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精装珍藏版)(精)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俄)格拉宁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坚持56年做时间统计法。

格拉宁著的《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精装珍藏版)(精)》讲述一个将自己一生的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确无疑。

开启心智的第一本书,《冬吴相对论》、《把时间当做朋友》不约而同推荐。这本书讲述了柳比歇夫过得很好的一生,对于普通人非常有借鉴意义,很多人评价说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提升了个人的心智。

内容推荐

格拉宁著的《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精装珍藏版)(精)》讲述了:柳比歇夫的洽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他的知识面究竟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

本书不打算通俗地阐述他的思想或衡量他的贡献。作者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问题:他,我们同时代的人,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的?最后几十年(他是82岁时去世的),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关键不是在数量上,而在他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柳比歇夫对作者最有吸引力的精粹、核心正是这个方法。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不问他其余的工作和研究如何,这种工作方法是独立存在的。

从表面上看,这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一点也不起眼。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获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高的效率,也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目录

编者的话

第一章 怎么生活得更好:柳比歇夫一生的秘密

第二章 崇拜者眼中的柳比歇夫

第三章 令人惊叹的一生

 柳比歇夫的遗产

 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

第四章 时间开销日记中的“时间统计法”

 令人叹为观止的编号文档

 时间开销日记

 时间的账簿

第五章 时间统计法:生活的方式(生活的方法)

 如何与时间相处

 “我对时间统计法已经习惯了,没有它就没法工作”

第六章 缘起:一生的奋斗目标

 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生活在世界上

第七章 人生的容量:如何做时间统计

 随时随地利用“时间下脚料”

 时间统计法的本质:针对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

 总结的价值和意义

第八章 时间之镜

第九章 时间统计法的胜利

第十章 光亮的背面

 其他的事实

 柳比歇夫的自我评价

 生活的内容并不是苦难,而是成果

 向自己提问题

第十一章 井井有条的生活

 分门别类的爱好

 整理和组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热爱自己的事业

第十二章 一切皆有代价

 说真话的人

 平反

第十三章 了解一个人,就要看到他的矛盾

 年度总结:向时间做自我剖析

 不时走入岔道

 无休止的内心争执

 自我批评的能力

第十四章 比时间更宝贵的

 计划没有全部完成

 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

 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

 一个一生都不断成长的人

第十五章 自我认识的道路

 简朴生活:超过最低生活必需品限度的东西,他都不要

 保持独立的考验

 时间统计法的标尺

 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

第十六章 超越自己的可能

 他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

 对待时间的态度

 过得很好的一生

附录:与时间统计法无关——谈《奇特的一生》的创作

试读章节

柳比歇夫的遗产

所有的人,连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有多大。

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500多印张。500印张,相当于12500页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科学史上,艾勒、高斯、赫尔姆霍茨、门捷列夫都曾留下巨大的遗产。对于这种遗产,我老是迷惑不解。这一点很难解释,但也挺自然——古时候,人们写得比较多。至于今日的学者,出版多卷本的全集是一种罕见的甚至奇怪的现象。连作家似乎也写得比过去少了。

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他讲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负责人,还常常到各地考察。20世纪30年代他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去过许多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在所谓的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单单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到1955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35箱地蚤标本,共13000只。其中5000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总计300种。这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5倍。跳甲属的分类他研究了一生。这需要特殊的深入钻研的才能,需要对这种工作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价值及其说不尽的新颖之处。有人问到著名的组织学家聂佛梅瓦基,他怎么能一生都用来研究蠕虫的构造,他很惊奇:“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

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

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

他的知识面究竟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谈起英国的君主制度,他能够说出任何一个英国国王临朝秉政的细节;说到宗教,不管是古兰经、犹太传经,还是罗马教廷的源流、马丁·路德的学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他都如数家珍。他懂复变数理论、农业经济、罗·费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古希腊、古罗马,天知道他还精通些什么。这,不是他要当万宝全书,不是死背硬记,他之所以获取这些五花八门的知识,是有原因的,下文自有交代。我说,他的坐功当然也是极好的。坐功好,不也是某些天才的特点嘛。说起来,这种本事在昆虫学之类的专业中颇为普遍,同时也是必需的。柳比歇夫自己就说过,他属于这样一类学者,给他们照相,不该照脸,该照臀部。

