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八屿混一/最好看的日本战国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万邦咸宁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个最标准不过的中古乱世,属于中国彼岸的孤岛,日本。中央威权衰落了,公共事业被一帮自认血统高贵的贵族垄断了,背着弓箭、挥舞着大刀的日本武士纵横在小小的岛国上。无数英雄,北条早云、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在夜空中闪耀而过,又如樱花般散落无踪,只留下了人性、权谋、武勇、韬略交织的精彩活剧,化为了一部宏大又精致的英雄史诗,供后人吟诵。万邦咸宁著的《八屿混一》为日本战国史系列图书最后一册。

内容推荐

《八屿混一》由万邦咸宁著,讲述了:出于各种谜一般的原因,丰臣秀吉在安定了日本后,就急不可待地改变了日本数百年来的孤立国策,悍然出兵入侵朝鲜,并觊觎明帝国在东亚的霸权,三个东亚古国,在三千里江山开展了旷日持久的恶战。最终,丰臣秀吉搬起石头砸在了自己脚上。他的政权,因为侵朝战争的失败和他的失意而死,迅速归于瓦解。

一直在背后安若泰山的德川家康,借此夺取了成熟欲坠的果实,他依靠忠诚的家臣团的支持,挑衅了丰臣政权内其他的实权者,并在决定性的关原合战中,击败了阻拦在自己面前的敌人,窃取了日本的天下。

隐忍的家康,在利用十四年的时间巩固了江山后,决心不放过已被他降格为二等地方政权的丰臣氏族与大阪城,在打了两场极其血腥的大阪冬之阵与夏之阵后,丰臣政权被彻底在历史上抹去了痕迹。即便是手段与方式备受争议,但德川家康结束了一百五十年的动乱,让日本重新回归了和平偃武的时代,并持续了二百六十余年,即江户幕府,直到下一场动荡、革新的到来。

目录

第一章 小田原讨伐(上)

 刀·大佛

 天下之势

 四月围城

 东山道

第二章 小田原讨伐(下)

 独眼龙的站位

 忍城效颦

 仕置风波

第三章 家康转封

 治前之乱

 德川“国替”关东之谜

 闲话早期倭寇

第四章 崩殂之始

 闲话后期倭寇

 侵朝动机

 最后的叛乱

 阻滞与内讧

第五章 朝露风散

 畜生冢与杀生关白

 战端再开

 细谈“五大老”

 祸水返流

第六章 决战前夕

 利家的愤怒

 加贺征伐

 步履维艰

 景胜转封会津之谜

第七章 关之原(上)

 直江状

 辉元起兵

 伏见城陷落

 小山会议

第八章 关之原(中)

 站队是最大的能力

 前哨战

 向决战前进

 上田的钉子

 岛清兴的奇袭

第九章 关之原(下)

 少校的喟叹

 宰相的弁当

 秀秋的倒戈

 佐和山之降

 捕缚

 老姜与悲情男

第十章 关东再兴

 如水的叹息

 天下仕置

 柿子与痰毒

 葵幕府

 斩草须除根

第十一章 余烬与新生(上)

 钟铭的“诅咒”

 扫清外围

 恶战真田丸

 和议毁城

第十二章 余烬与新生(下)

 小松山

 激斗八尾若江

 决战天王寺

 古怪的新生

试读章节

第一章小田原讨伐(上)

刀·大佛

聚乐第行幸后,秀吉又开始他最热爱的事情——“大兴土木”,这在当时来看,也和兴建大阪城、营造聚乐第一样,是秀吉本人的兴趣爱好罢了,只不过这次他把目光转向了宗教层面——要在京都的地界造大佛!

从表面来看,秀吉热衷于大佛,似乎是他宗教观念变化所致。织丰政权的早期,包括织田信长本人,大体上对占据大量人力财力,并肆意干涉世俗政治的佛教寺院是持坚决铲除的态度的,而对新兴进入日本的基督教则是宽容乃至有意扶持。丰臣秀吉上台后,也是踏袭这样的政策,在纪伊征伐时还一把火把根来寺给烧了。但随着天下一统进程的推进,特别是秀吉在九州逗留期间,他发觉耶稣会比传统的佛教还要激进危险,并且和异国势力联系太密切,对日本国家安全产生不小的威胁,而早已本土化的佛教在这点上要令人放心得多。基于此点考虑,丰臣秀吉一面颁布了《伴天连追放令》,一面又复兴了比叡山与高野山等传统佛教势力,那么此刻要在京都仿造古代奈良大佛为底本,新造一个旷古未有的、验证盛世平和的京都大佛,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大佛营建计划流程是这样的:

还记得以前笔者说过,三好长庆死后,其部下松永久秀与三好三人众间的混战,曾把大和国的奈良东大寺烧毁的事儿吗?是的,东大寺里的巨大毗卢遮那佛(大乘佛教,毗卢遮那即“光明普照”的梵语音译)也遭荼毒,在大火里荡然无存。而后到了天正十四年(1586年),统一了京畿的秀吉发下宏愿,要再兴东大寺大佛,原本敷造的地点是在京都东山东福寺,并任命小早川隆景为普请奉行。后来计划有变,准备将新的大佛寺地基立在京都鸭川东岸、大和街道西侧,并且与秀吉同时修复营建的伏见街道相连,这样一旦有所参拜的话,秀吉只要自聚乐第出发,经过五条大桥与六条坊门,便能直抵大佛所在处,十分方便。

