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武汉城市圈风物览胜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舒炼主编的这本《武汉城市圈风物览胜》介绍湖北省各个市区的名胜古迹,以及对名胜古迹的历史、景点、传说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书中各篇章配有景点的图片,图文并茂,使景点更加精致生动。配有图片200幅。本书在全面反映武汉城市圈内9城市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基本概貌的同时,从新的角度充分挖掘其历史地位和意义,使广大读者充分领略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风景名胜的独特魅力。

内容推荐

舒炼主编的这本《武汉城市圈风物览胜》在挖掘、整理武汉城市圈区域内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的同时,充分展示了武汉城市圈自然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收录范围为武汉城市圈区域内的风景名胜,包括山川、湖河和名胜古迹。内容主要包括风景名胜的地理方位、历史由来、自然风貌、遗迹遗址和传说典故等。同时随文配发各个景观的若干精美图片,力争做到图文并茂,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目录

黄鹤楼——天下江山第一楼

东湖——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归元禅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晴川阁——楚天晴川第一楼

湖北省博物馆——荆楚文化的朝圣地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民国之门”

武汉博物馆——再现武汉历史沧桑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红色的景区

中山舰文化旅游区——国内最大可移动文物之家

武汉中山公园——历经百年的汉口第一公园

武汉科技馆——充满惊喜的科学“丛林”

昙华林历史街区——武昌古城文化的古韵遗风

民众乐园——汉口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综合游乐园

木兰山——千年宗教名山

木兰天池——武汉森林大峡谷

木兰湖——荆楚明珠

木兰古门——华中奇石胜景

木兰清凉寨——武汉最美的山村

木兰云雾山——武汉市唯一城市郊野公园

盘龙城——武汉城市之根

东方山风景区——自古三楚第一山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

西山风景区——佛教文化和园林景观荟萃地

鄂州市博物馆——鄂州古文化的见证

莲花山——荆楚文化荟萃地

梁子湖——鱼肥水美的生态旅游区

大别山主峰风景区——壮丽史诗的红色土地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共和国一段红色的记忆

李先念故居纪念园——共和国主席诞生地

龟峰山——中华长寿第一山

麻城烈士纪念园——大别山革命老区的记忆

天堂寨风景区——中原山峰之最

浠水三角山——鄂东名山

陡山吴氏祠——鄂东第一祠

东坡赤壁——千年“文”赤壁

麻城市杏花村——名士美酒传千古

湖北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奇特的城市森林

薄刀峰风景区——吴楚游猎绝险之地

三江生态旅游度假区——三江本无江,“长城”万米长

仙源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充满传奇的绿色王国

董永公园——孝感地域文化标志性园林

天紫湖生态(温泉)度假区——孝行之乡的休闲胜地

汤池——亚洲最大的保健养生温泉

观音湖风景区——神山圣水

大悟老区——红色土地

白兆山——李白故地

汤汉湖生态旅游区——风光旖旎的“江汉明珠”

云梦泽——古迹荟萃

赤壁古战场——三国时代唯一原貌尚存的古战场

大泉洞——江南第一洞天

桂花风景区——中国桂花之乡

黄龙山——江南著名宗教圣地

九宫山——冠盖吴楚的避暑仙山

闯王陵——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陵寝

陆水湖——楚天明珠“千岛湖”

鸣水泉风景区——亚洲最大的地下湖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鄂东南的天然绿肺

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北伐“铁军”成名地

玄素洞——神奇玄妙的溶洞世界

星星竹海——华中最大的竹林景区

隐水洞——神奇的地下宫殿

《武汉城市圈风物览胜》后记

试读章节

在很久很久以前,梁子湖并不是湖泊,梁子岛也不是一个孤零零的岛屿,而是与四周相连的一块陆地,这个地方叫做高唐县。高唐县地处江南鱼米之乡,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过得十分自在。

有一年,高唐县来了一个县官叫何海仁,此人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把高唐县闹得民怨沸腾,老百姓背后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活害人”。

