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共赴国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孙继业//孙志华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孙继业、孙志华编著的这本《共赴国难》讲述了自“七七”事变到抗战胜利期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重大会战及敌后战场重要战斗实况,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东北抗联、平原游击战、百团大战、长沙会战等,叙述翔实、客观,另配有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国难当头,岂能坐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内容推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孙继业、孙志华编著的这本《共赴国难》以翔实的史料,客观叙述了自七七事变到抗战胜利期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重大会战和敌后战场重要作战实况,全景式展现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目录

序(万鄂湘)

第一章 全面抗战

 一、山雨欲来

 二、卢沟桥事变

 三、北平沦陷

 四、天津陷落

第二章 共赴国难

 一、抗战宣言

 二、国共合作

第三章 淞沪会战

 一、虹桥事件

 二、攻势作战

 三、血肉磨坊

 四、防御作战

 五、八百壮士

 六、上海陷落

第四章 太原会战

 一、平型关战役

 二、忻口战役

 三、娘子关战役

 四、太原保卫战

第五章 八路军开赴华北战场

 一、八路军改编

 二、平型关大捷

 三、雁门关伏击战

 四、夜袭阳明堡

 五、七亘村战斗

 六、广阳伏击战

第六章 南京大屠杀

 一、海空大战

 二、南京保卫战

 三、南京大屠杀

第七章 徐州会战

 一、韩复榘弃守济南

 二、大战临淮关

 三、临沂保卫战

 四、滕县保卫战

 五、台儿庄大捷

 六、血战禹王山

 七、蒙城保卫战

 八、徐州大突围

 九、兰封战役

第八章 新四军挺进华中

 一、新四军改编

 二、东进苏南

 三、开赴皖南

 四、挺进皖中

 五、北上豫皖苏

第九章 敌后战场

 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二、晋绥抗日根据地

 三、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第十章 厉兵太行

 一、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二、神头岭伏击战

 三、反“九路围攻”

 四、长乐村战斗

第十一章 齐鲁烽火

 一、冀鲁边起义

 二、鲁西北起义

 三、天福山起义

 四、黑铁山起义

 五、牛头镇起义

 六、徂徕山起义

 七、泰西起义

 八、鲁东南起义

 九、鲁南起义

 十、湖西起义

第十二章 挺进山东

 一、挺进山东

 二、陆房突围

 三、梁山歼灭战

第十三章 武汉会战

 一、马当要塞失陷

 二、九江失守

 三、血战田家镇

 四、万家岭大捷

 五、大战富金山

 六、潢川之战

 七、武汉沦陷

第十四章 华南敌后战场

 一、广州失陷

 二、粤北大捷

 三、东江抗日根据地

 四、琼崖抗日根据地

第十五章 东北抗联

 一、抗联成立

 二、白山黑水

 三、林海雪原

第十六章 平原游击战

 一、冀中抗日根据地

 二、冀南抗日根据地

 三、冀东抗日根据地

 四、齐会围歼战

 五、名将之花凋谢黄土岭

第十七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

 一、鲁中抗日根据地

 二、鲁南抗日根据地

 三、冀鲁边抗日根据地

 四、清河抗日根据地

 五、胶东抗日根据地

 六、滨海抗日根据地

 七、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第十八章 南昌会战

 一、战略调整

 二、南昌失陷

 三、反攻南昌

第十九章 桂南会战

 一、南宁失守

 二、昆仑关大捷

 三、宾阳战役

第二十章 五原大捷

 一、冬季攻势

 二、奇袭包头

 三、五原大捷

第二十一章 枣宜会战

 一、枣阳作战

 二、上将殉国

 三、宜昌战斗

第二十二章 百团大战

 一、正太战役

 二、涞灵战役

 三、榆辽战役

 四、血战关家垴

第二十三章 华中敌后战场

 一、东进北上

 二、皖南抗战

 三、皖东抗日根据地

 四、豫皖苏边根据地

 五、豫鄂边根据地

 六、黄桥决战

第二十四章 皖南事变

 一、战云密布

 二、皖南事变

 三、击退逆流

第二十五章 鲁苏战区敌后抗战

 一、挺进敌后

 二、合作抗战

 三、圈里突围

 四、一一一师起义

 五、唐王山战役

 六、血战城顶山

第二十六章 上高会战

 一、诱敌深入

 二、上高大捷

第二十七章 晋南会战

 一、中条山南部的战斗

 二、中条山北部的战斗

 三、中条山东部的战斗

 四、中条山西部的战斗

第二十八章 长沙会战

 一、第一次长沙会战

 二、第二次长沙会战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二十九章 浙赣会战

 一、金华、兰溪战斗

 二、衢州战斗

 三、上饶、广丰战斗

 四、浙赣西线战斗

第三十章 反“扫荡”

