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要迎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经济战争猛于虎,虽然它没有硝烟,但已然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要想成为真正的强者,就必须看透经济战争内幕,善于运用经济原理打赢经济战争。
实现中华民族伟哥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一定能变成现实。
钟琳、刘少武编著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修订版)》通过阐述经济、金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提出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严格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走上强国之路。。
在面对经济动荡不安和复杂国际环境的今天,如何解决政治、经济、民生问题?中国将要迎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钟琳、刘少武编著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修订版)》通过阐述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阐明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只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有出彩的人生。
第一节粮食危机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
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亨利·基辛格
2014年3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表示,在21世纪中期之前全球粮食必须增产60%,否则将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及内战。民以食为天,“饭”字左半边是食字旁,右半边是“反”字,没有食,人民就会造反。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我国13亿多张嘴要吃饭,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时期,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韩俊说:“粮价暴涨,财富加速流向富有的产粮大国;粮食危机,凸现粮食的政治、金融、能源和人权属性。”
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事关国家安全问题。粮食不像其他商品,少一点只会涨价,粮食少一点就会饿死人,是一个硬性需求。而要确保粮食价格稳定,就是要保证粮食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稳定,波动不能太大,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吃饱饭。粮价如果上涨过快,低收入人群就会迅速陷入饥饿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欧洲、美国都曾经在这个问题上有过沉痛教训。
粮食作为人生存的必需品很早就渗入了政治因素。中国历史上,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明太祖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帝王之道,以及毛泽东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政治智慧都表明粮食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粮食始终以一种潜移默化、无形之手的方式在左右着中国古代政治。粮食问题几乎是我国古代所有农民起义的导火索,粮食以一种独有的隐喻讲述着真实的历史,任何政治家都不能忽视粮食的政治。
春秋时期因粮食问题导致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夫差国破家亡。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采用谋臣范蠡、文种的计策,以越国遇到灾荒为由,向吴国要求借贷十万石粮食。对越国的这一请求,受了越国贿赂的吴国太宰伯豁极力劝说吴王夫差,说吴国是国富民强,现在越国是吴国的属国,越国的百姓就是吴国的百姓,救越国就是救吴国。于是夫差下令借给越国十万石粮食。
第二年,越国粮食大丰收,便如数还给吴国粮食。受到蒙蔽的吴王见越国还的粮食粒大饱满,便下令用这批粮食作粮种。吴国人种下去,种子却不发芽,导致当年吴国粮食减产。吴国人以为是越国的粮种在吴国水土不服,实际上是范蠡、文种把这十万石粮食种子炒过后才送还吴国。此一毒辣的计策使吴国粮食歉收,民不聊生,军粮供给无望。在那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冷兵器时代,吴国已成败局了。
粮食是封建王朝维护江山社稷的头等大事。两千多年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写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当年清政府把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当作“第一要紧大事”,围绕国粮储备而治漕弊、修运河、推新政。可以看出,建立国家粮食储备,以丰补歉,维持粮食供求总体平衡,是巩固政权的基础,长治久安的根本。远的不说,就拿埃及、利比亚等国来说,其国家政权被推翻的原因就是俄罗斯闹荒灾停止粮食出口,再加美国、加拿大乘机停止对其粮食出口,于是引起物价飞涨,造成两国社会动荡,最终完成了对卡扎菲、穆巴拉克政权的埋葬,达到了美国推翻其政权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粮食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利用粮食来操控政治的手段是美国惯用的伎俩,不可不防。历史上,美国就发起过好几次粮食战争。例如在冷战时期,美国曾经以停止和恢复对印度的粮食援助为筹码,最后迫使印度倒向美国而逼迫疏远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更是以苏联侵略阿富汗为由,直接停止过对苏联的粮食援助,甚至对苏联进行粮食禁运。由于苏联粮食歉收,美国禁运而导致苏联被迫在国际市场大量采购时,美国甚至“火上浇油”,通过法令在国内减少三分之一的小麦耕种面积。当初是在全球歉收的情况下,减少小麦出口进一步抬高国际粮食价格,如今则是在全球粮食供应趋紧的情况下,不断加大生物能源的产能以便制造更大的粮食缺口。
粮食是经济的命脉,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对食物的需求之后,才能从事其他各项活动,而“粮食战争”危机并不是危言耸听,它虽然不是流血的战争,但结果可能比流血更残酷。
粮食是武器,粮食涉及国家安全,如果过度依赖世界其他国家种植粮食,依赖大粮商进口粮食,依赖去大超市购买粮食,却让本国农民少种或停止种植粮食,那么某一天,粮食生产国停止出口粮食,大粮商抬高粮食价格,大超市停止粮食的物流配送,便会即刻出现粮荒,社会不稳定。P2-4
《没有硝烟的战争》自2015年11月出版以来,让很多读者通过本书学会了站在国家的角度看问题、想事情,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完善本书的内容,2016年10月,群言出版社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做出修订本书的决定,本书第一版停止发行,修订版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修订版到底修订了哪些内容?内容到底有哪些变化?为了解答读者的疑惑,特写此文,简单说明修订版的内容变化。第一,修订版已经完全修改了原版图书封面和扉页;第二,更改了原版图书条形码与CIP;第三,内文修改了,增加了最新的时政内容;第四,原版出版时有点仓促,其语句及措辞不妥之处在修订版得到了更加准确的修改。
总之,《没有硝烟的战争》修订版的出版将更好地给广大读者朋友带来完善的知识,更有利于读者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不论是怎样盼财富创造者,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靠诚信公平竞争,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获。
——2013年3月17日两会国务院领导答记者问
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
——2014年3月13日两会国务院领导答记者问
我以为在收入分配中,特别应该把握好三点:首先,就是要为所有的人创造一个学习、就业和创业的均等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其次,要关心困难群体的生活。一个国家如果困难群体生活状况得以改善,那么整个国家群众生活的状况也就得以改善。第三,要重视财政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共同富裕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之上。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