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解智囊/经典传家系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冯梦龙编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太公孔子

[原文]

太公望①封于齐。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周公日:“此人齐之高士,奈何诛之?"太公日:“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②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为教首,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③。孔子为大司寇,戮之于两观之下④。子贡进日:“夫少正卯,鲁之闻人。夫子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日:“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日心达而险,二日行僻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日记丑而博,五日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此,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诛也。”

[冯述评]齐所以无惰民,所以终不为弱国。韩非《五蠹》之论本此。

小人无过人之才,则不足以乱国。然使小人有才,而肯受君子之驾驭,则又未尝无济于国,而君子亦必不概摈之矣。少正卯能煽惑孔门之弟子,直欲掩孔子而上之,可与同朝共事乎?孔子下狠手,不但为一时辩言乱政故,盖为后世以学术杀人者立防。

华士虚名而无用,少正卯似大有用而实不可用。壬人佥士⑤,凡明主能诛之;闻人高士,非大圣人不知其当诛也。唐萧踽好奉佛,太宗令出家。玄宗开元六年,河南参军郑铣阳、丞郭仙舟投匦⑥献诗。敕⑦曰:“观其文理,乃崇道教,于时用不切事情,宜各从所好。"罢官度为道士。此等作用,亦与圣人暗合。如使佞佛者尽令出家,谄道者即为道士,则士大夫攻乎异端者息矣。

[注释]

①太公望:吕尚,名望,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齐,为齐国始祖,故称太公。②弃民:不可教训而应该抛弃的人。③三盈三虚:指孔子的门徒多次被少正卯的讲学吸弓I走了。④两观之下:指宫门之前。⑤壬人佥士:奸佞之人。⑥匦:方匣。唐时设匦于朝堂,凡臣民有冤状及匡正补过、进献赋颂的,都可以投状于匦中。⑦敕:皇帝的诏书。

[译文]

太公望被周武王封于齐这个地方。齐国有个叫作华士的人,他以不为天子之臣,不为诸侯之友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宗旨,人们都称赞他的旷达贤明。太公望派人请了三次他都不肯来,于是就派人把他杀了。周公于是问太公说:“华士是齐国的一位高士,为什么杀了他呢?”太公望说:“这样一个不做天子之臣,不做诸侯之友的人,我吕望还能以其为臣,与之交友吗?我吕望都无法使他臣服、难以结交的人,就一定是不可教训而应该要抛弃的人。召他三次而不来,就是叛逆之民。如果为此反而要表彰他,让他成为全国百姓效法的榜样,那还要我这个当国君的有什么用呢?”

少正卯与孔子同处于一个时代。孔子的学生曾经多次受到少正卯言论的诱惑,而离开学堂到少正卯那里去听讲课,导致学堂由满座变为空寂。于是到了孔子做大司寇的时候,就判处少正卯死刑,在宫门外把他杀了。子贡向孔子进言说:“少正卯是鲁国名望很高的人。老师您杀了他,会不会有些不合适啊?”孔子说:“人有五种罪恶,而盗窃与之相比还算好的行为:第一种是心思通达而为人阴险,第二种是行为乖僻反常却固执不改,第三种是言辞虚伪无实却十分雄辩并能动人心,第四种是所记多为怪异之说却旁征博引,第五种是顺助别人之错误还为其掩饰辩白。一个人如果有这五种罪恶之一,就难免不被君子所杀;而少正卯同时具备这五种恶行。正是小人中的奸雄,这是不可不杀的。”

[冯述评]因此,齐国没有懒惰之民,并始终没有沦为弱小的国家。韩非《五蠹》中所讲论的学说就是以此为本的。

如果小人没有过人的才干,就不足以祸乱国家。如果小人有才能但愿意接受君子的指挥,那么未尝就对国家没有好处,而君子也不应该一概摒弃他们。可是少正卯煽动迷惑年轻人,甚至连孔子的弟子也不能幸免,几乎要胜过孔子,孔子还能和他同朝共事吗?孔子狠下杀手,不只阻止了当时因口才雄辩而扰乱政局的状况,也为后世以学术作为借日摒除异己祸乱国家者树立了“榜样”。

