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范仲淹的忧乐/古代清官故事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盛文强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儒家评价宋朝人物,皆以范仲淹为第一。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位卓越成就的文学家,更是富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

古人有“三不朽”之说,即:立功、立德、立言,三者占其一,便可名垂青史,万代不朽,而范仲淹身兼立功、立德、立言,平生出将入相,角色频频转换,却始终能秉持清廉的本色,终身不改,实为我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清官典范。阅读盛文强著的《范仲淹的忧乐/古代清官故事系列》,让我们能够更加了解这位历史名人。

内容推荐

盛文强著的《范仲淹的忧乐/古代清官故事系列》介绍了北宋名臣范仲淹,文武兼备,官清如水,家风端正,敢于直面时弊,厉行改革的故事,对其一生的生平事迹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客观的评价。本书收录了《断齑划粥的苦学少年》《卖马凑盘缠》《宁呜而死,不默而生》等故事,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可读性较强。

目录

断齑划粥的苦学少年

卖马凑盘缠

范公堤上怀范公

宁呜而死,不默而生

在苏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清白堂上一迁客

胸中自有十万兵

宁使一家哭,不让一路哭

邠州善政:曾为死者罢宴

万家忧乐到心头

宰相的家风

杭州救荒:荒政三策

范氏义庄:八百年的慈善事业

为国举贤的慧眼伯乐

一廉如水,晚节当如竹有筠

试读章节

断齑划粥的苦学少年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十九日,范仲淹诞生于河北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百日后随家人去吴县(今苏州市)。范仲淹的父亲范墉,随吴越王钱俶归宋,入宋后历任成德、武信、武宁节度使掌书记,淳化元年(990年)卒于任所。母亲谢氏贫困无依,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时任平江府推官的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朱文翰为人正直,对范仲淹视若己出,疼爱有加。后来朱文翰游宦各地,任湖南安乡县、安徽青阳县、山东长山县等地的地方官。范仲淹也随着朱文翰游学各地。继父宽厚仁慈,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又颇有文才,这些优秀的品质都影响了少年范仲淹。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朱文翰致仕归田,闲居于长山县。此时朱家十几口人,朱文翰多病,生活日渐拮据。谢氏夫人贤德,看家里困难,便让范仲淹去学经商,一来可学些本领;二来也可赚些钱补贴家用,一解燃眉之急。范仲淹本不愿意,却不敢违拗母亲的意思,就勉强答应了。起初,范仲淹在县城一家商铺做学徒,但看不惯商人的虚伪狡诈,也不愿做违心的事情,一个多月后便回家,恳求母亲再让他继续读书。这事让继父朱文翰知道了,深为嘉许,他对夫人说:“这孩子志向远大,我们的孩子这么多,但将来最有出息的,应该就是他了。”在继父的支持下,范仲淹得以继续读书。

范仲淹的童年时代在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度过,县境南有长白山绵延而过,山上长年白云缭绕,故称作长白山。山上醴泉寺方丈学问渊深,精通《周易》《左传》等典籍。范仲淹向方丈悉心求教,学问大进。

长白山上的生活清苦。宋人魏泰《东轩笔录》载范仲淹苦学故事:“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暧而啖之。”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津津乐道的“断齑划粥”故事的由来。齑,咸菜或酱菜之类;粥,则冷凝成块,分而食之。连续三年,范仲淹丝毫不以为苦。

断齑划粥的故事并非好事者附会。在求学期间,范仲淹本人为此还作了一篇《齑赋》,可为“断齑划粥”的证据。《齑赋》中有“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徵羽”的名句。在范仲淹的唇齿间,咸菜亦能嚼出宫商徵羽的音律,嚼出欢快的节奏,显然乐在其中。比之民间叙事的追附与溢美,范仲淹自作的诗文更能见其心志。在这篇《齑赋》中,一个苦学少年的形象,犹如投在显影液中的相纸,逐渐清晰、丰满起来。

范仲淹此举,颇似孔子门下的颜回,孔子曾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范仲淹心慕古人,效法儒家先贤颜回的苦学精神,在生活上似乎比颜回更加清苦,他对物质的要求降到了最低,心无旁骛地学习。后来范仲淹在一首诗中写道: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消。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这首诗写于范仲淹在求学应天书院期间,诗能言志,在青年学子中传诵一时。(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