 一、狼牙山五壮士

 二、沂蒙反“扫荡”

 三、左权牺牲

 四、对崮山突围

 五、马石山十勇士

第三十一章 远征军入缅作战

 一、同古保卫战

 二、仁安羌大捷

 三、败走野人山

第三十二章 鄂西会战

 一、东线阻击战

 二、收复渔洋关

 三、偏岩歼灭战

 四、木桥溪战斗

 五、石牌要塞保卫战

 六、空中飞虎

 七、宜都追歼战

第三十三章 常德会战

 一、石门攻防战

 二、常德外围战

 三、常德保卫战

 四、收复常德

第三十四章 豫湘桂溃退

 一、豫中会战

 二、长衡会战

 三、桂柳会战

第三十五章 滇缅反攻

 一、胡康河谷战役

 二、孟拱河谷战役

 三、密支那大捷

 四、腾冲战役

 五、松山、龙陵战役

第三十六章 敌后反攻

 一、华北攻势作战

 二、华中攻势作战

 三、山东局部反攻

第三十七章 湘西会战

 一、雪峰山战斗

 二、雪峰山南麓作战

 三、雪峰山大捷

第三十八章 日本投降

 一、太平洋战场大反攻

 二、中国战场的反攻

 三、苏联红军出兵东北

 四、日本投降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同一天,日军第二十三军从广州进攻香港。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宣战,并令第四战区部队从侧背打击第二十三军的后路,策应香港英军作战,同时急调第四军和暂编第二军从长沙南下增援。

日本大本营为策应香港的作战行动,命令第十一军向湘南进攻,牵制第九战区部队南下。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畿于12月下旬,迅速调集第三、第六、第四十、第三十四师团及独立混成第九、第十四旅团共10余万兵力,在第一飞行团50多架飞机配合下,分别从湘北和赣北发动攻势,扬言“要到长沙过新年”。

第二次长沙会战后,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召开军事会议,总结提出了“天炉战法”新战术,即利用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天然屏障,设置纵深伏击阵地,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以尾击、邀击、侧击、夹击战术诱敌深入,在浏阳河附近择机决战,将日军围歼在这一“天然熔炉”之内。

(一)天炉战法

1941年12月24日夜,日军第四十、第六、第三师团分左中右三路,先后强渡新墙河,遇到杨森第二十七集团军第一三三、第一三四师和新十师、新十一师的节节阻击。激战至晚,日军分别进至黄沙街、三江口、关王桥一带。守卫傅家冲、洪桥两据点的第三九八团第二、第三营依托工事顽强抗击,曾数次击退日军的冲击,终因兵力悬殊,第二营营长王超奎和第三营副营长吕海群及所属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26日,天降大雪,日军不顾天气寒冷,冒雪向汨罗江北岸地区突进,在攻占关王桥、三江口、大荆街等主要据点后继续向南攻击前进。当日晚,右翼第三师团进至汨罗江北岸的归义,中路第六师团进至新市,左翼第四十师团进至长乐街。

27日晨,薛岳令杨汉域的第二十军和孙渡的第五十八军让开正面,向东南山区撤退,待机反击;令陈沛的第三十七军和傅仲芳的第九十九军加强汨罗江南岸的防守,逐次抵抗日军。当日中午,日军第三师团的骑兵联队首先从归义附近渡过汨罗江,突破第九十九军第九十二师阵地,进至栗桥以北,掩护主力渡江。第六师团及第四十师团在突破第三十七军汨罗江北的前进阵地后,傍晚时分先头部队先后在兰市河和长乐附近强渡汨罗江,占领了滩头阵地,但在第三十七军的坚强阻击下,进展缓慢。

