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青简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气摄影师青简完美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继一组“二十四节气”摄影作品掀起了“节气热”后,作者始终怀着对国人古老智慧的敬意,用镜头赋予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节气新意蕴。这也是作者将有关节气的摄影文字作品首次出版,是继《江南》、《梦里水乡》后的第三部精心之作。

不一样的“节气歌”,感受时光流转之美的同时体验二十四地风光:作者行万里路,遍及南北,捕捉二十四节气的物候变化,用婉约清丽的文字记录下点滴感触。《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精)》中收录120余张精选摄影作品,值得留恋传统岁时节令、热爱自然、懂得生活的人细细欣赏。

小开本精装,轻巧精致,随书附送一枚书签,美观实用。

内容推荐

青简著的《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精)》是一本散文、摄影集,是作者背上背包,拿起相机,踏上一次次旅途,记录下来的南北各地的二十四节气。全书一共分为24章节,以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写了二十四个地方的景致,每篇文章都配以数张记录当地风物的摄影图片。有惊蛰时樱花烂漫的大理,有小暑时呼伦贝尔草原爽朗的夏季,有白露时节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也有大寒时节仿佛天地白头的东北林区……本书除了诗情画意与人文关怀兼具的摄影作品之外,还配以冲淡隽永的旅行随笔,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作品。

目录

自序 时光与我,携手同行

立春 国清寺访梅

雨水 廊桥梦

惊蛰 南诏花事

春分 春到石潭

清明 太湖烟波

谷雨 岩韵茶香

立夏 苏园

小满 黔桂行

芒种 晴雨浮梁间

夏至 雾岛荒村

小暑 草原

大暑 雪域云踪

立秋 鲤城记

处暑 北国的夏末

白露 边城

秋分 丝路废城

寒露 阿泰勒之秋

霜降 风雪色达

立冬 迟来的冬

小雪 追雪记

大雪 晋西南没有雪

冬至 那年雪乡

小寒 秣陵一日

大寒 天地白头的地方

试读章节

苏园

黎明伪装成一种鸟声,把你从夏天里惊醒。温柔清凉的吻那么短暂,阳光的脚步迅速雀跃起来,出门就能和它撞个满怀。五月开头的日子,连从树叶间露出的斑驳也总是悸动不安,酝酿着即将盛大的热情。很多次落花之后,土地开始变得丰厚起来,春天的影子并没有淡去,只是融化成每一颗会在正午前消失的露珠,或者在没有消失前被路过的蝼蝈喝了,鸣叫成一段有着透明光芒的白日梦。当我有点累,有点倦,有点痴狂,有点想你的时候,我就要去苏州。戏文里唱得好:“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到园林也没什么,最无奈是等我终于有空到了园林,才发现春色已逝。

要是去苏州,我会住钮家巷的平江客栈,虽然更富贵雅的花间堂探花府与更接地气的明堂青旅也都住过,却偏爱这座四路四进的江南民居。昔年的方宅与董氏义庄,平江路上第一座以客栈为名复活的老宅,在如今林立的精品酒店中反倒显得落寞,却正合了我心。我爱它逼仄少人的小院幽径,爱它疏于打理的花木深深,连会透风的格子窗,和关起来吃力又作响的木门也爱。

有雨的时候,看檐牙跌落细密的水滴,乱入空园花叶泣,闲敲黛瓦客心惊。可这惊大多也是惊喜的惊,又下雨了呀,想来晚上能伴着雨声做个滋润的好梦。雨是新的,晴是新的,晨曦与暮色被擦拭得闪亮,天空与大地之间的日子每天都鲜美多姿,连古老的屋檐也振动着翅膀。这个季节进入夏天的姿势是站立着的,它立得那么轻盈,以至于像是将要飞翔。一个天井之隔,便是熙熙攘攘的平江路,现下是不能去了,第二天放晴,逛园子才是正经事。

五月头上,园子里的绿意已深。木香与蔷薇虽然缀满墙头檐上,却已呈颓势,盛极之后的花叶懒散地垂在枝间,早就不堪细看,不消几番风雨,便是落红满地了吧,就好像酒到酣处,痛快了,接踵却是无限怅然,几许悲凉。苦楝倒是热闹,细花开在细叶上,颜色紫灰,像陈年米粒般不起眼,树下捡起放在手心,花蕊却是深深的血色,有不甘褪去的颜色与香气。二十四番花信风,至此方歇。该是榴花照眼的初夏尚在酝酿中,春花就来不及谢了,太匆匆,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大约就是说的此刻。芳菲其实未尽,不过沉默片刻罢了,之后的夏花有时比春花更明艳。

