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草木民间食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唐不悲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清明节,上班族有三天连续假期。大多数国人记起了要去扫墓,而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却是一次难得的踏青郊游。

古人约定俗成的清明节,本来是充满活力和欢乐气氛的,除了最为人们熟知的给先人扫墓活动外,也是“踏青”或“铲草”的日子,北方还有植树、放风筝、荡秋千、踢蹴鞠等活动。各朝版本古籍《香山县志》都有类似记载:“三月清明插柳。三日采三丫苦叶捣作粉团蒸熟以荐祖考。扫墓郊行谓之踏青亦日铲草,亦日压纸以楮置坟上也,孙宗盛者堆如积雪。或日送灯,亦日拜山。”

清明时节插柳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把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清明时节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中山人认为在门口、窗户等插上杨柳枝可辟邪。古人认为,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枝可以却鬼,又称之为“鬼怖木”。传说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柳枝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清明既是鬼节,所以人们为防止鬼魂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这一习俗并无科学依据,但清明时节吃三丫苦糕点有益健康却是被现代医学所证明。

三丫苦是珠三角人喜用的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以中山方言发音,多讲成“三孑子苦”,植物学上并没有规范的学名,有以谐音写成三桠苦、三叉苦、三叉虎、三支枪等,这反倒说明它的民间广泛性,也有名为斑鸠花、小黄散、消黄散。各种的叫法也大致上可归纳出这种植物的三大特质:三叉、味苦、散毒。

三丫苦是芸香科吴茱萸属常绿小乔木,从小灌木到三五米高的大树也有。树皮灰白色,不剥落,叶片长椭圆形,先端长尖,基部渐狭而成一短柄,叶纹清晰,口十上面深绿色,下面黄绿色。四、五月份,在枝顶会开成束青白色小花。八、九月会结出褐色小果。三丫苦最容易辨认的特征是其叶片多为三片同出散开,因而故名“三叉”、“三丫”或“三桠”。

三丫苦虽然是珠三角人常食用的植物,但其树叶、枝干、根茎却都是味道极苦。粤人总是喜欢自找苦吃,说来也怪,现在莫说清明前后,全年人们也喜欢吃三丫苦制成的糕点。

记得童年时喜欢清明是有许多巧合的原因的。首先,祖先的墓地在远离村庄的山上,也许是讲究风水,那里山清水秀,只有本族几代长者的墓葬,周围别无他人坟墓,到那里扫墓完全没有压抑和恐怖感。暮春山野一派生机盎然,难得一次外出爬山,令人兴奋不已。  接着就是有久违的小食。早在农历的三月初一,家里人就选定日子,要上山去采摘三丫苦叶。这时山上已随处可见枝叶繁茂的野生三丫苦。新春发枝后,此时的叶片刚好由青转绿,正是不老不嫩,味道最好的时候。听老人家说,过了这个时候,三丫苦叶的味道就苦得不纯正,会夹杂青涩味,叶片的纤维变老,吃来口感不佳。将收得的叶子洗净晒干,然后与糯米一道混合舂成粉。此时小孩子必须参与帮忙春粉。母亲和婆婆筛粉、揉粉,直至将粉盘放入蒸笼蒸熟做成三丫苦糕。整个过程早已充满期待,可是至此还不得食,须留待上山拜过祖先后才得以入口。想想看,在那个食物不多的年代,小孩子能不期待去拜山吗?

