂。

目录

仙儿

改儿

盼儿

丑丑

圆梦

试读章节

仙儿

燕儿垒窝的时节,说声出嫁,巧巧就成了王官庄吴财主家的少奶奶。

巧巧的娘家在泰山深处桃花峪。桃花峪里出美女,巧巧是美女群里的俏尖尖,为姑娘时就有好多传说迷人。

十六岁那年巧巧随爹爹赶山神庙会看戏,那演小生的美男直勾勾盯着台下的巧巧看傻了眼,琴师将“慢板”过门拉了三遭他还是不开口。班头急得汗珠子“乒乓”落地,将时常在手里涮着的鹅卵石砸向他的后背腰眼。美男倒是醒转过来了,却冷不丁冲台下叫起了“二八板”:“小姐呀——”

十七岁那年,她一个人进山采金针菜路过百丈崖,崖顶有个采药后生瞅着她呵呵呆笑:“好妹妹,你给俺唱个小曲儿,俺去集口上给你扯身花洋布衫!”情窦未开的她不解其意,只觉着怪好玩,便天真地望着崖顶嘻嘻开逗:“洋布衫有啥稀罕的?你要敢从崖上往下跳,俺叫你听个够!”那后生竟连含糊也不打,应声就跳,幸亏落在岩缝的树枝上,虽然保住一条命在,却落下个一辈子跛。

十八岁那年,上门说媒的踏破她家门槛子,老爹深得“庄稼老头长得乖,出价越高越不卖”的真传,坚信巧巧是鲜嫩美艳一朵花,不愁找不到好婆家!

十九岁拐弯儿的春月,媒人给巧巧提吴财主家的才子少爷鸿儒,她还蒙在鼓里,爹却动了心。原因是媒人说,除定亲程序中一应钱物加倍,还给二十亩地做迎娶大礼。当然,那二十亩地的地契要等新媳妇上轿时交付。老爹讶异吴财主的大方。媒人说,莫猜疑,就因为你家闺女长得排场;好地长好苗,大户人家讲究。老爹万万没想到自己苦争苦熬大半辈子才盘下几亩薄地,喂个小叭儿狗似的养大一个闺女反倒圆了土财梦,真是喜从天降。

出嫁前,爹说:“妮儿呀,财主人家的少爷比不得小门小户的孩子,有了拿动窝头的力气就得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听说,姑爷二十多了还只让他写字念书,家里油瓶子倒了不扶,坡里的豆角儿炸了不管。你进了人家的门儿,别老拿穷眼珠子看事儿,好生习学大家主儿的礼数。”

从吃过“上轿饺子”离开住了十八年的家,到进了吴家的门吃过“下轿面”,巧巧的心里一直挺恣儿。爹说得不错,穷门小户就是不能跟财主家比。过去她曾经看过好多人家办喜事,当时看着很排场,也很热闹,可要是跟自己这一路风光比比,那些个美得不得了的新媳妇儿们也就是小狗、小猫的福分。上轿之前的八响大炮谁家放过?八人抬的红花大轿谁坐过?八个轿夫身穿的大红坎肩谁见过?晃得人眼花哩!往日见到的那些轿夫衣衫不整且不说,个头也不般配,高的高矮的矮,轿子抬起来就像筛笸箩。那时候看人家坐着怪新奇,怪刺激,现在想想,新媳妇不在里边颠晃得哇哇吐胆汁儿才怪!还有那四个扶着轿杆护轿的帅小伙,一律的丹士林长衫,一律的笔挺、棒实身材,那眉眼,那膀身,那雄赳赳的步伐,看一眼就觉得不同凡俗。不过,让巧巧深深刻在脑子里的还是那个骑在枣红骡子上的“压轿”小伙,丹士林长衫,外罩一件红绸马褂,黑呢子礼帽下是一副俊朗的面孔,大眼,浓眉,宽阔的额头,挺直的鼻梁,浑圆的下巴,丰润的腮帮。因为这一带不兴新女婿上门迎亲,除去轿夫人等,只有近枝族人中的小辈跟随“压轿”,所以,这小伙便也给了巧巧许多美好的遐想空间。

当然,从上轿到拜堂成亲还有好多好多让她没见过、没想过,甚至听也没听过的风光事儿。

不过,也有她揣测不透的烦心事儿,那就是进门时没见到新女婿——这也罢了,十里不同俗嘛!可拜堂总该见到新女婿吧——新女婿的舅舅说,新郎官上进心忒强,手头上的文章写不完硬是不肯出来,可大礼的时辰又不能错过,舅舅就让八岁的小表弟代行礼数。

唉,这也罢了。可过门已经两宿两天,新女婿还没踏进新房一步。明儿弟弟栓柱就要来“叫三”。从前,那些邻家新婚大姐回娘家“住三”,拉起她们的新婚三日,脸上都泛着幸福之光。可自己见了那些相好的姐妹说啥?当了三天新媳妇居然连新女婿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丑是俊也不知道,这算啥事儿?

