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动画创作奇才刘大伟口述传记,为你讲述他从一个爱涂鸦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挫、失去自信,却因被一位老师赏识、鼓励,发现自己的天赋与热情,从而扭转了人生,终于在国际动画界发光发热的故事。该书以动画制作和刘大伟的人生演变为故事的双轴线,总结作者人生的最深刻体悟:别把钻石当成玻璃珠!作者小时候的天赋未被重视、不被鼓励,差点失去人生目标,正反映了当下许多父母的价值观。这些来自最亲密的家人、父母的“关爱”,无形中却造成孩子的困境,扼杀了孩子的发展,值得父母与教育工作者借鉴与思考。
《别把钻石当玻璃珠(刘大伟的动画狮子心)》由刘大伟著。
嗨,我是刘大伟,曾在台湾养到十三岁,考试排名老是放牛班倒数第二位,七岁起,学英文,一概鸭子听雷,弹琴十年,黑白键上沾满鼻涕与泪珠……
十三岁后到美国,首拿全美绘画奖,美国总统给我写信。征选进入迪斯尼,跻身电影圈风起云涌。插画作品获得全美最独特插画奖,是绘画界的奥斯卡。
现在,我想跟大家说一说,一颗大克拉钻石傻当玻璃珠的阿甘故事……
《别把钻石当玻璃珠(刘大伟的动画狮子心)》由刘大伟著。
医生老大取得爸妈同意,准备动手术,我的心脏扑通!扑通!竟然跳了起来,医生老大两眼发直,望着一应俱全的手术刀具,反正都得挨一刀,他决定划开妈妈肚皮,把我捧出来。
因为我连续七天的彻底休息,在医学上好像叫“缺氧状态”,医生认为这个小孩儿会有脑损伤的状态,又有药物针剂的影响,身体可能也有缺损。
但是,我坏脾气地哇哇大哭,还四肢俱全哭得洪亮,我那哭着的爹娘反而笑了,对原本不抱希望的父母来说,我是从鬼门关捡回来的儿子,本来以为非死即残,没想到除了爱哭以外,好像没什么问题。他们抱着号啕大哭的我,恍如抱着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当然,人类历史总是这么教育我们,真相会随着岁月而披露,我的父母终会发现,这个爱哭鬼小孩,问题可多了……
早早告诉各位亲爱的读者,刘大伟我在台湾成长了十三个年头,然后漂洋过海去了美国,接下来的十八年,不管和黑人、白人,管他哪一种颜色的人混过来或混过去,过着美国籍的日子,我都不曾回来台湾一次,实在是那十三年的经验太深刻的缘故。
我天生感情丰富,延续出生时的“天赋韵律”,对组成“少年十三”的智育、家教、品味感三件关键事物,皆报以“泪”的回馈,感谢爸爸妈妈锲而不舍、下力气“投资”的调教手段。
在进一步向各位描述这一段刻骨铭心、奠定我一生发展基础的往事前,且容我先说明正字标记“刘面包厂”的本家纪要。
苹果面包卖全台
老爸生为山东大地主家庭一员,童年优渥,不愁吃穿,也不用担心未来要做些什么,反正收租就对了。时逢抗日战争,身为十九岁的热血青年,老爸加入国民党军队,到处征战,最后来了台湾。
老爸落脚在台中,因为跟驻台美军接触,学会做面包的技巧,他看着老外爱吃的面包,越看越欢喜,这不就是老乡们爱吃的外国版山东馒头吗?于是老爸发挥创意,将他的乡愁揉进面包里,发明了“苹果面包”,这个新点子东西合壁,不但老外爱,台湾人也喜欢,此后的四五十年至今,“苹果面包”一直在生产销售,但真正的古早味苹果面包只有在台中“刘面包”厂买得到。
老爸开的“刘面包”厂,一举成名天下知,小小的苹果面包风靡全台,几乎所有杂货店、学校、部队、公家机构都买苹果面包,成为台湾人最喜爱的点心。
老爸的野心快速被“养肥”了,很多事情没考虑清楚,工厂扩张太快,一下子就周转不灵,欠下了几百万债务。当时一个面包才卖一角多,这几百万的债务,可要卖多少面包呀!
老爸跟老妈愁极了,也曾想,债多还不起,那干脆逃掉好了,可是看着一个个债主,这么多人都和他们有关系,老爸的山东耿性子一起来,跟债主说:“你们让我好好做生意,一定把钱还清!”大伙儿还真答应!于是,老爸跟老妈开始了好些年的还债人生。
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便利商店还没诞生,要吃到新鲜的面包算奢侈的了。与其在面包店里等着客人来买面包,不如用面包车把新鲜面包送到客人的门口,哇噻,绝顶聪明的主意!于是老妈自己开着车,在每天下午的放学时刻,到学校附近,拿着大喇叭广播:“刘面包,刘面包来啰!”后来发展成沿街叫卖。
那时台湾会开车的女性甚少,老妈不但一边自己开货车,还一边卖面包。可以说,老妈开创的“货车叫卖”模式,是“刘面包”厂对台湾大城小镇各社区的贡献,各路人马竟相效仿,养家糊口不在话下,我的老妈堪称女中豪杰,浑然不知有知识财产权这码事。
这样的老妈配老爸,异常忙碌,就算在家,也要顾店、做面包,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六个小孩。配合一楼门市,二楼工厂,三、四楼当宿舍与住家的活动模式,为了方便管理,他们对小孩跟员工一视同仁。
举一个简单例子,就像家里的冰箱,六个小孩谁都不能随便开,家里有帮忙煮饭、打扫的阿姨,得先问过阿姨,才能开冰箱。就算好不容易打开里面充满食物的“神奇”冰箱,也不能随意看到什么就拿出来吃,所有的食物老妈都已经配给好了。如果今天家里买了葡萄,妈妈会算好分量,每人当天可能有七颗葡萄的配给,谁都不能多吃或少拿。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