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利锬编著的《基于可持续经济增长下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与优化管理》主要以中国经济是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能否再续30年强劲增长奇迹为楔子,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角度切入,结合微观的居民消费和宏观的财政支出结构,探讨优化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财政支出结构,以及构建财政支出管理体系。具体安排是探讨中国目前财政支出结构中的“不足”和“不均”,在此基础上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以及捕捉其内在机理,从而提出本书的政策建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基于可持续经济增长下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与优化管理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汪利锬 |
出版社 | 立信会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汪利锬编著的《基于可持续经济增长下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与优化管理》主要以中国经济是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能否再续30年强劲增长奇迹为楔子,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角度切入,结合微观的居民消费和宏观的财政支出结构,探讨优化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财政支出结构,以及构建财政支出管理体系。具体安排是探讨中国目前财政支出结构中的“不足”和“不均”,在此基础上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以及捕捉其内在机理,从而提出本书的政策建议。 内容推荐 汪利锬编著的《基于可持续经济增长下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与优化管理》从经济可持续增长人手,探讨了如何安排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和管理。本书首先详细梳理了我国财政历史沿革,并指出我国民生性财政支出存在的“不足”和“不均”。针对民生性财政支出“不足”,本书认为在没有严格财政制度约束下,面对财政预算时,作为人大代表的政府官员,理性选择是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财政预算科目,进而造成了行政管理财政支出和经济性财政支出的相对“过度”和民生性财政支出的相对“不足”。至于民生性财政支出“不均”主要是由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鉴于目前财政支出结构现状,本书提出通过改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和制度供给机制来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主要内容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术语与理论界定 1.2.1 民生性财政支出的概念 1.2.2 居民消费与可持续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基础 1.3 研究方法 1.4 本书结构 1.5 本书主要观点与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基于可持续增长的中国财政支出优化文献综述与理论拓展 2.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人力、物质资本积累 2.1.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2 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3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2.4 中国财政支出优化的理论拓展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政府财政支出历史沿革与现状特征 3.1 中国政府财政支出历史沿革 3.1.1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1949—1978年) 3.1.2 “财政包干”(1978—1993年) 3.1.3 财政分权(1994年一至今) 3.1.4 财政体制改革分权的评价 3.2 财政分权下我国民生性财政支出现状分析 3.2.1 中央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总量分析 3.2.2 区域间民生性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3.2.3 中国财政支出基本特征1 3.3 中国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4.1 Paul A.Saintlelson加速乘数模型的拓展 4.2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倒“U”形影响 4.3 一般公共服务、经济事务和民生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4.3.1 一般公共服务挤出居民消费 4.3.2 经济事务对居民消费由“挤入”转向“挤出” 4.3.3 民生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较前两项相对不足 4.4 医疗卫生、社保、教育和文化娱乐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规模区域差异分布分析 5.1 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规模差异检验 5.1.1 中国各省间民生性财政支出规模差异逐渐拉大 5.1.2 民生性财政支出内生化区域经济增长 5.1.3 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趋同(异)模型 5.1.4 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条件趋异 5.2 引入空间变量的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规模差异检验 5.2.1 空间滞后自回归模型 5.2.2 空间误差模型 5.2.3 确定空间误差模型作为检验模型 5.3 中国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规模差异β趋同检验与结果分析 5.3.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5.3.2 空间相关性统计与计量结果分析 5.3.3 我国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供给规模差异条件趋异的成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内外学者就中国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结构“不足”、“不均”的原因分析 6.1 支出结构“不足”原因分析 6.1.1 财政分权 6.1.2 官员激励晋升与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 6.1.3 “粘蝇纸”效应 6.2 “不均”原因——不完善的中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6.2.1 现行中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基本法律依据 6.2.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模糊 6.2.3 具有均等化转移支付额度少,结构不合理 6.2.4 转移支付种类多、多头管理 6.2.5 缺乏监督、评估约束机制 6.3 以上解释之不足:忽视财政预算软约束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不足’’的解释——财政预算软约束 7.1 现行财政预算制度现状与特征 7.2 政府官员理性行为对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影响 7.3 政府官员兼任人大代表对生产性财政预算和行政管理预算的影响 7.3.1 模型与假设 7.3.2 嵌入政府官员兼任人大代表的情形 7.3.3 政府官员理性行为增加了生产性财政预算和行政管理预算 7.4 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检验 本章小结 第8章 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设计 8.1 优化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突破口——公共品拥挤性 8.1.1 公共品拥挤性是民生性地方财政支出与持续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8.1.2 居民对公共品拥挤性的反应 8.1.3 了解公共品拥挤性是政府获取居民对公共品需求信息的重要手段 8.2 建立参与式民生性财政支出预算模式 8.2.1 参与式公共服务供给模型 8.2.2 来自调查问卷的证据 8.3 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8.3.1 逐步建立和完善监督评估体系 8.3.2 建立转移支付考核和评价机制 8.4 提高要素市场化程度 本章小结 第9章 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制度供给机制设计 9.1 完善我国《预算法》 9.2 设立专职人大代表制度 9.3 建构公共信息供给制度 9.3.1 培育公民社会 9.3.2 确立有效公共信息供给机制 9.3.3 确立社会问责制度化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lO.1 结论 10.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