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旅行人信札(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嘉映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旅行人信札(精)》不是简单的旅行笔记,有哲思,有文化内涵,文字亦庄亦谐,非常值得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且有文化情结的后学们借鉴……

本书是陈嘉映教授的旅行随笔,是他1981年春游历时写给亲友的信。书中不但摹景状物,开出疏朗境界,又杂有作者于自然、人生的感悟,与草木山水相映成趣。

内容推荐

《旅行人信札(精)》是陈嘉映教授的旅行随笔,是他1981年旅行时写给亲友的信。不同于他学术文章的严谨,本书笔调清新明快,既描写了旅行沿途的景致,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又有作者对于日常生活的一些思考和联想。

目录

第1封 3月17日~18日

 娘子关→骊山→西安

第2封 3月19日~20日

 半坡/碑林→成都

第3封 3月21日~23日

 杜甫草堂/武侯祠→青城山

第4封 3月24日~26日

 乐山大佛/青衣亭→峨嵋山脚农家/峨眉山腰息心所/华严顶/峨嵋绝顶云雾里

第5封 3月26日~29日

 峨嵋车站→成昆线隧道→昆明车站

第6封 3月31日~4月1日

 昆明温泉/西山/石林→贵阳花溪

第7封 4月2日~3日

 柳州流山→桂林伏波山/七星山/象鼻山/漓江

第8封 4月3日~5日

 桂林南溪山月岸/叠彩峰/隐山→阳朔

第9封 4月5日~7日

 漓江→阳朔→梧州

第10封 4月7日~8日

 梧州西江种种

第11封 4月8日~9日

 肇庆天柱阁

第12封 4月9日~11日

 广州中山大学/白云山

第13封 4月13日~14日

 汕头看海

第14封 4月15日~16日

 云霄→漳浦→漳州→厦门→福州→鼓浪屿

第15封 4月17日~19日

 泉州→福州西湖/戚公祠/乌龙江大桥/涌泉寺

第16封 4月20日~22日

 福安交溪→福鼎灵溪→南雁荡/会文书院→北雁荡

第17封 4月23日~25日

 温州北雁荡由浅入深

第18封 4月28日

 朝辞雁荡暮至余杭

第19封 4月28日~5月2日

 千古如斯的余杭

第20封 5月4日~5日

 黄山天都峰排云亭

第21封 5月6日~8日

 青阳九华山/安庆小孤山

第22封 5月8日~11日

 鄱阳五老峰/三叠瀑

第23封 5月11日~14日

 南京中山陵/玄武湖→苏州园林

第24封 5月15日~17日

 苏州天平山沧浪亭→上海

第25封 5月18日~23日

 沪青海航→青岛崂山→返京

试读章节

阿晖:

昨晚又与曹君说了一阵话,读了一本福尔摩斯探案。睡得好。最好的佐餐是饥饿,最好的催眠药当然就是困倦了。

今早去拜访王先生,地方不好找,幸亏张君事先为我借了一辆自行车。谈到文章,他对鲁迅推崇备至。我说,鲁迅的文章自然是好的,但立意常有卖弄偏颇之处,有时也带累了文格。例如去看人家的婴儿,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算什么聪明呢?是境是情,知有可言知有不可言,是为知。王先生不以为然。我也退了一步:鲁迅虽有偏颇,毕竟大家。至于今人学了半吊子腔调,在报章杂志上写个豆腐块,还自以为出了文采,徒然让人生厌。也实在是这十几年来,世人没见过什么叫做文章,学几句毛学几句鲁迅,就被当成上等货色了。最后。我们都同意,文章之道,不过达意而已。事质平实,无须感慨万端;热情洋溢,不必巧弄含蓄。就我个人而言,只望得建安盛唐之万一,真率朴直,少弄花头,自然就有刚健在其中了。

对国家,王先生只有忧虑而无不满,主张不管天下滔滔,首先要自己勤奋工作。这也是我最多鼓吹的态度。他还讲了一番西安的名胜,特别说到乾陵和武则天。我说武则天诚然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可是太偏残酷。王先生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女人要打破传统坐定九重,难免要求助于极端的措施。我争辩说,这恰恰说明在政治上应当压制剧烈改变传统的冲动,哪怕这种改变抽象地看起来是合理的;因为这种改变必然要求助于太多的不合情理的手段,到头来总是得不偿失,而且无论初衷是什么,只要和时代的根本要求冲突过甚,就会具有个人野心的一切特点。据王先生说,乾陵虽尚未发掘,已可见其布局的气派。本来有心去看看陵墓和陵前的无字碑,但西北本来需要另作行游的计划,还是按既定方针办,早些南下。

别过王先生,到大雁塔。两腿仍酸,绕塔徐行一周,始登。塔高七层,四向拱洞,外面没有平台,所以始终缩在塔内,不似六和塔舒畅。而且虽然太阳当头,四下却灰蒙蒙的,不见五陵北原上的青蒙蒙,更了无登临出世界的感受,惟有佩服诗人的想像力而已。

下了塔,到城东兴庆公园。说是西安最大的公园,坐落在玄宗兴庆宫旧址。唐以后,昔日殿台沦为农田。西安比北京古,留下来的遗迹就少。今天所见都是后修建的,一色的粗俗。到伪沉香亭倚了倚栏杆,天气时晴时阴,榆叶梅、桃、杏、玉兰、迎春或绽或谢,想来倒和古昔一样。

到了半坡村。参观者寥寥。累了,歇歇脚,写几笔。

3月19日14:20半坡博物馆

回城途中,飘起小雨来,仍然悠哉闲哉地把城外城里转了一圈。现在的城墙都是明代建的,城不大,只是唐长安城的一小部分,连郊区共三百万人。西安人比北京人性情温和,热情周到,多少有点小家气息,不像我们喜欢大而空的排场和风度。从北京来,觉得西安是个和平的城市。遇见几件小事情,在北京是会吵起来的,这里的人却漫不经心地让过去了。小伙子不是一来就要动手,大姑娘也非见人就白上一眼。到处挂着“闯红灯者罚款”、“随地吐痰罚款”,警察却不多,而且似乎总在同人闲聊。很多服务员竟不绷着“棺材板”,让人无法从行人和顾客里把他们分辨出来。此间也有些流氓气的青少年,但其所流姿态远不如我们北京的流氓来得地道。相形之下,首都人民真有点“近墨者黑”。

P6-8

序言

关于《旅行人信札》

这些是1981年旅行时寄给北京亲友的信。我哥哥嘉曜极喜欢这些信,说要发表。他不是出版家,说说罢了。1993年回国,住在嘉曜留给我的房子里,收拾房间时发现了这些旧信,用心捆扎在一个盒子里。有朋友读了些片断,愿帮我出版,于是我请妹妹小琳输入电脑,作了些修整,删除了纯属家务事的部分,给了这位朋友。不知怎么就搁下了。此后几年,有朋友约稿时,曾把其中的一些段落裁下来充数。二十几年前的文字,今天是老掉牙了,但陈希米惜老,张罗把这些信全文出版,在下深表感谢。

脚注都是1993年整理时加的。

陈嘉映,2004.10.1,上海外环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