夸夸其谈的人往往徒具虚名却无实用;少正卯看上去像有才能堪大用,实际上并不可用。一般的奸佞小人,贤明的君主就能够发现并杀了他。然而对于一些所谓的名人隐士,只有大圣人才能认识到其该死的理由。唐朝萧璃对佛教很痴迷,唐太宗就命令他出家为僧。唐玄宗开元六年,河南参军郑铣阳、河南郡丞郭仙舟纷纷献诗陈情。玄宗下诏说:“看你们诗中的意思是崇奉道教的。这种思想不切合实际所需,那就依着你们个人的喜好,免去官职做道士吧!”这种做法和圣人的行事正相吻合。如果让那些痴迷佛、道的人都出家做和尚或道士,那么土大夫学习异端邪说的事情就可以停止了。

P5-7

目录

《智囊》总序

上智部第一

见大卷一

远犹卷二

通简卷三

迎刃卷四

明智部第二

知微卷五

亿中卷六

剖疑卷七

经务卷八

察智部第三

得情卷九

诘奸卷十

胆智部第四

威克卷十一

识断卷十二

术智部第五

委蛇卷十三

谬数卷十四

权奇卷十五

捷智部第六

灵变卷十六

应卒卷十七

敏悟卷十八

语智部第七

辩才卷十九

善言卷二十

兵智部第八

不战卷二十一

制胜卷二十二

诡道卷二十三

武案卷二十四

闺智部第九

贤哲卷二十五

雄略卷二十六

杂智部第十

狡黠卷二十七

小慧卷二十八

序言

《智囊》是一部智慧故事总集,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纂。此书重刊时又经冯梦龙增补,改名《智囊补》,其他刊本也称《智囊全集》《增智囊补》《增广智囊补》等,内容上均同《智囊补》。此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慧故事千余则,依内容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共十部,二十八卷。

《上智》《明智》《察智》收录历代政治故事,表达了冯氏的政治见解和明察勤政的为官态度;《胆智》《术智》《捷智》编选的是各种治理政务手段的故事;《语智》收辩才善言的故事;《兵智》集各种出奇制胜的军事谋略;《闺智》专辑历代女子的智慧故事;《杂智》收各种黠狡小技以至于种种骗术。

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机智,收录之广博,清代李渔评“惟恐失一哲人,漏一慧语”。这是一部借鉴古人、智处万事之作。《智囊》曾是毛泽东的藏书,他在阅读过程中,对书中所载经济、军事部分的内容做了许多点评,其中就有对围点打援、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弱势之敌等军事思想的阐述。《智囊》的历史价值可见一斑。读此书如入宝山,金玉琳琅,美不胜收,随意赏览之间,亦会携得几件智慧之宝归来。

崇贤善本《智囊》以民国线装本巾箱本《增广智囊补》为底本,并参照十余种其他各社的注解和审校,务求做到权威、准确。除此之外,原文字体承接古代坊刻精华,为清乾隆武英殿版刻书体;历代版画插图,由版刻专家和著名设计师联袂打造,审美独特;纸张全部选用安徽泾县宋代工艺的纯手工宣纸制作,承袭千年历史工艺,具有历时弥珍的保值、增值特性;版刻采用宋、元、明、清各代精刻,集纳各代版刻之精华。崇贤善本版的《智囊》是一部集中国智慧和传统装书艺术为一体的传世珍品。

崇贤书院

内容推荐

《智囊》是一部智慧故事总集,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纂。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机智,收录之广博,清代李渔评“惟恐失一哲人,漏一慧语”。这是一部借鉴古人、智处万事之作。

这本由崇贤书院释译的《图解智囊/经典传家系列丛书》以民国线装本巾箱本《增广智囊补》为底本,并参照十余种其他各社的注解和审校,务求做到权威、准确。除此之外,原文字体承接古代坊刻精华,为清乾隆武英殿版刻书体;历代版画插图,由版刻专家和著名设计师联袂打造,审美独特;纸张全部选用安徽泾县宋代工艺的纯手工宣纸制作,承袭千年历史工艺,具有历时弥珍的保值、增值特性;版刻采用宋、元、明、清各代精刻,集纳各代版刻之精华。崇贤善本版的《智囊》是一部集中国智慧和传统装书艺术为一体的传世珍品。

编辑推荐

冯梦龙编著,崇贤书院释译的《图解智囊/经典传家系列丛书》是一部从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的总集,由明末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根据子史经传与笔记丛谈纂缉而成。全书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二十八卷,所录故事两千余则。故事所叙,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书中所写之人无不栩栩如生,所编之事无不寓意深刻,时而妙趣横生,时而发人深省。令人读后,或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或掩卷沉思,或共鸣于心。本书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