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说管子/中国哲圣人物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宣兆琦
出版社 山东友谊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宣兆琦编著的《图说管子》中将道家、法家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出以法治国的具体方案,又重视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既强调以君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又主张以人为本,促进农工商业的均衡发展;既有雄奇的称霸之策,又坚持正义的王道理想既避免了晋法家轻视道德人心的倾向,又补充了儒家缺乏实际政治经验的不足。

内容推荐

宣兆琦编著的《图说管子》分为上、中、下三大部分,分别围绕传奇人生、旷世工业、鸿篇巨著三个方面介绍了管子的一生及主要成就。全书以23万字及上百幅图片的规模,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管子的一生娓娓道来,既便于读者理解,又能够加深他们的印象,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目录

上篇 传奇人生

 远逝了贵族的荣耀

 漂泊青年路

 机遇的光顾

 祸起萧墙

 成败于瞬间

 隐忍请四

 鲍叔牙荐贤

 从囚徒到宰相

 磨合出来的真诚

 乘风破浪会有时

 寄风得意马蹄疾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中篇 旷世功业

 乱世之秋

 兴衰齐回

 政治改革

 经济改革

 军事改革

 尊王攘夷

 救难恤患

 一匡天下

下篇 鸿篇巨著

 《管子》——中国第一鄯百科全书

创于管仲成于众人之手

在“九流十家”外独树一帜

 《管子》的国家管理思想

和谐思想

廉政思想

法治思想

礼义息想

黄老思想

民本思想

明君思想

贤臣思想

 《管子》的经济管理思想

农业管理思想

工商管理思想

理财思想

 《管子》的军事思想

战争观

战略论

战术论

 《管子》的哲学思想

天论

水地本原论

精气论

阴阳五行思想

社会变化思想

 《管子》的科技思想

农学思想

植物学思想

数学思想

生态环境保护学思想

丰碑永存

附录:管仲大事年系

再版说明

试读章节

中国古人尊崇的高山有泰山、衡山、华山、嵩山与恒山,尊崇的大河有黄河、济水、淮河与长江。在这五山与四水之间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她的名字叫颍河。

颍河发源于中原地区的嵩山,一路蜿蜒曲折地流过今河南境内的登封、禹县、临颍、周口、项城、沈丘和界首,然后欢快地流进了今安徽境内的太和与阜阳,最后从颍上县注入淮河。千百年来,颍河像一位青春永驻的母亲,用她那甘甜的乳汁滋养了一代代生活在两岸的儿女;像一位威武永驻的卫士,以他那昂扬的斗志守护着这一片化育万物的家园。

因位于颍河北岸得名的颍上县,沟河纵横如织,湖泊星罗棋布。在这片古老、神秘而又肥沃的大地上,春秋时有楚国所置的慎邑,秦汉时置慎县,南北朝时称楼烦,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更名颍上县,沿用至今。

那是公元前七世纪的一个拂晓,风雨交加,电闪雷鸣。颍上县城北的管谷村,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了。这个婴儿在此时此刻降生,似乎预示着他一生的峰回路转与波澜壮阔。深感幸福与惊喜的父母给盼望已久的儿子取名管夷吾。

管夷吾,字仲,世称管仲,又尊称为管子。生年不详,据推测,大约生于公元前725年,卒于公元前645年,活了80岁左右。

关于管子的出身和家世,我们从简略的古书记载中只知道他的父亲叫管严仲,始祖是周穆王。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管仲可能是管叔鲜的后裔。

穆王是西周的第五位王,在位55年。穆王时期,中原地区诸侯失和,周边地区戎狄叛周,王道已经显露出衰微的迹象。于是穆王内修政理,西征犬戎,一直打到今天的甘肃省平凉一带,大胜而归。随着周穆王的远征,周代的文明也远播四方,这为后来的民族融合准备了条件。

管叔鲜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西周灭掉殷商以后,武王为了稳定社会,巩固统治,在政治上推行分封制度。所谓分封制度,就是把武王的自家人和有功的外姓大臣,分别派到全国各地,划定一个地域范围,建立自己的政权,叫做诸侯国。诸侯国隶属周王室,对王室承担朝贡和保卫安全的义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周武王的弟弟叔鲜被封到了一个叫“管”的地方,主要任务是监视刚刚被打败了的殷朝人。我国的姓氏源流是非常复杂的。在先秦贵族制时代,人人都有姓,而贵族不但有姓,还有氏。氏是贵族身份的标志。氏的来源很广泛,以封地作为氏是其中一个途径。叔鲜封“管”以后便以封地为氏,因而叔鲜又称管叔或管叔鲜。据说这就是管仲的姓氏来源。