高唐县有个县民叫刘满江,十分聪明,十几岁就中试举人,被乡里视为“文曲星”。后因受株连蛰伏七星山下,直到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刘满江才走出寒窑,与东沟孟家大垅的孟玉红成婚。孟玉红自幼知书识礼,十分漂亮贤惠。结婚的第二年,便生了一个男孩,叫刘润湖,长得活泼可爱。刘满江26岁时遇秋闱大考,刘满江便辞别了母亲妻儿,进京应试。玉红带着6岁的小润湖去送他,并一路上嘱咐,不论能否考中,千万早去早回,不要让家里挂牵。刘满江连连点头称是,与妻子洒泪而别。

刘满江走后,孟玉红便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担,耕田织布、照料婆婆、抚养儿子读书,日子倒还过得去。婆婆却因早年失去丈夫悲伤过度,现在又思念在外赶考的儿子,一下病倒了。孟玉红既要干好农活,又要料理家务,还要照料病床上的婆婆,身体曰渐消瘦,日子也越过越艰难了。婆婆躺在床上,中药吃了十几副,仍不见好转,口里没味道,便想喝点汤。但是满江走了,润湖还要读书,每天开门只有出的钱,没有进的子,哪还有钱买肉煨汤呢?孟玉红急得在家里团团转。忽然,她抬头看见墙上贴的《二十四孝图》,“孟中哭竹冬生笋,王祥为母卧寒冰”,心想,我也不能让婆婆这点愿望落空。于是,她偷偷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煨汤给婆婆吃。婆婆喝了汤以后虽然有过好转,但毕竟是风烛残年。不久,婆婆还是离开了人世。

这一年大暑节的前几天,有个跛脚道人来村里要斋饭,道人撑一把破伞,疯疯颠颠的样子,面目丑陋,脚既跛又烂,十分恶心,一般人都敬而远之。孟玉红心地善良,她不仅不退而避之,还将好饭好菜给跛脚道人饱餐一顿。临走,跛脚道人又用他的破伞要换她的一把好伞。孟玉红家里只有唯一的一把伞,换给了道人,破伞又无法修,儿子上学就没用的了。但孟玉红还是把自家的好伞给了跛脚道人。跛脚道人感激不尽,临走前对孟玉红说:“这位大嫂,你们高唐县不久就要沉了。”孟玉红听了大吃一惊:“我们这里好好的,怎么会有这种事?”跛脚道人说:“你们这里是个鳌鱼背,鳌鱼眨眼,地动山摇;鳌鱼打滚,地裂山崩。”孟玉红战战兢兢地问:“什么时候?”跛脚道人道:“县衙门口那对石头狮子,口里什么时候流血,那高唐县就要沉了。”孟玉红听到这个消息,欲如五雷轰顶,抱住儿子润湖,不禁悲从中来。跛脚道人道:“大嫂,你是个好心肠的人。我这里有两双鞋,到时候你们穿上它,往高山上跑,保你母子二人平安无事。”说完,跛脚道人起身就走,眨眼间就踪影全无。

孟玉红听了跛脚道人的这番话,将信将疑。看这眼前的两双鞋,又脏又破,臭不可闻,分明又是真的。便猜想那跛脚道人可能是个异人。她想将这个消息告诉街坊,又怕没事惹事,惊动了官府,吃罪不起。她一连几天睡不好觉,吃不好饭,整天精神恍惚,神不守舍,只好打发儿子天天到县衙门口去看那石头狮子口里是否流血。

却说那县衙门口摆摊子卖小菜的人当中,有一个卖肉的屠夫,是个爱开玩笑的人。他见小润湖天天跑来,呆呆地看那对石头狮子,便觉得蹊跷,于是抓住润湖问道:“你天天跑到这里来贼头贼脑的望,莫不是想偷我的肉?”说着,便做出个要打人的样子吓唬润湖。润湖年幼无知,便将跛脚道人的话全部告诉了这个屠夫。这屠夫心想,哪有这等事?待我来与他开个玩笑。第二天五更杀猪,那屠夫便将杀猪的血手往那对石狮子口里一抹,说来也怪,那对石狮子口里真的血流不止。

