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安全而理智的投资,以求创造持久的财富?什么样的公司值得投资者信赖?为什么当专家坚持认为“天要塌下来”的时候,你绝不能恐慌?如何识别扰乱市场的“传言”?
巴菲特之所以赢得了世入盛赞和追捧,除了他个人的独特气质,还有他与众不同的管理风格和众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创造能力。L.J.瑞德豪斯编著的《巴菲特致股东信的投资启示录》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人。生哲学和管理智慧。作者结合历史背景和市场情况,从巴菲特致股东们的信中提炼出了25条投资金句,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解读。本书不仅呈现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还剖析了致股东信中隐藏的关键信息,是一本值得投资者反复研读的投资手册。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直是众多巴菲特追随者的经典学习范本,其中体现的投资理念值得投资者反复研读。但是,你真正读懂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吗?你知道巴菲特写给股东们的信为何与众不同吗?你知道信中揭示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投资建议吗?
L.J.瑞德豪斯编著的《巴菲特致股东信的投资启示录》将带领读者深入解读巴菲特致股东信中的精髓,作者经过组织整理,提炼出25条巴菲特投资金句,其内容涵盖管理、投资及评估等方面。本书不仅呈现了巴菲特的投资原则,还剖析了致股东信中隐藏的关键信息以及创造长期且持续财富的原则,是一本既精练又具有实用性的投资手册。
《巴菲特致股东信的投资启示录》适合所有对巴菲特投资理念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尤其适合投资者、金融从业者、创业者、企业管理者以及高等院校金融投资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详解会计原理:教导与信任
巴菲特教投资者们会计学的原理,使他们明白公司的盈利方式。他在股东信中提供“迷你专题”,讲解一些措施和概念,比如保险浮存金和商誉。每一个解释都能够帮助投资者们了解巴菲特管理方法的价值,并判断他是否正在提升股东资本。
巴菲特承认,理解伯克希尔公司的会计学并非易事。他提醒他的合伙人们,传统的会计规则只能使他们对公司的真实经济效益略知一二。因此,巴菲特说:“所有由我们负责的大公司的收入,以及我们对每家公司掌握的其他信息,这些可以大体上帮助你对公司做出判断。”
巴菲特理解投资者们非常希望得到完整、诚实的信息披露,他提醒投资者们,不管消息是好是坏,他都会尽量直话直说。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手册》中写道:“你不会看到任何‘巨额冲销’的会计手法、结构重组或任何试图‘校正’季度及年度结果的小把戏。我们会一直向你报告在每一个球洞挥了几杆,并且不会对记分牌做手脚。有时一些数据不可避免地只是大概的猜测,比如保险准备金,我们就会在解决方法上尽量保持一致,并趋于保守。”
公平对待投资者:全价售卖股票
巴菲特建立忠诚度的方式是,确保公平对待每一位投资者。比如,他拒绝与任何股东(无论是A级股东还是B级股东)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单独会面。他会在预先告知的时间将公司所有财务信息公布在网上,以避免使某一个投资者独占鳌头。他也从不给出有关公司利润的任何指导。
巴菲特希望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在任何时候都能以最接近其内在价值的价格进行交易。他希望他的投资者们不管是在最初购买股票时,还是最终决定卖出时,都能够获得尽量多的每股商业价值。正因如此,他不会折价出售新发行的股票。1996年,当伯克希尔公司刚开始发行B级股的时候,巴菲特否认这些股票股价过低,整个市场都震惊了。他反问道:“所有者一合伙人怎可能要求管理者一合伙人故意以80美分的价格出售实际价值1美元的股票呢?我们发行B级股票的做法并没有犯下滔天大罪,并且我们永远不会这样做。”
巴菲特关于公平对待每一个投资者的承诺,以及保持伯克希尔公司内在价值的承诺一直在挑战华尔街的惯例。通常来讲,华尔街的承销商会从他们的企业客户那里购买新发行的股票,导致自己公司数十亿的资产面临风险。他们这是打了一个赌,认为能很快地把这些股票卖出,然后把佣金和差价囊入怀中。在一天结束时,还拥有未能卖出的存货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这些过剩的股票可能会导致新发行股价下跌,继而惹恼早期的买家,并损害公司作为一个可信任的承销商的声誉。因此,折价出售新发行的股票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地处理掉存货,并保证定价的可信度。 但此种做法违背了巴菲特公平对待所有投资者的原则。该平等原则与巴菲特过往的业绩一同解释了为何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一年仅能与他交流一次,但仍能感到满足。这也能够说明为何他们愿意付四到六位数的价格来买一股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
