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长义深——徐向前和毛泽东
在武昌,徐向前已经不是一年多以前的幼稚青年。经过黄埔第一期学习,东征作战,国民二军失败,曲折的经历,使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谁能救中国?谁是真正的革命派?在广东黄埔军校,他集体加入了国民党,看到不少人既是共产党员,又是国民党员,他不肯做“跨党分子”,没加入共产党。在武昌两湖书院内,他看了不少有关共产主义的书,包括毛泽东等人的文章,他认识到三民主义不如共产主义,国民党不如共产党。1927年3月,当蒋介石公开反共开始的前夕,徐向前毅然加入了共产党。
加入共产党后,徐向前从感情上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毛泽东靠得更近了。他常打听农讲所的事,常读毛泽东的文章。特别是那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读得津津有味。只是,和在广东一样,只闻毛泽东的大名,没见过毛泽东。他加入共产党后,在一次共产党员的集会上,只见到周恩来、陈毅等人,没见毛泽东。这时,在武昌,毛泽东和周恩来、恽代英、陈毅等人一样出名,只因毛泽东很少参加军界的活动,所以徐向前难以见到他。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逮捕、屠杀共产党人。从此,国共合作的局势被破坏,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黑暗代替了光明。武汉三镇一片混乱,许多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得到党的指示,先后离开武汉。6月的一天,徐向前突然接到党的“交通”给他的一张纸条,上写4个字:“找毛泽东”。
毛泽东,这响亮的名字,在武汉的政界中,几乎人人皆知,徐向前却从没见过他。“交通”给的那纸条,正看反看只那4个字,没有地址,更没有电话号码,叫徐向前作了难:到哪儿去找这个毛泽东呀?他在武昌?在九江?还是在长沙?是“交通”的粗心大意,还是来不及说明白毛泽东的地址,使徐向前揣摩了半夜。
这时,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部正驻扎在九江。一个月前,徐向前曾接到一个正式通知,调他去二方面军司令部工作。找不到毛泽东,只好先去那里暂时栖身。听说,二方面军总司令张发奎一向与共产党人交好,或许到了九江,会知道毛泽东的下落。
徐向前从武汉乘船,顺流而下,到了九江二方面军司令部。张发奎似乎并不反共,任命徐向前为司令部参谋。徐向前找到黄埔的几位老同学,从旁暗暗打听着毛泽东这个人。老同学们当然都晓得毛泽东的大名,可是,谁也说不出毛泽东的下落。徐向前摸不清张发奎到底政治态度如何,又是他手下的一名小参谋人员,不敢贸然向这位司令官打听毛泽东。
一个月过去了,徐向前不知毛泽东在哪儿。他正想转到武汉找那位“交通”,消息传来:武汉汪精卫政府7月15日公开反共。徐向前想到毛泽东是共产党的要人,他当然不会在武汉了。
8月3日,徐向前得到消息,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人,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夜里,徐向前正盘算找不到毛泽东,是不是奔南昌,突然接到紧急集合的命令。军官们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集合在一个大厅里。二方面军总司令张发奎带着卫兵来了。这位总司令几天前还保证,不反对共产主义,要和共产党合作,今夜却翻脸了,他严肃地宣布,军中的“CP(指共产党)分子3天内保护,3天后不再负责”。显然,这是向共产党员下“最后通牒”了。
徐向前又想到毛泽东。第二天天不亮,他离开九江张发奎的司令部,乘船逆流而上,奔向武汉。他想去找那位“交通”,通过他,再去找毛泽东。
武汉,已经不是几个月前的景象。大街小巷,充满着恐怖的气氛,看不到革命军人的行踪,一些墙上贴出捉拿共产党人的通缉令,龟山上高高竖立的革命军的标语塔,被拆除了。徐向前找到以前与“交通”接头的地点,那里空无一人。
党在哪儿?毛泽东又在哪儿?徐向前像失去母亲的幼儿。在武汉查访3天,没有结果。最后,他下决心去上海。那是党中央机关所在地。还在九江时,他就听说一些同学在武汉政府背叛后去了上海。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