8日,丰岛房太郎的第三师团主力全部进至汨罗江南,突破第九十九军第九十九师阵地后,沿粤汉铁路两侧,向南突进,黄昏前后进至金鸡山、大娘桥等地。神田正种的第六师团及青木成一的第四十师团遭到纵深阵地内依托既设工事顽强防守的第三十七军的阻击,仍然在原地进展不动。阿南惟畿遂下令第三师团向左迂回,企图包围、歼灭陈沛的第三十七军。

丰岛第三师团连夜东进,于30日晚,进至福临铺、麻林附近,完成了对三十七军的包围。薛岳急令第三十七军向金井以东的山区撤退,转至外线相机反击;同时命令第二线兵团第七十三军、第七十四军、第四军分别从鄂、桂、粤开至长沙战场,保持着外线挺进的有利态势。

12月25日,日本华南方面军第二十三军占领香港,第十一军牵制第九战区部队南下的任务已经完成。日军原计划在汨水两岸击歼中国军队第二十军和第三十七军后结束作战,但阿南惟畿没想到进军如此顺利,骄狂地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面对伸手可及的长沙,就此退兵实在于心不甘。不待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批准和军部参谋们的反对,阿南惟畿独断下令继续向长沙追击,自动钻入了第九战区的圈套之中。

(二)长沙大捷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在12月27日的长沙防务会议上,制定了“天炉战法”的作战方案,给日军布下了口袋阵,决心聚重兵在长沙附近与敌决战。命令李玉堂的第十军死守长沙,彭位仁的第七十三军固守岳麓山,从正面缠住敌人;令杨森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各部重新占据长沙以北原有阵地,截断日军退路;令罗卓英的第十九集团军、王陵基的第三十集团军分别从东北和西北方面迅速向长沙包围前进。同时,二线兵团也正源源不断地向主战场开来。

为了打好这一仗,薛岳还下达了严格的作战纪律,通令各部:“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国际局势之巨。本会战职有必死决心,必胜信念。为捕拿战机,歼灭敌人,获得伟大战果计,经规定下列三事,分电各部遵办:(1)各集团军总司令、军长、师长务确实掌握部队,亲往前线指挥,俾能适时捕拿战机,歼灭敌人。(2)职如战死,即以罗副长官代行职务,按预定之计划围歼敌人;总司令,军、师、团、营、连长如战死,即以副主官或次级资深主官代行职务。(3)各总司令、军、师、团、营、连长倘有作战不力、贻误战机者,即按革命军连坐法议处,决不姑宽。”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战已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2月3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建议组织中国战区,推举蒋介石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负责指挥中国、越南和泰国盟军共同作战。长沙之战,关系国际观瞻。蒋介石十分重视此次战役的胜败,亲临南岳督战,并电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敌似有沿铁道线逐步推进攻占长沙之企图。我应以第二线兵团距离于战场较远地区,保持外线有利态势,以确保机动之自由,使敌先攻长沙,乘其攻击顿挫,同时集举各方全力,一举向敌围击,以主动地位把握决战为要。”

12月30日晚,薛岳向蒋介石报告“我军已按照既定计划围歼此敌”。

12月31日,日军第三师团到达浏阳河北岸,第六师团进至麻林以南,第四十师团亦接近永安,已完全进入预定包围圈中。薛岳下令各集团军于1942年1月1日子夜开始攻击,限1月4日到达第一次攻击到达线;并向第十军下达死令:“命令你军固守长沙,务求成功,望严令全体官兵认真作战,不得退缩,擅行后退者杀无赦。”

防守长沙市区的部队为李玉堂的第十军。具体部署是,周庆祥的第三师防守长沙南部,朱岳的第一九〇师防守长沙北郊,方先觉的预十师防守长沙东南,孔荷宠的暂编五十四师防守湘江东岸城厢一带。第七十三军及战区直辖炮兵团驻守湘江西岸的岳麓山高地。薛岳将战区长官部指挥所也搬至岳麓山爱晚亭附近,居高临下,就近指挥和督促各部作战。

1942年1月1日拂晓,丰岛第三师团强渡浏阳河,首先向长沙东南的预十师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激战至16时,一线阵地被日军突破,守军第二十九团第一营伤亡殆尽,团长陈新善、团附曾友文牺牲。当晚,日军先头部队攻占军储库、邬家山附近阵地,丰岛命令以擅长夜袭闻名的加藤大队参加战斗,乘势突入至白沙岭一带。