作为一位对公司负责任的所有者,巴菲特告诉投资者们,不要期待能享受到其他CEO提供的标准服务。伯克希尔公司没有投资者关系部门。实际上,巴菲特本人就是公司的沟通和投资者关系部门。虽然股东可以致电公司询问关于持股情况的常规信息,但他们无法获得关于为何利捷公司(NetJets)在欧洲的销售量低迷的消息,或巴菲特认为哪只股票前景较好。公司没有任何负责投资者关系的专家。如有相关疑问,他们会被告知通过公司网站的新闻公告来了解相应信息。
请记住,伯克希尔公司与投资者的沟通仅仅包括每年一封的股东信、伯克希尔公司的年会以及针对特定事件的发布会,如季度利润报告、收购公告或其他重大变化,外加由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规定的相应财务报告。现在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巴菲特的股东信如此重要了。每年他都必须通过这种沟通方式来延续投资者对他的信任。P65-68
2009年2月28日,周六,成千上万人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网站上下载了沃伦·巴菲特致股东们的信,他们是冲着信里的投资建议去的。但就在很多人忙着寻觅生财之道时,他们却错过了信中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巴菲特的守则,而这也是他们最大的损失之一。巴菲特正是遵循着这些守则,才买下了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品生产企业,即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并将其打造成了世界上最受敬仰的公司之一。
很多专业人士似乎也没有理解巴菲特的本意。在巴菲特2008年致股东们的信中有12335个字,他们只看到了其中的8个字:“经济将会一蹶不振……”但他们没看到这句话的后半段:“但仅从这个结论我们也无法推测股市会涨还是会跌。”
于是,巴菲特口中的那8个字像瘟疫一样席卷了媒体和博客界,股市随之受到重创。2009年3月2日,周一,在股市收盘之际,也就是巴菲特发表致股东信后的第三天,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 Index)跌至自1996年来的最低点。至于我们是否应该将股市骤跌的责任归咎于那些专业人士们,这恐怕永远是个谜。更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这些本应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专业人士会在市场已经失控时特意弓l用这样一句弓I起恐慌的话呢?
投资者们可以通过这次事件学到什么呢?很简单:“忽略那些会搅乱市场的建议。”这也是从巴菲特致股东信里总结出来的25条建议(或称金句)中的一条。而每条金句都能在动荡时期指点迷津。我把这些智慧金句比作喜诗糖果公司(See’S Candy)的巧克力,它们富含养分,给人快乐,也可能让你大吃一惊。谁没有过这种经历呢?本来以为会吃到焦糖夹心巧克力,但事实上却是果仁口味的。巴菲特的金句也是如此,想要读懂其中的道理,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解读。
巴菲特带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连续45年创造财富,这样的成就无人能敌。从巴菲特写给股东们的信中可以看出,巴菲特的金句反映了他投资守则的重要性。如果在读过这本指南后,你能领略到巴菲特守则的博大精深,也能更明智地投资,更精致地生活,那么这本书就达到其目的了。
在超过12年的时间里,我用我在华尔街学到的知识来研究巴菲特写给股东们的信,并由此得到灵感,建立了一套行为准则,这套准则可以用来衡量cEO信函的坦诚度。每年,我的公司都会针对CEO的坦诚度发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坦诚度较高的公司的表现往往比排名低的公司好。同时,我的研究也能分析出企业文化的健康状况,由此推断出企业财务状况的可信任度。
《巴菲特致股东信的投资启示录》是我与沃伦·巴菲特合作的第二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是在安然事件及“9·11”事件的余波中诞生的。在2002年年初,巴菲特允许我引用他写给股东们的信,当时我正在写《与靠谱的人做生意》一书。这本书于2002年在奥马哈举行的股东大会上首次发行。我明白巴菲特是一个谨言慎行的人,因此多年以后,我问他为什么允许我弓I用他的话,他回答道:“因为我相信你。”巴菲特为这本书再次允许我引用他的信件。
或许终有一天,投资者们会认识到一个现在对我来说如此简单的道理。伯克希尔公司成功的关键很简单:巴菲特遵循黄金守则。他站在投资者角度,设身处地地提供他们想要了解的信息,他懂得换位思考。如果所有的CEO和董事们都能够向巴菲特这个榜样学习,那他们中间的很多人都会比现在富有。
为什么不创造一个新的黄金守则,来衡量CEO的坦诚度呢?我们应该相信并期待,在未来会有这样的守则。拥有大量股权和重要信托责任的投资者们能够在这场为追求透明度的比拼中大有作为。投资者们可以要求CEO们真心实意,而不是敷衍塞责。如果我们期待投资专家们更加坦诚,那么他们是可以做到的。
巴菲特的投资启示录将为你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