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个女儿》收录了蒋韵1979—1989年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16篇,以作者特有的敏锐洞察力和细腻感觉,为读者呈现了那个特殊年代背景下“生活于别处”的中国小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命运。蒋韵作品的语言鲜活而优雅,富有张力却又十分简洁,弥漫其间挥之不去的伤感形成其独特的韵味和气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两个女儿/晋军崛起文学档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蒋韵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的两个女儿》收录了蒋韵1979—1989年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16篇,以作者特有的敏锐洞察力和细腻感觉,为读者呈现了那个特殊年代背景下“生活于别处”的中国小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命运。蒋韵作品的语言鲜活而优雅,富有张力却又十分简洁,弥漫其间挥之不去的伤感形成其独特的韵味和气质。 内容推荐 本书为“晋军崛起·文学档案”系列图书的一种,收录了山西著名作家蒋韵1979—1989年间公开发表、出版的十六部中短篇小说《我的两个女儿》《无标题音乐》《东风第一枝》《盆地》等。作为“晋军崛起”的代表性作家,蒋韵的小说,是平凡的故事中蕴涵着深邃的思考。正如著名作家杨占平先生所说,蒋韵(这一时期)的一些重要作品,都是以一个作家的敏锐洞察力与细腻的感觉,把那一茬人放在特定的大背景中描写,塑造了一个个她同龄人的文学形象。她的语言鲜活优雅、明净坦诚、典雅纯粹、富有张力;她叙述的视角,尽可能地拉开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注重将生命感觉转化为艺术感觉……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独特而优秀的作家。 目录 我的两个女儿 判决 无标题音乐 诱惑 东风第一枝 温暖的夕阳 长长的日子 “穷人饭店” 枣树院 紫薇 找事儿 盆地 少男少女 郊游 冥灯 生命之河 浪漫爱在人间世/郑国庆 蒋韵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我的两个女儿 我曾经问过一个植物学家,稻子会不会变成稗子?他立时飞起两撇眉毛,惊讶着我的无知。其实,不懂分类学的我又何尝不知道这最起码的常识?可是,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使我不能不提出这样的疑问,产生这样的联想。要解答这个问题,得找什么样的专家呢? 在我的书桌上方,悬着一张彩色照片。两个戴红领巾的天真烂漫的孩子趴在春天的草地上。我那十岁的大女儿双手托腮,微微蹙着眉尖,专注地凝视着前面,仿佛在思索什么,比她小一岁的妹妹嘴里噙着一根小草,搂着姐姐的脖子,小脑袋歪向一边,笑得十分可爱。过去,看见这张照片,满意、自豪的微笑常常不自觉地浮上我的嘴角,心里像喝了蜜水儿一样甜。如今,我凝望着它,凝望着上面两个孩子清亮的眼睛,说不出的滋味像丝一样束紧了我的心…… 熟悉我们家的人都说,我的两个女儿的性格应该加起来被二除就好了。确实,两人虽然长得像两滴水珠似的相像,可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大女儿沉默寡言,除了学习之外,唯一的嗜好就是读课外书。从很小的时候起,她就钻进父亲的书房,从书橱的最低格一本一本挨着看,一看就连饭都不知道吃了。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她那时候的模样:跪在一张大圈椅上,胳膊肘支着桌面,两个小拳头托起下巴,面前是厚厚的一本大部头。太阳从玻璃窗外射进来,照在她皱着眉头的严肃的小脸上,鼻尖上沁着细小的汗珠。 “晓雪,你能看懂什么?别看了,小心看坏眼睛。”我心里觉得好笑,不由得这样阻止。 晓雪抬起头,闪着一双和父亲酷肖的又黑又亮的聪慧的眼睛不满意地望望我,并不争辩,却像示威似的更低地埋下了头。 这孩子就这么倔!说实在的,我真不喜欢她这一点,她太强调自己的独立性了。 一天傍晚,我们带着孩子到公园划船。天黑下来的时候,突然落下了雨点。我们匆忙将船靠了岸,拉着小女儿朝前面的长廊跑。 “哎,晓雪呢?”丈夫突然停下脚步问我。 一道闪电照亮了湖滨。我回头看见,在一株被风吹得直不起腰的柳树下,一块伸进湖面的大石头上,站着我的女儿。湖水喧嚣着,“哗哗”地拍着湖岸,溅起碎玉般的水花。一声炸雷,劈开了浓云密布的夜空,眨眼问,倾盆大雨从天空倾泻而下。 “晓雪!”我又气又急地大声喊。 喊声居然比雷声还管用。她受惊地回过头,左右一望,忙从石头上跳下,“啪打、啪打”一路溅着水花跑过来。 躲进长廊,我用手帕替她揩脸上的雨水,忍不住生气地责备。女儿就像没看见一样,只是默默地用手捋着湿漉漉的小辫儿。突然,她抬起头,望着父亲问道: “爸爸,为什么普希金说大海是自由的元素?自由是什么?” “哦!”丈夫略一愣,我也愣住了。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居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小家伙还真有个琢磨劲儿呢! 小女儿可大不一样了。她活泼、顽皮、聪明伶俐,爱唱爱跳,简直像只小百灵鸟。五岁那年,我带她看了一场电影《丹娘》,第二天下班回来,好家伙,吓了我一跳!小东西的两根小辫儿没有了,头发剪得像个愣小子,乱七八糟,脸上有很大的一片“血迹”(是抹的红药水),双手反背在后头,一根细细的猴皮筋套住了两个手腕,穿了一件我的大衣服,正站在饭桌上,挺着胸脯演讲呢!面前坐了一群小听众。 “烧死他们!毒死他们!……这些法斯西强盗——” “不是法斯西,是法西斯。”一个穿海军衫的小男孩高声抗议。 “你怎么知道?你又没看电影!电影上就是这样说的!……你笑什么,小明明?就是法斯西!法斯西要绞死丹娘,你还笑?” “什么是绞死?用剪刀铰吗?”另一个穿红裙的小姑娘咬着指头问。 “瞎,瞎,又不是做衣服,要剪刀干什么?绞死就是死,懂了吧?” “晓露!”我大叫一声。 一回头,看见是我,她忙笑着从桌上蹦下,神气活现地跑过来:“妈妈,妈妈,你看我像不像丹娘?” 天哪,还丹娘呢,瞧那狗啃似的头发吧! 不过,要对她发火简直办不到。一看见她那眯着眼睛笑嘻嘻看人的神情、向上翘的俏皮的小鼻子,一听到她银铃样儿的声音,就是天大的火儿也熄了。难怪丈夫常常指责我“偏心”,说非得请贾赦讲的那个专治心病的婆子给我扎一针不可呢! 两个孩子越大,性格上的差异也就越明显。丈夫戏称,姐姐是朵“冰凌花”,妹妹是“太阳神的女儿”。俗话说“冰炭不相容”,可她们两人却亲密得像一对并蒂莲。那时,她们俩喜欢帮老红军肖奶奶做活儿,姐姐闷头扫地、倒灰,晓露呢,“奶奶长,奶奶短”地喊着,给老人家唱歌儿、跳舞,整个走廊都能听到她那清脆悦耳的歌声: “在我心爱的日记本里,贴着雷锋叔叔的照片……” 那时,多少人见了我都夸:“沈大夫,你有两个多好的女儿啊!” P1-3 序言 晋军崛起是新时期文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反映地域创作实绩、特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和关键词。“晋军”所指,是以成一、周宗奇、张石山、韩石山、王东满、柯云路、李锐、张平、钟道新、燕治国、哲夫、蒋韵、赵瑜、王祥夫、吕新等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晋军崛起,是山西文学创作界继赵树理、马烽等山药蛋派作家之后又一次群体性、规模化的展示。他们继承了山药蛋派作家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表达了丰厚的中国文学经验,标志着山西当代文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贡献。直至今日,他们依然活跃于中国文坛。 《山药蛋派经典文库》出版后,山西省委宣传部决定继续策划、组织编辑出版《晋军崛起文学档案》,系统梳理晋军崛起时期(1979一1989)的文学收获和有关资料,对总结文学创作经验,传播当代文学经典,彰显中国文学精神,促进文学繁荣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 本丛书只收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涌现出来的被称为晋军崛起时期代表作家公开出版、发表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分别为:成一的《游戏》《顶凌下种》,周宗奇的《新麦》,张石山的《镢柄韩宝山》,韩石山的《女儿的嫁妆》,王东满的《柳大翠一家的故事》,柯云路的《新星》《三千万》,李锐的《厚土》,张平的《法撼汾西》《姐姐》,钟道新的《超导》,燕治国的《小城》,哲夫的《长牙齿的土地》,蒋韵的《我的两个女儿》,赵瑜的《强国梦》,王祥夫的《拾掇那些日子》,吕新的《瓦楞上的青草》共十八种。此外,本丛书编选了一集《“晋军崛起”论》,意在进一步深化对晋军崛起作家的学术研究。 为保持作品历史原貌,除对一些明显错讹和不合出版规范处进行更正之外,其余均尊重原文,不作修正。尽管我们已经做最大努力,但难免仍有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6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