阿南惟畿见先锋部队已经突入城内,迫不及待地向总部汇报第十一军已攻克长沙。日本国内报纸也连夜发布号外,宣布这一重大捷报,作为对天皇的新年献礼。

令阿南惟畿想不到的是,此时岳麓山上守军2个炮兵团的四五十门山炮和150毫米重型榴弹炮一齐发出轰隆隆的怒吼,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无误地落在早已测量好的日军阵地上,炸的日军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躲藏,尸横遍地。

方先觉师长连夜指挥预十师发起反击,迅速收复了军储库、邬家山阵地,并包围了白沙岭日军第二大队。加藤大队长令其第五、第八两个中队冒死突进,遭到守军迫击炮的集中射击,死伤惨重。第三十团团长陈希尧亲自指挥所部用密集火力将残敌压迫到白沙岭仓库院内,团团围住,然后将汽油泼到房上,把敌人烧成灰烬。加藤大队长和副官桥本光义被当场击毙。守军从加藤身上搜出了作战命令和阵中日记等重要文件,薛岳据此获悉第三师团的进犯企图和弹尽援绝、孤注一掷的内情,禁不住拍案大喜:“一纸虽轻,胜似机枪万挺!”

此时处于外线的各集团军正从三面向长沙推进中。薛岳立即将敌情通报各部队,并令各集团军按预定计划快速向长沙日军合围。不料,这一电报又被日军情报部门破译,此时阿南惟畿已是骑虎难下,急令第三师团加紧进攻,企图在第九战区形成包围以前攻占长沙。

1月2日拂晓,日军出动飞机20余架,飞临长沙上空,对守军阵地施行狂轰滥炸,掩护第三师团主力再度发起进攻。岳麓山上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也向敌机猛射,迫使敌机不敢低飞和俯冲,不少炸弹落入湘江之中,溅起冲天水柱。双方地面部队在长沙东门、南门外地区展开了逐街逐屋的争夺战。日军工兵第三联队逐次爆破守军的堡垒群,并猛攻第一九〇师四方塘、南元宫一线阵地。守军顽强抗击,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进攻东门的石井联队,组织100多人的敢死队扑向浏阳门。第三师师长周庆祥亲自站在城墙上指挥反击,最后两军短兵相接,展开激烈的白刃搏杀,日军敢死队员全被消灭。

守备南门外修械所高地的预十师第二十八团,坚守阵地两昼夜,战至仅剩58人,在团长葛先才带领下,仍坚守不退,终于保住了阵地。第三十团还以一部兵力秘密机动至南门外侧击日军第六十八联队,将其第七中队击歼大半,中队长丸山信一以下军官全被打死。

经过2日激战,日军第三师团伤亡惨重,已无力组织强有力的攻击,被迫转入守势作战。

阿南惟畿见第三师团攻击受挫,遂于2日夜令神田第六师团从长沙东北郊投入战斗,同时令在金井地区的第四十师团迅速进至春华山一带,对东部山区警戒,保障两进攻师团的后方安全。

第六师团的到来,使长沙地区的敌人骤然增加了两万余人,而守城部队剩下不足万人。2日晚,蒋介石亲自致电第十军官兵鼓励士气:“此次长沙会战之成败,全视我第十军之能否长期固守长沙,以待友军围歼敌人……敌人悬军深入,后方断绝,同时我主力正向敌人四面围击,我第十军如能抱定与长沙共存亡之决心,必能摧破强敌,获得无上光荣。”

1月3日晨,日军第三师团和第六师团从南、北、东三面同时发动攻击,第六师团进攻北门至东门间阵地,第三师团进攻东门至南门间阵地。两军终日处于激烈的战斗之中,济阳门北大马路,展开激烈巷战;新军路短兵相接,白刃肉搏达四次之多。南元宫守军与鬼头大队浴血奋战,几至同归于尽。东瓜山守军连续击退第六十八联队横田大队的数次进攻,击毙横田大队长以下数百人。