P8-9

目录

春生万物 人当祛秽

 田艾 开春调中益气除肺寒

 三丫苦 清明以荐祖考佑

 橼茜 四月八辟邪驱秽健脾胃

 李子 青涩的滋味

 桃花 依旧笑春风

 红花白花蟛蜞菜 不知大名的美食

 田灌草 车前马吃人亦爱

 红苋 柔美的故事

 蒲桃 虔诚依旧花又开

夏草茂盛 消暑纳凉

 芦蔸 五月端午粽味香

 竹叶 麦冬盛夏清湿热

 茉莉花 阳日绽放好销魂

 鸡蛋花 天热舒畅滋润茶

 夜来香 神魂颠倒的诱惑

 龙眼 努嘴有益滋味正

 芦橘 大名又叫枇杷

 芒果 甜酸的趣事

 仙草 热天有凉粉

秋色明媚 润燥和胃

 马齿苋 热燥天时理肠胃

 苹婆子 七月初七的美味

 油柑子 八月甘凉好滋味

 银稔 九月的思念

 葛菜 齿颊留香除暗疮

 桂花 香飘紫马岭

 秋葵 原来就是羊角豆

 山东棯 原来就是大名鼎鼎桃金娘

 紫苏 “野”味分外香

冬不萧条 滋益进补

 花旗参 秋高润燥广东人参

 菊花 四季常开秋食为佳

 百合 花开常年秋吃根

 碌柚 冬日和胃食柚皮

 西洋菜 北风劲吹好清甜

 竹蔗 最佳吃法煲糖水

 尖尾芋 好看又好用

 年橘 广东人的“圣诞树”

 紫云英 绿肥红艳花蜜香

四季长青 天择物养

 罗汉果 润肺养生好神奇

 木患仔 夏收苗秋摘果长年保家宅

 万年青 福万年

 有北芪 还有南芪

 八角 炆鎹倍增惹味香

 飞天擒罗 植物化石叫桫椤

 益母草 为妈妈而生的植物

 葵树 葵扇好用葵籽有益

 魔芋 舌尖上的魔力

序言

岑永庄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实为神农汇总民间用以治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再用中医理论进行汇编的描述,带有神话色彩,更有神秘感和神圣感。因此,《神农本草经》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祖祖辈辈累积下来的防病治病的智慧结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这种华夏文明日益熠熠生辉。

现代医学的主流正从生物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化,日益重视人与咱然的和谐共生。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对化学药物的危害的认识也正逐步加深,日益推崇自然医学和自然疗法及自然药物。这种趋势正在形成西方医学的共识。这也正是中医药、中国文化在欧美发达国家乃至全球形成“中国风”的原因之一。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的气候环境、花草树木既能导致疾病发生,亦能治病保健。自然界中相生相克的规律早就在中医经典中明确论述,在中医千百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得到有效验证,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

但凡中草药必定讲究药性和药味,饮食入口必定追求美味和功效。只有性味没有美味则不为人所好;相反仅有美味没有性味则难有防治功效,也就不能称为“食药同源”了。但凡广受欢迎之“食药同源”必然是美味和功效兼备之品。

岭南这片古称的蛮夷之地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与中原及欧美等大部分外国地区气候迥异,古来即有“山岚瘴气,中人致死”的描述。前有强秦征服百越,后有日本侵华。在这片土地这种气候环境,侵略者即发生“瘟疫”,死伤无数。然而,在这里长期繁衍生息的原住民却能枝繁叶茂、英才辈出。尤其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山人更是独领风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诗篇。为什么?这个问号似乎导出了自然界相生相克的规律。

唐不悲(孙幸)先生致力于中山地区先民千百年来就地取材保健养生治病的经验汇编,在崇尚自然疗法、自然药物、回归自然的当今世界更凸显出其现实的意义。医学不仅需要向高精尖的学术研究发展,更需要以健康为目的的平民教育和普及,让一方百姓得到便捷、低廉、有效的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的方法,后者实属仁爱之善行,与“神农尝百草”的精神相去不远矣。

作者笔法闲逸,有如邻家大哥在静静地叙述着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常能够勾起读者美好的童年忆念,且有大快朵颐的冲动。在当今功利浮躁的现实社会里阅读这样的作品将会给燥热的心田注入一股清流。

(作者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药学院兼职教授,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内容推荐

自然环境、健康饮食、品位生活,于今受到人们空前重视。作者以珠三角乡土为视点,以民间可用于饮食的草木为主线,遵从时鲜当造的原则,用文字和照片与读者分享药食同源的传统美食和生活的乐趣。

唐不悲所著的《草木民间食经》因应“中山客”系列丛书的体例,保留了《中山客·岭南草木知味录》中部分有中山特色的内容,新增了不少篇目,并配发了近百幅有关草木的精彩图片。

编辑推荐

唐不悲所著的《草木民间食经》是《中山客·岭南草木知味录》的增订版。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了30多篇文章和数十幅图片,使内容更为充实。作者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了岭南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本土草木的生长种植、入味方法和最佳食用时节,抒发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同时为读者提供草木入味的饮食攻略,唤起其乡土情结,增添生活乐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0: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