这座大佛寺的规模堪称宏大,其仿造城堡样式,以石垣、筑山的方式建造,东西跨度一百三十间(每间约合一点八米),南北一百三十七间;供奉毗卢遮那大佛像的正殿,东西三十七间,南北五十五间,高二十丈,其中大佛本身高十六丈。为了让工程尽善尽美,秀吉命高野山高僧木食应其上人为总奉行,奈良的佛师宗贞法印、宗印法眼师兄弟为顾问,各类奉行足有二十六人之多,自土佐与信浓木曾山中遴选优良木材,分别从伊势鸟羽和美浓木曾川,用大船运人建筑工地,并且从堺市的诸多豪商那儿紧急调集一万枚牡蛎壳,作为印染、砌墙的原料。各地的能工巧匠云集工场,常驻之人有五千之多,日夜兼程赶工修筑,秀吉的要求是以五年为期。这里也可以将这所大佛寺的结局说下,天正十九年(1591年)五月举办了立柱式,两年后的九月举办了上栋式,到了文禄四年(1595年)时最终完工,由皇室的高照宫法亲王主持,对大佛进行了“开眼仪式”。

而后,秀吉在此佛寺经堂里供奉了祖父母。后来他死后,供奉己家的“丰国神社”也安放进去,并从天台、真言、律、净土、日莲等众多佛教宗派里延揽千名高僧,在经堂里为丰臣家族祈福消灾,即“千僧供养会”。现在,笔者可以告诉大家,这所大佛寺山门叫什么?对,叫方广寺,这座寺庙与其后丰臣的兴衰荣辱实在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

不过,既然上文提到了期限问题,按照当时多闻院日记的看法,秀吉兴建这种级别的佛寺起码也得“百年以上”,但实际从秀吉有此想法开始,到最终竣工,满打满算也不过九年光阴。也许有的朋友会说,这是秀吉倾全国之力办大事,能不快吗?其实,除去这个原因外,还有个巨大的秘密加快了大佛的修建进度。

首先明确,大佛像最基本的构造是靠什么?靠的是铜和铁两种东西,再加上其余的铜钟、钉子、楔子等配套设施,不难想见方广寺对金属的需求量是极大的。想要加快进度,就得大量收集金属,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故而在方广寺营造过程当中,秀吉就以收集石料、木材为理由,颁布了多道“石狩”“刀狩”的法令,特别是后者,要求全天下的百姓、町民将家中所藏武器全部上缴,充作大佛像铸造所需。详参秀吉在天正十六年(1588年)七月八日所下朱印状所言:

一、诸国百姓,即日起禁止持有刀、肋差、铁炮、枪矛、铁炮之类武器,若各地代官不仔细勘察,任由百姓储存武器,一旦年贡之时,必生一揆暴动;

二、上缴武器何用?如今正当兴修大佛之际,所需铜身、钉之物,皆由刀狩所出,来祈求天下百姓来世之福;

三、刀狩之后,百姓应以持农具为念,安心田作之事,此乃子孙绵长、国土安全、万民欢乐之基也。异国(指中华)唐尧之世,销宝剑锋镝,铸以为农器之用,吾国亦当以此为旨,百姓精于桑植之事即可也。P1-3

序言

从卑弥呼遣使通魏王以来,中日交流已经近两千年。这近两千年里,文明呈现出对向流动的态势。先是大陆文明向岛国文明进行输出,以唐宋为高潮;到了明清之际,这种流动趋于静止。近代之后,日本率先开国,进而跻身列强之列,文化传输开始逆向而动,中国反过来成为日本的学生。

遗憾的是,我们虽然一直跟日本有着不解之缘,可我们对这位老邻居始终还是不太了解。相比起日本人对中国不遗余力的研究,中国对日本的了解始终还不够深入。只要走进两国的书店,看看是日本书店里关于中国的书多呢还是中国书店里关于日本的书多,就可以知道了。

日本是我们的邻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还曾经是我们的敌人。对于卧榻之侧的这位邻居,我们不该表现漠然,应该用开放的眼光去审视,用执著的态度去钻研,用严谨的方式去思考。知此知彼,方能对中日交流有所裨益。无论你对日本的态度是怎样,知日应该是最起码的一个前提。

日本战国史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历史。且不说它对中国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单纯从趣味的角度去看也充满了魅力。我当年最早是通过玩相关题材的电子游戏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极大兴趣的,后来觉得玩游戏不过瘾,又想去找相关的资料,结果发现关于日本战国的中文研究著作非常少,偶尔有那么几篇,也是隔靴搔痒,不够详尽。幸亏当时已经有了网络,靠着网上爱好者的翻译和交流,算是有了一知半解。从那个时候起,我意识到,中国对日本的研究真的很不够,需要全方位地推进、扩张、深入。

所以这套书的出版,我觉得是一件好事。它用一种相对不那么学术的轻松口吻,把日本的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介绍给读者。说不定其中有些读者就像我一样,被激发起对日史的兴趣,自发地去学习。这样的人多了,就可以形成知日的风潮,推动中国的日本学向前发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