巧巧不敢问。公公婆婆更是跟没事人似的。

夜深人静,巧巧听公婆住的堂屋门“嵫悠”响过,屋里的油灯吹熄,便壮着胆子走近通往后院的腰门。吴家是前后两个大院,两个大院不但布局相同,就连两个向街的大门也一样威风。但因为前院后院有腰门相通,后院的大门极少打开,而为了让儿子专心攻读,腰门的门锁一直由公婆掌握。透过门缝,巧巧果然听到从后院传来的黏黏糊糊的读书声:“银——几——曲——,相——帮——线——”巧巧不识字,既不晓得“银几曲”,也不晓得“相帮线”,但真真切切的读书声却是当真听到了。她心“腾”地一热,摸摸腰门上的门锁居然没有压死,便很想尽一下妇道,立刻回新房去拿压柜点心。

点心是上轿前娘放进柜子里的,这是乡俗。娘家无论多穷也要买一包点心放进柜里,留到新婚当日夜深人静时小两口分享,预示两口儿和美、甜蜜。不过,小两口不能吃光,要留大部给公婆,公婆再分发给兄、嫂、弟、妹等等,预示全家甜蜜、和美。巧巧慌慌地拿了点心,慌慌地走到后门跟前儿,慌慌地按着门环推了一下,门那边也没上栓。她正犹豫是不是要摘下那把没有压死的铜锁,堂屋的门缝里突然钻出公公的咳嗽声,利落而又威严,让她不得不哑着脚步臊臊地退回房里,“扑沓扑沓”酸溜溜落泪。

P1-3

后记

我与《燕儿燕儿快来吧》

1989年在济南大学作家班学习时,发表过一个小中篇《好地儿》,反响不错,有家电视台曾经跟我联系改编电视剧。没想到有人居然捅咕说是“宣扬淫秽”,甚至惊动了某级核心领导层。当时的文联领导,刊物主编、责编据理力争,甚至提议邀请国内著名文学评论家讨论这篇小说是宣扬淫秽还是高扬真善美。不过,这些都是事件平息之后我才听说的,因为文联领导和老师们怕吓着我这个老农民。所以,二十几年过去我一直念念不忘那些曾经关心、爱护我的领导和老师们,至于后来有人对我说是谁谁谁“戳”的坏,倒真的记不清了。

此后,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多次对我说,不要把《好地儿》丢下,那是很好的一部长篇坯子。当然,我也确实舍不得丢下。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并非“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是觉着自己还年轻(虽然当年就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还没有参透人生,还不能正确把握巧巧的心路历程。直到即将进入花甲之年的2005年底才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动笔。写到七八万字的时候,自觉仍对巧巧其人了解不透,理解不深,暂时搁笔。写罢《出山梦》之后,又唤起久蕴心中的《义和庄》激情。所以,直到《义和庄》出版两年之后才重新续写《好地儿》。

其实,也不是续写,而是推倒重来。因为经过《义和庄》的历练和思考,不但对巧巧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对刘婶,对陈山根、刘月飞和耿宝田也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原来的构思已不足以充实和丰满巧巧与刘婶的形象,不足以展现陈山根、刘月飞和耿宝田的情感脉络,不足以展示仙儿、改儿、盼儿和丑丑的个性特征,不足以完善基层干部王茂林的艺术形象。

经过两年的笨拙努力,终于写出三十多万字的初稿,改《好地儿》为《母亲就是娘》。但我不满意,一是书名呆板、沉重,二是缺少一个贯穿始终的象征物,三是篇幅过长。请几位好友阅读,都说不错,甚至有人说它远超《义和庄》,但对于我的不满意他们却无一例外地赞成。

几经修改,几经增删,字数倒是压缩到现在这样,但前两个不满意依然没有解决。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几只春燕在院子里盘旋,在院门过道里钻进钻出。老伴高兴地说,莫非它们要在咱这门洞里垒窝?我兴奋得几乎就要跳起来:哈哈,我终于找到你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1: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