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行程表上的大巴站台号,我直接找了一个写着Information的柜台询问。坐在柜台后面的两个日本女孩很有礼貌地对我鞠躬,然后摆出各种手势,同时说了一大堆话,接着面带笑容等着我开口。我直接把行程表递上去用手指了指池袋王子饭店(确切站名),她们两个看看我又看看我的行李,接着又说了一堆话……最后两个人同时用手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柜台,这时候我听懂了bus这个词,也没说谢谢就直接走向那里。到了她们所指的柜台后看到一个时刻表,从一堆时间和地名里,我马上发现了“池袋”两个字。但后面还跟着各种片假名。以我那时的日语水平,汉字和平假名还可以,片假名则一个都不认识……没关系,说英语应该能沟通,我想。于是我开始排队。在我前面排的基本上都是日本人,因为他们都说日语也都是黄种人。还有几个是欧美来的,男人挺着巨大的肚子,女人戴眼镜,像是夫妇,旁边两个男孩子都戴着棒球帽、穿T恤和短裤,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张地图。
排到我的时候我又看了看时刻表,用日语说出“池袋”,然后说了英语PTince Hotel,加起来就是——池袋Prince Hotel。柜台后面的女孩和刚才Info r=mati‘on那里的女孩一样,先是对我说了一堆话,然后是同样的笑脸。我估计她应该听懂了,于是我接着说要买多少张,女孩微笑着点点头开始出票。我居然蒙对了,她刚才的一堆话应该是问我一共买几张。
拿着票我走回一堆同学那里,发现人差不多齐了,有几个还向我炫耀着手里的可乐,说是从自动贩卖机买的,一百日元一个。把钱放进去按一下要买的东西,咣当一声就会从下面掉出来。我说你真厉害。其实那玩意儿几年前去香港演出的时候早就玩过了,不过确实那时候北京还没有普及自动贩卖机。
把票发到每个人手里,我开始带着一群人找大巴站。说实话,我只想尽快摆脱这群乱糟糟的同学。这时候我听一个女同学说了一句话,这句话现在我都记得。她说:你们都别嚷嚷了!在日本不能大声说话!……说完之后大家的确静了一下,两秒左右?但我们几个北京孩子紧跟着回了一句,傻×吧你。结果所有人都跟着大笑起来。看来以后跟这个女同学做朋友是不太可能了,不过没关系,反正她长得也不怎么样。
一行人找到大巴站,几号我忘了,只记得当时就是热,北方人受不了的那种潮湿加闷热,没千什么身上就是一层水,整个黏了吧唧的,空气吸起来像是成团的固体。好在没等多久巨大的空港大巴就缓缓进站了。去池袋的没几个人,除了我们这些留学生在车站排成长长一队。机场大巴站的工作人员看了我们的人数,直接把我们的行李都聚在一起,也没用我们排队就全部收进了大巴宽大的行李箱,接着用日语示意我们快点上车,不要影响后面的旅客。看我们人多势众,排在我们前面的人也都躲到一边去了。
互相推搡着上了车,我找到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望向车厢最前面,我看见司机上方有一块电子显示牌,绿色的字显示成田国际空港。这算是放心了,就算听不懂报站名的广播,每到一站看这个显示牌就应该可以了。
等了十几分钟空港大巴开始移动起来。我和身边坐着的忘了是谁的同学随便聊了几旬,就草草结束了谈话,接着拿出随身听,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周围的叽叽喳喳瞬间被Limp Bizkit轰鸣的吉他和沉重的鼓声所淹没,我又能暂时享受一个人的世界了。耳机里Fred Durst神经质地唱着《My way》,这才是应该有的声音。
听着音乐,我看着车窗外迅速向后退去的景色,不知道为什么丝毫也开心不起来。就像一开始我说的,这一切看起来丝毫没有新鲜感,除了自动冲水的马桶算是个小惊喜以外。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