穆王的后代也好,管叔的后裔也好,既然已经不能确考,姑且不说也罢。然而,管仲的先祖出自西周王室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或许因为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使血缘关系疏离,或许因为某个重大的历史变故,或许一个其他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总而言之,管氏家族不知从第几代祖宗起便失去了贵族的身份,随之也就失去了罩在头上的神圣光环和养尊处优的地位,家道急剧衰落,终于沦为平民阶层了。

尽管荣耀的出身,钟鸣鼎食的生活早已过去,只余仅供缅怀的历史了,然而,管仲却有着深深的贵族情结、尊祖观念和忠孝思想,因为他的血管里流淌着高贵的姬周血液!

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谈也有着同样深深的贵族情结、尊祖观念和忠孝思想。据历史记载,汉武帝到泰山封禅,司马谈没能从行,因而忧愤成疾。大凡我国古代的圣君明主,大功告成之后,都要封土于泰山而禅祭于梁甫,举行告天报地大典,叫做封禅。封禅是一种很隆重的宗教仪式,也是古代政治生活中极其重大的事件。参加封禅的人无不感到光荣与自豪。难怪失之交臂的司马谈竟然一病不起。临死前,他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泪流满面地讲述了司马氏家族的荣耀历史。他说司马氏先祖在夏朝主管天官之事,在周代司太史之职,常显功名,世享爵禄。他说司马氏后世中衰,深恐家族遗风断在己手。最后,司马谈对司马迁赋予重托,希望他能光宗耀祖,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事业,写出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出来。P2-5

序言

在山东淄博临淄东南约十公里处有一座山,名叫牛山,牛山脚下有一条河,名叫淄河,山河间有一片明镜般的泉水,叫天齐渊。

据史书记载,牛山上佳木葱茏,庙宇其上,台榭其间;阳春三月,暖风习习,淄水泱泱;渔樵唱晚,天齐渊水,五泉并出,大泉喷珠,小泉吐玉。齐景公游牛山潸然泪下,孟子游牛山叹林木尝美:秦皇汉武登泰山而告天报地/临天齐渊而祭祀八神。难怪在临淄八景中,此处的“牛山春雨”“淄江晚钓”就居其二呢!在古人的心目中,这里是天之中央,这里是神山圣水,这里是游览胜地!

背山面水,地势高耸,视野开阔的一带,定然算得上人们所说的“风水宝地”了。管仲墓,正坐落在牛山北麓,淄水南岸一处钟灵神秀的台地上。遥想当年,古墓巍峨高大,俨然山丘,虽历经千年风剥雨蚀,现仍高约14米,东西长约34米,南北长约14米。古墓周身丰草覆盖,渗透着历史,蕴藉着深邃;墓顶松柏挺立,象征着久远,诉说着沧桑。

据《青州府志》记载,管仲墓旧有碑,题“管子之墓”,为明嘉靖乙巳年按察使鲍象贤立石。另有石碑一座,刻明人毛维驺诗曰:“幸脱当年车槛灾,一匡霸业为齐开。可怜三尺牛山土,千古常埋天下才。”历代文人墨客来此凭吊抒怀,吟诗作赋,刊石以志者甚多,可惜今已荡然无存。建国后,管仲墓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管仲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理财家,是中国第一相。他从囚徒到宰相的传奇人生,从富国强兵到平治天下的旷世功业,从遗教未泯到《管子》传世的绵长文脉,足以与日月争辉,并天地长存。

正是这位从安徽颍上走来的千古贤人,将毕生的精力和才智献给了齐国,献给了天下苍生。

管仲生前没有衣锦还乡,死后没有魂归故里,而是以一种”死者何足道,托体同山阿”的超然境界,长眠于他的第二故乡了。

多少个鸟唱晨曦。多少个夕阳映照,肃立于管仲墓前,凝视着这座2600年前的丰碑,我似乎沐浴了当年的春雨秋风,我似乎置身于当年的金戈铁马。

哦,原来时空可以穿越,历史就在眼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