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外国文学名著精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苏)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于病榻之上完成的不朽之作。可以说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半自传作品。书中大量情节取材于他自身的经历。他同小说的主人公一样在身陷绝境的情况下,忍着病痛的折磨,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这部小说。小说出版后,立刻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俄国文学史上一部辉煌的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半个多世纪以前,它被译介到中国,深受我国读者的喜爱,可以说它影响了几代人。即使在今天,这部小说仍旧以它独特的魅力而经久不衰,堪为青少年成长必读书。

内容推荐

保尔·柯察金出生在乌克兰的舍佩托夫卡城,他和母亲、哥哥生活在一起。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生活得很贫穷。保尔因报复凶狠的神甫的虐待,被学校开除了。为了生活,保尔只好去火车站的食堂做童工,在那里,他看到了社会中更多的丑恶和不平。一九一七年沙皇被推翻了,红军来到了保尔的家乡。在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引导下,年轻的保尔逐渐成长起来。他冒着危险救出被捕的朱赫来,并被哥萨克匪兵毒打,关进了监狱……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保尔参加了红军,成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后在著名的英雄布琼尼率领的骑兵部队中英勇作战。他因负伤回到地方,担任共青团的工作。他忘我地投身到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和斗争中。在严寒的西伯利亚修筑铁路时,保尔的旧伤复发,差点儿死去。出院后,保尔已不能正常工作,他很痛苦,身体每况愈下,以至双目失明。他始终顽强地与病魔斗争,并用笔写下了光辉的人生。

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以富有传奇色彩的自身经历为背景,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讲述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告诉人们,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连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迹,成为钢铁战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问世即被奉为各国革命青年成才的“教科书”。在苏联国内,此书再版了一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有译本五十多种。

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二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试读章节

“节前到我家补考的,都给我站起来!”

一个脸皮松弛的胖神甫,身穿法衣,脖子上挂着沉甸甸的十字架,气势汹汹地瞪着全班学生。

六个学生,四个男的,两个女的,应声从坐位上站了起来。神甫两只小眼睛闪着凶光,像要把他们一口吞下去似的。孩子们惊恐不安地望着他。

“你们俩坐下。”神甫朝女孩子挥了挥手说。

她们急忙坐下,松了一口气。

瓦西里神甫那对小眼睛死死盯住四个男孩子。

“过来吧,宝贝们!”

瓦西里神甫站了起来,推开椅子,走到紧紧挤在一起的四个男孩子跟前。

“你们几个小无赖,谁抽的烟?”

四个孩子都小声回答:

“我们不抽烟,神甫。”

神甫气得脸发紫。

“混帐东西,你们不抽烟,那末面团里的烟末儿是谁撇的?都不抽烟吗?好,咱们就来看看!把口袋翻过来!快!听见了没有?快翻过来!”

有三个孩子开始把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桌子上。

神甫仔细地检查他们口袋里的每一条缝,想找出一点烟末儿,但是什么也没有找到,便把目光转到第四个孩子身上。这孩子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灰衬衣和膝盖上打着补丁的蓝裤子。

“你怎么像个木头人似的,站着不动哩?”

那黑眼睛的孩子压住心头的仇恨,怒视着神甫,回答说:

“我没有口袋。”他用手摸了摸缝死了的袋口。

“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么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干的坏事,把发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能在学校里呆下去吗?没那么便宜,小宝贝儿。上次是你妈求情,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揪住男孩子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上,随手关上了门。

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一个个都缩着脖子。谁也不明白保尔·柯察金为什么被赶出学校。只有他的好朋友谢廖沙·勃鲁扎克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天他们六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到神甫家去补考,在厨房里等神甫的时候,他亲眼看见保尔把一撮烟末撒在神甫家过复活节做糕用的发面里。

保尔被赶了出来,坐在门口最低的一层台阶上。他想,该怎么回家呢?母亲在税务官家当厨娘,每天从清早忙到黑夜,为他操碎了心,该怎么向她说呢?

想到这里。保尔被眼泪哽住了。

“现在我可怎么办呢?都怨这该死的神甫。我为什么要给他撒上一把烟末呢?都是谢廖沙出的馊主意。他说:‘来,咱们给这害人的老家伙撒上一把。’我们就把烟末撇了上去。现在谢廖沙倒没事,可我呢,说不定要被撵出校门的。”  保尔跟瓦西里神甫早就结下了仇。有一天,他跟米什卡·列夫丘科夫打架,老师罚他,不准他回家吃饭。老师怕他独自在空教室里胡闹,就把这个淘气鬼送到高年级的教室里,让他坐在后边的椅子上。

P3-5

序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著名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32年至193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中译本1941年开始在中国出版,至今历时60余年。小说通过书籍、影视、戏剧作品的传播早为中国广大读者所熟悉,作品的中心形象保尔·柯察金也深深印人人们的脑海,成为几代青年行动的榜样,心目中的英雄。

