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的世界
活在知己的世界里,内心是轻松的。
没有了虚情假意,散尽了伪善与敷衍,知己的世界,还原了人与人本真的内心。人们敞开胸怀,彼此真诚地交往,坦诚地交流,不设防,不算计,坦坦荡荡,无拘无束。
也就是在这样的世界,一个人最原始、最朴素的心性才会痛快地释放出来;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才会真正遵循自我的内心,而不用再去看别人的脸色,不用再去在意别人的态度。
知己的世界,是一个为心灵松绑的世界,也是一个让生命欢悦的世界。
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在寻找心灵上的朋友。小时候的那个青梅竹马的玩伴,成年之后的那个虽与你淡泊往来却一直两心相悦的人,都是心灵上的知己。只要有两个人,就可以构筑成最小单元的知己的世界。
知己的世界,不会是一个庞大芜杂的群的集合,唯其如此,才彰显出这个圈子的可贵。知己的世界,追寻的是彼此的心灵契合,与情感的亲疏冷热无关。也因此,即便是父子、手足、夫妻之间,即便是长期相濡以沫,也未必能形成知己的世界。
这是一座精神世界的理想后花园。在这个后花园里,少了权钱的纷争,少了名利的追逐,淡了得失的计较,没了尊卑的区别,更无恩怨的滋扰。总之,你不愿看到的污浊,不愿纠缠的烦恼,都消失了。浮华的世界,一下子沉寂在了你的内心,让你六根清净,心神舒爽。
更重要的是,这座精神的后花园里,有志向相合,有意趣相投,有微笑,有友善,有仁爱……总之,百般的好,都在这里了。你可以把整个心都交出来,沐浴在这个世界最初的圣洁中。
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灵契合,就是一种释放,一种自由,一种安妥,一种在彼此的尊重与仰望中寂静的抚慰和温柔的按摩。
小人,冷漠的人,自私的人,虚伪的人,是没有真正的知己的。他们的朋友虽然与他们相类,但即便这些人能聚在一起,即便亲昵到称兄道弟,也不是知己的相聚。知己的世界,不是一个利益的结合体。尽管有时候,他们彼此也口口声声称对方是自己最知己的朋友,但狐朋狗友的世界,为利益而聚,最终也会为利益而散。
身在俗世,却能远离世俗;心在尘埃,却能不被尘埃沾染。生活,能明媚而洁净;交往,能高雅而有质量。这样的情形,也只有在知己的世界,才能安享。
不单限于人,大地、山川、草木、虫鱼,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知己。词人林逋,在杭州,结庐西山,梅妻鹤子。他的知己,就是梅,就是鹤,就是让他的内心恬静的自然,也因此,他的生活才会生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知己的世界,实际上就是心灵为生命构筑的一种意境。一种快意的,也是写意的,可以让灵魂自由纵横的唯美而恬淡的意境。
生存的智慧
在非洲,有一种叫黑鹭的鸟,它捕食的方法很特别。
黑鹭捕食之时,站在水中,把翅膀张开来,围成一圈,呈伞的形状,然后将头蜷缩在这“伞”当中,以尖锐的喙静待猎物的出现。
开始,我很为黑鹭这种掩耳盗铃的捕猎方式而感到可笑。
殊不知,那些小鱼和小虾,恰巧就喜欢往岸边水浅而又有阴凉的地方去,它们乐于到树荫下或者某簇高大水生植物的阴影里嬉戏游玩。
这些黑鹭静静地等着。一条小鱼来了,接着,又是一条,它们钻进了它的“阴凉”之下。黑鹭用这种几近守株待兔的方式“坐等”着猎物送上门来。
因此,这些小鱼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生活中,有些习惯常常是致命的。有时候,我们失败了,甚至败得一塌糊涂,往往并不是败给了谁,而是败给了我们某种习惯的思维方式或者性格中的某种习惯倾向。
更多的时候,我爱看蚂蚁在地上急匆匆地奔走。
有一次,见一只蚂蚁正拖动着一条昆虫的尸壳艰难地爬上一面大坡,它横着竖着,推着拉着,变换了好多种方式,就是上不去。
但它依旧不屈不挠不肯放弃。
这是条不错的昆虫,如果拉回去,肯定可以让蚂蚁一大家饱餐几天。于是,我决计帮它,上去就把那条已死的昆虫撕成了两截。
本来,我想以人类的智慧去助它一臂之力,结果,蚂蚁看我把虫子撕成了两半,便掉转身体匆匆地离去了。我这才意识到,虽然它只是弱小之躯,但它却只想凭自己的力量去征服与获取。
和蚂蚁一比,我们多的不是聪明,而是狡猾。
还有一种叫剪嘴鸥的鸟,它的喙上边的一半短些,下面的一半长些,像一把剪刀。
捕鱼的时候,它一面贴近水面飞翔,一面把下面的一半喙伸到水中。如果看到鱼,它便迅捷地将下面的一半喙合上。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