丰岛房太郎象输红了眼的赌徒,下令第三师团的主攻部队向修械所、黄土岭等处猛攻,双方反复冲杀11次之多,形成激烈拉锯战。为了夺回阵地,守军组织了几十支敢死队,敢死队员身绑炸药,趁着日军还没占稳阵地之时,在机枪掩护下,向着敌人多的地方冲去,然后拉响炸药包,与日军同归于尽,漫山遍野尽是敌我不分的断肢残臂。激战终日,除第六师团第二十三联队曾一度由城北向西突至湘江岸边外,其余日军全被击退。

1月4日,日军对长沙发起了最后一次疯狂进攻,并出动大批空军助战,但在守军的顽强抗击下,仍毫无进展,始终没有突破黄兴路、八角亭以南核心阵地。

由于孤军深入,日军补给线被切断,粮弹供应不继,只能靠空投补给。在守军密集空中火力网的封锁下,敌机不敢低空飞行,不少空投降落伞随风落入守军阵地,有的竟被炮火击毁于空中,漫天飘落,守军士气为之大振。

日军在弹药行将耗尽的情况下,只好按丰岛的命令进行肉搏。一队队日兵端着刺刀,冒着刺骨的寒风,袒胸赤臂,轮番猛冲。守军严阵以恃,诱敌进入火力网后,始以炽烈的机枪扫射,并投掷集束手榴弹轰炸,日军狼奔豕突,死伤枕籍。这时岳麓山上的守军重炮也发挥了极大的杀伤效果,进入市区的日军遭到猛烈炮火的轰击,伤亡惨重。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外围兵团已分别到达指定位置,形成了对日军的合围态势,并对日军展开了全线反击。为免遭第九战区大军围歼,阿南惟畿不得不于4日晚仓皇下令撤退。日本新闻发布攻陷长沙的快报,成为一个国际笑谈。

P350-355

序言

在抗战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继业同志的著作《共赴国难》即将出版,这是抗战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一个献礼。先睹为快,欣然作序以贺之。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该书以翔实的史料,真实反映了国共合作抗战的历程,客观再现了八年抗战期间正面战场重大会战和敌后战场重要作战实况,全面展现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有利于促进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军有生力量,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汪洋大海里难以自拔,牵制了日本关东军进攻苏联的战略企图,配合了美国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不仅全面反映了中国战场的抗战和中国远征军赴东南亚战场的作战,也介绍了苏联空军志愿队、美国飞虎队和朝鲜人民革命军志愿抗战的史实,还简述了太平洋战场和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的概况,有利于宣传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作用。

存史资政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文史工作,对于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边岁月眼前过,时代风云一纸间。随着岁月的流逝,抗战亲历者越来越少,抢救性挖掘保护抗战史料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这是对历史的负责。继业同志曾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担任省市民革领导工作,亲身接触过大量的抗战将领,注意搜集整理抗战原始资料,书中很多珍贵史料都来源于抗战将领们的亲身经历和忆述,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书文风严谨,体裁新颖,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既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亦有形象的细节描绘;既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也是一本历史通俗读物,雅俗共赏,便于普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希望本书的出版,有利于激发读者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正能量,为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为捍卫二战胜利果实、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谨以为序。

后记

历经十载,数易其稿,本书终于要付梓出版了,谨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伯父孙来有烈士及所有为抗战牺牲的民族英烈!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本书以正面战场大型会战和敌后战场重要作战为主体,按时间顺序,只述不论,以翔实的史料,概括介绍大型会战及重要战役始末,客观展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希望本书能够有利于激发读者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增进两岸共识。

本书是在作者主持的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整理而成,为便于阅读,文体略作改变,适当增加部分细节,引文不再一一出注,主要参考书目列后。对提供图片的有关单位及作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等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为本书写序,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铁农题写书名,国民党中央原主席连战先生为本书题词,原台湾大学校长孙震、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黄永川和历史学家安作璋教授等专家给予了指导与肯定。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国民党党史馆、山东省档案馆、山东军史馆、山东省史志办、山东政协文史委、部分原抗战将领及其后代提供了大量珍贵史料;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彭明哲副总编、王艳编辑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正面战场部分由孙继业执笔,敌后战场部分由孙志华、孙潇执笔。因资料所限,难免有不少错误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及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备修订。

作者

2015年5月于泉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