小说作者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身于乌克兰边界省份一个工人家庭,早年失学,后做童工。十月革命家乡解放后,他加入共青团,参加红军骑兵队赴前线作战,身负重伤后退役。退役后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转战劳动战线各个岗位,为恢复国民经济奋力工作。经过前线炮火和后方严寒的历练,奥斯特洛夫斯基奋斗目标更加明确,思想更加坚定,于1924年加入苏维埃共产党,之后成为乌克兰边区共青团的领导人。然而,就在同一时期,旧伤新病的积累使他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1925年由于脊椎硬化而卧床不起,1930年陷入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境地。这时的他,不为伤痛所困扰,倒以惊人的毅力拿起笔来着手写他的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历时三年,小说完成,1935年全书正式出版。小说的出版适逢其时,极大地鼓舞了投身火热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苏联青年,为苏联文坛和苏联青年教育事业献上了一份厚礼。苏联政府为表彰作家的辛勤劳作和卓越贡献,于1935年10月授予奥斯特洛夫斯基最高奖赏——列宁勋章。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年仅32岁。

小说出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国外反响强烈。在当时苏联国内阶级划分鲜明国际两大阵营对立的背景下,由于文化传统不同,价值取向各异,评价声音自然不一。不过,在这混声大合唱中,仍可听出一个共同的声音,承认作品具有巨大社会感染力和心理影响力,力量源自保尔-柯察金这一形象的精神力量。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恩评价主人公说“外表是现实主义的,但内心却燃烧着火焰”。俄国移美评论家马克·斯洛宁指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所以能够紧紧抓住千百万读者是因为它喷射着一股纯洁的火焰。”

小说的中心形象保尔·柯察金(□□,又译巴维尔·柯察金)诞生于十月革命前,成长在苏维埃时代,他出身贫苦,向往革命,信仰共产主义,经受过战火洗礼和劳动锻炼,他的这些经历和理想,无不打着时代和国度的烙印,使他成为历史时代的群体形象的写照,具有很强的认识作用。然而,作为一个富有永久感染力的艺术形象,还需有他与这些东西铸合为另一层面的东西,这就是“这个”形象的个性特征。保尔·柯察金有以人类共同幸福为终极目标的人生理想,有为实现理想而孜孜不倦的积极行动,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毅力,以及纯净高尚的伦理道德观念。他在战场上策马扬刀,冲锋陷阵;在风雨泥泞中挥锹凿石;在伤痛到无法忍受的时候,为挣脱“铁环”,他握笔爬格,带着他的作品重新归队,重燃人生。保尔·柯察金一生都在实践着他在烈士墓前默念的那段人生格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长篇小说有明显的自传痕迹,但作为艺术形象的保尔·柯察金不是作者本人的简单翻版,也不是只有光环的单色英雄。他有由于教养不够带来的缺点,年幼无知造成的错误,过度克己失去的健康身体,思想偏激(他自称“革命浪漫主义”)留下的情感遗憾。成熟后的保尔·柯察金在重新审视自己往日的行为时,进行了越来越深刻的内心反省和自我剖析、小说的生动描写使他成了一个成长中的英雄,一个丰满、真实、鲜活而可信的形象。

2007年4月25日,俄新社举办了纪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首次发表75周年“莫斯科—北京”视频连线座谈会。出席视频会的有中外俄罗斯文学专家,其中有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的侄女加林娜。奥斯特洛夫斯卡娅、俄罗斯国立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科学部副主任加林娜·库津娜以及《俄罗斯文艺》杂志主编夏忠宪等。学者们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探讨,充分肯定了它的文学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有其精华,也有其历史的局限,为此,我们要用历史的审美的眼光和方法,对他进行分析,扬长避短,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促进人类文学艺术的发展。

1941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我国革命先辈梅益先生接受党组织布置的任务,将美国出版的英文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译成中文。交由新知书店排印出版。从那时起,这部催人泪下的优秀作品也在中国青年中流传。青年们怀揣它奔赴延安,走向前线,以实际行动去迎接抗战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共青团中央推荐为青年优秀读物,小说整部或片段被选人大学、中学教材。那以后,在保尔·柯察金英雄精神的鼓舞下,一批以保尔命名的行业先进集体在各自岗位上创造着新奇迹。身残志坚被誉为“中国保尔”或“当代保尔”的先进人物也屡见不鲜。三次负重伤,受到过奥斯特洛夫斯基夫人亲自探望的全国劳模吴运铎,现任中国残联主席的一级作家并被日本NHK电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的张海迪,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教育部门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列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系列文艺作品之一,这是新时期青少年教育事业的一项新举措。为适应形势要求,浙江文艺出版社向我们发出从俄文原著重译长篇小说的稿约。作为从事多年俄苏文学教学的高校教师,我们认为接受任务义不容辞,而当了解到小说译本不止一个,且已流传甚广时,又深感译好新译本的难度很大。思虑再三,最后我们还是鼓起勇气承担了这一的重译任务。根据出版社的构想,我们选择了苏联国家儿童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进行翻译。书中对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了简明扼要的注释,便于青少年阅读。

该书由三人合译,分工为李兆林(教授、博导,第一部1—7章),徐玉琴(副教授,第一部8—9章,第二部1—4章),赵瑞平(教授,第二部5—9章),最后由李兆林统校定稿。在翻译和统校过程中,我们注重钻研原著,正确理解原文,同时也注意吸收现在已有的几个译本的长处,力求达到融会贯通,尽力提高译文水平,但是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23: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