第二天一早,润湖跑来看到狮子口里流血了,连忙飞也似地跑回家告诉母亲。孟玉红一听,大惊失色,叫润湖赶快告诉左邻右舍的人往山上跑。母子二人穿上跛脚道人赠送的破布鞋,家家送信,等百姓跑光了,娘儿俩才往山上跑。经过县衙门口,看见里面灯火辉煌,“活害人”还在饮酒作乐,玉红说:“儿啊,告诉他们一声吧!”润湖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活害人’害了多少人,莫管他们!”二人离开县衙门口,顿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接着,山崩地裂,几丈高的浪头翻滚过来,衙门转眼之间就不见了。润湖赶忙牵着娘的手,往高山上跑去。一不小心,孟玉红的鞋掉了一只,等到爬上高处,才发现一只脚是赤脚。她回过头一望,水已淹没了自己刚才跑过的地方,那只鞋漂在水面上,迅速扩展放大,很快变成了一个小岛,与自己脚下的高地融为一体,形状像一只鞋。孟玉红惊恐万状,见山边有一石洞,母子二人连忙躲了进去。几天以后,风停雨止,母子二人出得洞来,只见四周一片汪洋,高唐县已沉入水底,仅剩自己所在的这个鞋状小岛。

那位点破这场沧海桑田之变的跛脚道人不是别人,正是玉皇大帝面前的赤脚大仙。玉红割股侍亲的孝行感动天地,故此玉皇大帝派赤脚大仙下凡搭救玉红母子。人们为了感谢这娘儿俩的报信之恩,就将这个鞋状小岛取名为“娘子岛”,这个大湖就叫“娘子湖”。久而久之,“娘子岛”就传成了现在的“梁子岛”,“娘子湖”就变成了当今的“梁子湖”。

P242-243

序言

风物长宜放眼量

武汉城市圈,进入人们的视界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2002年6月10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建设武汉城市圈的战略,为湖北省率先在中部崛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2006年2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中部地区崛起的问题,“中部崛起”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上,曾有“大武汉”的说法,“武汉城市圈”的提出,颇可让“大武汉”这曾经叱咤风云的英豪重新拔剑而起、再度热血沸腾。

“风物”一词,起码已经被中国人使用上千年了。风物的解释有几。常见的可指风光景物,如晋代诗人陶渊明《游斜川》诗序中即有“天气澄和,风物闲美”的描写。还可指风俗物产,宋代诗人梅尧臣《送俞尚寺丞知蕲春县》诗中有“应见言风物”的句子,说的便是此义。风物还特指风俗、习俗。把上述几种关于风物的含义加在一起,宽泛的风物便大略等同于风土人情,“风物览胜”便是对特定地区风光景物、民性人情的概括性介绍,是人们获得对特定地区第一印象的便捷式导览。

武汉城市圈风物,希望展示的是特定的时空坐落,横向的是地理,纵向的是历史。将这空间、时间串连在一起的是人,是人的活动、人的故事。放眼武汉城市圈,完全可以套用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话,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武汉城市圈的建立,是在搭台,搭了台就要唱戏,唱戏的角色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角色恐怕是文化。学者们研究了很多“圈”,发现最能持久的、最具实质性的圈还是文化圈。文化是什么?“文化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文化是我们的情感家园,文化是我们的行为依据。”也就是说,文化是沉淀于人们血脉中的那些东西,是人们无论行走千里万里也念念不忘的那些东西。

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衡量,武汉城市圈已经有深厚的基础、骄人的成就。仅以武汉为例,风物中最不可缺的是浩荡的东湖和巍峨的黄鹤楼,有数不胜数的历史遗迹和故事传说,屈原、崔颢、李白、白居易、岳飞、陆游……,一连串光耀神州的名字在其问闪烁。近代以来,这里留下的名人遗迹依然不可小觑。毛泽东曾登临黄鹤楼故址,吟唱出“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的词句,这可算是对江城武汉最准确的文化地理定位;朱德亦曾在饱览东湖风光后,挥毫而书“东湖暂让西湖好,将来定比西湖强”的千古绝句,寄托了对这片大湖的浓浓期盼。