每个园子都缺不了水,碧沉沉的鸭头绿,和春愁一样颜色。那些惊不起波澜的静水能包容旅人们所有的疲惫不堪,等到离去时,再还他满身的清凉无碍。游廊、画舫、亭榭的背阴处总能见到小憩与打盹儿的游人,湿热未起,趁着还有午荫的时节,做个赏心乐事的美梦。依稀不是梦,是真有吴侬软语传来,循声走去,花厅里一男一女,一把琵琶,一把三弦,低吟浅唱的是《枫桥夜泊》。蒋调的醇厚韵味,在半梦半醒的午后,把时光裹上了旧的味道,惆怅近乎停滞,心里的喜悦却像丝绸一样柔软而舒展。

走在园林中,不会遇见意外的惊喜,但总能浮现会心的微笑。也许是一声画眉的婉转,可能是一朵花开的笑颜,更或者只是一时风过的水光云影。但无论是什么,苏州都不是让你大快朵颐的英雄地,而是一个需要细嚼慢品的温柔乡。良辰美景皆是你,园林太美,春光又太短暂,衬得哪里都如断井残垣。

若你也想去,我建议一大早先赶去艺圃。虽处巷陌深处,需坐公交再转步行,非诚心之游人不可得,却有着简练开朗的气质,毫无繁琐堆砌的矫揉造作之感,不愧是我的最爱。暮春时节,还能遇见“满架蔷薇一院香”,看完也别着急,与延光阁里喝茶的老伯打声招呼再走。走不了几百米便是环秀山庄,小小园子也是仗着叠山大师戈裕良的手笔才敢称山庄,其旁的王鏊祠如今成了刺绣博物馆,虽是闺阁之物,几幅沈寿的绣品倒也不辱没文渊阁大学士。出门沿着景德路前行不久,右拐是马医科巷的曲园,也是俞樾故居,一座住宅与园林浑成一体的小园,勺水卷石,别有雅趣,在半亭里可以歇脚观鱼,绿枝不出墙,留待主人赏。只是几度沧桑,主人早就音问杳然。逛完曲园已近午时,正好去嘉馀坊的同德兴吃一碗枫镇大面,用肉骨、黄鳝骨、虾脑、螺蛳肉等鲜物吊成的白汤只有在五月初才能尝到,绝对是一年一度不容错过的舌尖盛宴。吃饱了走上几步,就到了怡园,也是个玲珑别致的去处,因为建造的年代最晚,算是博采众长。走得有点儿困了,就找个僻静的长廊假寐少时,游人鲜至的园子,风来叶落,花开鸟鸣,都恍若独享,哪怕是片刻的春梦也好。乘着天色还早,再坐车回平江路,耦园就藏在仓街小新桥巷,一宅两园的布局只此一家,驳岸码头有摇橹船陆续归来,即便摇着空船,老伯们兴致来时也会哼上几句小调。听橹楼上可别坐得太久,人道耦园亭榭好,独身无奈怯黄昏,这座沈氏夫妇偕隐的园子还是不宜独游,既近黄昏,不如归去。

四大名园之外,我更爱这些略少知名的小园,何况如今园林大多也不是它的本来面目了。造园这种本该是建筑师大展身手的地方,却在明清之际朝着两个迥然不同的方向渐行渐远。或是沦为商人们堆砌造作的炫富作品,或是成了文人们寄情遐思的避世之地。在汉宝德先生看来,理想主义与现实的冲突,造就了这些园林,也造成了明清江南“没有产生真正的建筑师,也终于没有发展出系统的建筑学”的遗憾。

《长物志》中“用一块石头造成‘太华千寻’的感觉,用一瓢水造成‘江湖万里’的气势……若不是有精神病,则必然是做白日梦”。可是晚明那样的社会,若没有建筑学也无甚大碍,没了白日梦可教这群心窍玲珑的文人如何去面对残酷现实,去抵挡精神的摧残甚至文化的洗劫。从环境设计角度来看,《园冶》里提到的“物情所逗,目寄心期”固然虚幻,“因借无由,触情俱是”也是胡扯,可是从山林到城市,计成想教给人们的,除了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居住的园林,或许还有如何构筑一个历尽风尘后仍可栖息的心境。毕竟先要在乱世中保持尊严地生存下去,有人,才有园。

即使在今天,如果要择一城终老,我想会是苏州。小时候格外喜欢杭州的青山碧湖,年纪越大,愈发觉得苏州的粉墙黛瓦更有一种不动声色的韵味,仿佛看厌了湖山之后,只想在巷陌园林里简单生活。这样的时光安然静好,岁月无声胜我多语。P55-60