根据列夫·贝尔格、尼古拉·瓦维洛夫、弗拉基米尔·贝克列米舍夫这一流专家们的反映,柳比歇夫的著作很有价值。今天,他的一些离经叛道的见解已升到有争议的等级,一些有争议的见解已升到无可争议的等级。对于他的学术声望乃至荣誉,大可不必担心。

P20-23

序言

最初知道《奇特的一生》,是通过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该书讲述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怎么看都觉得此人必是奇葩,每天都记录自己哪块儿花了多长时间,岂不是要把自己累死?而看到笑来老师采用“时间统计法”规划生活的效果,并庆幸遇到柳比歇夫这样一位了不起的老师时,我习惯性的挑剔与漫不经心闭嘴了。

于是到处去找全文来看,找来找去只从网上找到电子版,初看时觉得真够无聊的,怎么还不进入“时间统计法”的主题呢?忍着看了十几页,差点就放弃了。熬过前两章后,开始觉得有意思了,再看每一页,觉得都像遗落的珍珠,平实、朴素的文字熠熠生辉。读书向来会产生焦虑症的我,读《奇特的一生》安静了下来。

看完书,我开始寻找这本书的译者。不太好找,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篇名为《日常生活中的极乐岛》的博文中找到了译者的名字,他是老翻译家侯焕闳,而博主张宁是他的学生。张宁又恰好是我大学同学闫方博的研究生导师。这些巧合,现在想来真是非常有趣,也感谢每一个默默为我提供帮助的人。

2012年的一个雪天,我登门拜访侯老师,80岁的老先生精神矍铄,精神头十足地跟我讲这本书中文译本的由来。1978年,侯老师跟唐其慈老师摘译了一部分,由北师大苏联文学研究所当作内部材料刊登出来,反响很大,1979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全文出版。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出版的第一本苏联文学作品。据说当时广受欢迎,印刷量超过14万册(畅销书啊)!

遗憾的是,自从2001年海燕出版社出版该书后,就再没有新版本了。得知2013年再版的消息,两位老师一直激动地对我说谢谢,而我早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类似于我这样的读者,在豆瓣上到处都是。一本绝版近15年的书,豆瓣上评分8。5,2600+的人评价,7000+的人想读,真令人惊讶。这也说明,这么一本几乎遗失的明珠般的书,自己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人们通过口碑不断传递着好内容。

作为一个从来都不知道时间花到哪里去了的家伙,我也尝试做时间统计。刚做了没几天,就放弃了。真的,“时间统计法”一点都不稀奇,甚至太过枯燥了。而柳比歇夫能56年如一日地坚持,为什么?

其实,这跟技巧无关,而跟人生志向、人生目标密切相关。因此,本书对我们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引发人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究竟该如何规划,就像作者格拉宁结尾时说:“看来应当由每个人自己来制订自己的时间使用法,但不管怎样都应当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在怎样度过。”

或许,我们永远学不会用时间统计法,永远不能成为柳比歇夫这样一个人,但至少,我们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光辉的人曾经存在过,他自己设定了很好的一生。好像在茫茫人海中,看到这样一个人,你觉得,甚至自己都亮了。

书评(媒体评论)

柳比歇夫这样的人,才是时间的朋友。他们了解时间,通过长时间刻意的训练,甚至不需要表就可以感受时间的一切行动——当然,时间的行动只有一个,自顾自地流逝。

——李笑来

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让人惊奇的一点就是,他把这种详尽记录自己时间长度的方式坚持了56年,这让很多人难以想象。

我想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很容易找到使命感的,一种人必须被有使命感的人驱动才能前进。只有拥有伟大的目标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浪费时问的可耻。

——秋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2: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