我想,武汉地方志办公室编纂《武汉城市圈风物览胜》的目的,当然有呼应文化繁荣号召的因由,也顺应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但更重要的,是满足了长期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内在需求。这件事情可以提醒人们,我们对自己身边的自然资源、文化遗产应该抱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汇集资料,耗费时目,如果只是一种静态的展示,我以为价值还不是那么大,只有当它能够促发人们的思考、引起人们的行动时,才具有了实质性的意义。我认为,这部著作的功用起码应该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记录。记录是告诉我们自己的家底,让我们心中有数。一个人不知道自身的长处、不知道自己家里有多少宝贝,是很可怜的事情。自我认同是以自我认识为基础的。中国人最近一百多年里遭遇外敌入侵、西风东渐,对传统的怀疑太过,很有些自我迷失的味道。近几十年的改天换地、沧海桑田,又让人们容易忘记昔日光景、旧时模样。武汉地处中原,感受东西南北风,上述社会变迁均曾亲历,在日新月异之间检点一下囊中所有,也算是当务之急。

其次,是保护。培养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是十分迫切的工作。本书的编纂出版或可贡献绵薄,希望接触它的读者都能起一些爱护“吾土吾民”之心。有了心还要付诸实施,“心动不如行动”,更希望武汉多涌现一些文化保护的积极分子。对照武汉的老城区,天津的老城区老房子得以较多地保存下来,这多亏冯骥才等人的奔走呼号不懈努力。这本书在武汉城市圈的文化人中,也能产生这样的共鸣。

最后,是创造。我们如今见到的文化,是前人创造的,我们如果不能保存其中的优秀部分,就是我们的失职和犯罪,九泉之下也无面目去见祖先。对我们的后人,除了传递前辈的薪火,恐怕也要留下我们这个时代的印迹,在文化遗产中添些砖加些瓦,否则,同样也没有面目对他们。因此,我们也要创造新的文化,包括风光景物、风俗物产、民性人情等。所以,务请大家抖擞起“立千秋之功,建万世之业”的精神来从事我们的文化创造。

2012年2月于武昌珞珈山麓

后记

2002年6月10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建设武汉城市圈的战略。十年光阴、十年辉煌。当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正处于全面推进、具体实施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掘武汉城市圈的自然、人文、历史和文化资源,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不断深入,按照市领导关于“出名人、建名城、做名品”的指示精神,武汉地方志办公室,集思广益,提出了打造武汉城市圈人文系列丛书的构想,旨在为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武汉城市圈,为武汉城市圈建设发展提供资料借鉴和文化支撑。

《武汉城市圈风物览胜》在挖掘、整理武汉城市圈区域内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的同时,充分展示了武汉城市圈自然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收录范围为武汉城市圈区域内的风景名胜,包括山川、湖河和名胜古迹。内容主要包括风景名胜的地理方位、历史由来、自然风貌、遗迹遗址和传说典故等。同时随文配发各个景观的若干精美图片,力争做到图文并茂,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书在编纂过程中,努力挖掘地情资料、充分展示一个区域内丰富的地域文化和资源。在探索地方志工作服务现实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本书由武汉地方志办公室拟定编纂方案,由武汉城市圈各地方志办公室组织撰稿,陈世炎、张辉、黄红萍、张昀、张均、何余基、杨梅芳统稿,王勇祥审改,舒炼终审。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钟年欣然为本书撰写序言。本书的编纂工作还得到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肖凯、邓先海、聂传安、熊耀明等诸多同仁以及武汉市旅游局办公室主任陈百春、武汉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李杏华的热情帮助和支持,在此一一表示感谢。由于时间短促、资料缺乏、编写水平有限,书中有关文字难免挂一漏万,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编者

2012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