序言

时光与我,携手同行

在不能远行的日子里,回忆就是我的鞋,我踏着它走向山重水复。

年少的时候,懵懵懂懂过日子,春去夏来,花开了不过看一眼,雨来了不过撑把伞,几乎把所有精力浪费在无病呻吟里,何曾真正去感受一番四时变化之美。可能是自我意识觉醒得比较晚,直到近几年我才认真地去看一些风景,想一些事情。而在此之前,浪费过多少个美妙的季节,大约是不堪细数的。若能轻巧地说一句“不如我们从头来过……”,今时今日我也不会写下这些了。

时间与季节,有时想来真是最不可思议的事物。说一个吃货喜欢听的故事,在上海南汇乡下,有个叫下沙的小镇,会做一种传承已久的点心。下沙烧卖以当季新鲜的春笋、鲜肉和秘制猪皮冻为馅料,包在手工擀的薄皮里面,吹弹欲破,一咬就是满口鲜香。那时候,还没有人会用冬笋替代春笋做馅,所以谁也不知道,每年早春二月的哪一天晨光里,下沙老街上会飘起第一笼烧卖的香气;又在五月的哪一场大雨之后,曾经人头攒动的烧卖店只剩下铁将军把门。即使是下沙烧卖的传承人,也说不上明年什么时候会再回来,因为这一切都取决于春天什么时候带着春笋来到人间。

如今为了满足更多食客的需要,用冬笋替代春笋,下沙烧卖就能提早两个多月上市,即使在腊月里也能吃上热气腾腾的烧卖,舌尖的滋味和齿颊间的韧性,照理说应无二致,有些老饕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大约春笋略胜冬笋的,不止是鲜美的鲜,更是新鲜的鲜,说白了也就是所谓春天到来的仪式感。第一口春笋烧卖的味道,某种意义上,就和第一片变黄的叶子、第一场落下的雪似的,越来越不会被人们记住。毕竟现在只要愿意,反季的瓜果蔬菜都能买到,那么季节变换于我们而言还有什么值得多说的吗?说与不说,四时更替又何尝有过半分迟疑。

还是在多年以前,看到日本一组二十四节气的照片,又受到豆瓣上朋友的鼓励,就把那几年的照片也整理成了一组“二十四节气”,本是自娱自乐,意外传到网上竟颇受欢迎。在这个时间仿佛越来越易逝、而季节却越来越模糊的年代,不知从何时起,节气的话题开始那么受人欢迎,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它们像一个个蛰伏的小动物,似乎从来没有远离过,只是沉睡在我们身边,一旦你迈出寻找的脚步,就会被轻易惊醒,然后带着花开叶落的明朗颜色,与水涨云消的清新气息,扑进你的怀中,等待一场久别重逢的宠爱。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拍节气,有局限于一地的,也有遍布全国的,除了照片还有更诗意的画作。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杭州的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组上班族的“二十四节气”照片,并写道“没法带着心情去旅行,一年四季只能望着办公室的窗外,风景还算凑合。大多数的照片都拍自于单位的厕所,就是那个我一直想搬进去办公的‘看得见风景的厕所’”,鉴于他礼貌地@了我,我也投桃报李地转发了此条微博,并评论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窗一风景,一厕一流年”。据说若是真正开悟之人,从一粒沙就可以看到所有山川,从一片叶就可以体味整个春天。世界于他们已经不再有行走的必要了吧?幸好我等愚钝,恐怕终其一生不会有这样的觉悟,所能做的一切恐怕只有抓紧,哪怕是一次远行也好。

其实无论我们是否在行走,时间永远走在我们之前。哪怕藏起所有的钟表,都无法阻止自己的第一道额纹与第一根白发。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不再敢开门看满院的月光,更惊怯于破晓的鸡鸣。孔子在川上喝了一口水后,便神清气爽地周游列国去了,只留下“逝者如斯夫”,至今仍不舍昼夜地从青丝流到白发。须知最蚀骨的无奈,不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也不是“红粉佳人皆骷髅”。因为那毕竟还有过美眷如花,人约黄昏,红粉娇颜。最悲哀的是还未曾享受,甚至还未曾感受到,却已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了。还好,还有时间,还没到那一步,至少我们还能去行走,去遇见更多的人与事,去告诉自己春天过去了,夏天也不错……

该来还是会来,该去依然会去,只是在来去之中,曾经这样不厌其烦地行走着,不是为了一些迟到的相遇或是先行的离别,只是为了多看一眼这个最好的也是最坏的世界。二十四段旅行记忆,与其说是我走过时光,不如说是时光与我,携手同行。

2016年9月3日于上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