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南方农田水利迅速发展,尤其在南宋时兴修的工程显著增加。《宋史·食货志》说:“大抵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元代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兴修的工程类型主要有圩田水利工程、海涂水利工程和塘坝水利工程等。
长江中下游沿江滨湖区,地势低洼,开发农田易遭水淹,为此,劳动人民首先在这一地区创造了圩田。
“圩田”,即是人们在沿河、滨湖的淤滩和低洼地区修筑堤岸,为外挡洪水、内捍农田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水利工程除修筑圩堤外,往往在圩内开挖灌排沟渠,与圩外河道相通,并设置闸涵控制灌排。宋代杨万里《诚斋集·江东集》说:“江东水乡,堤河两涯而田其中谓之圩。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宋代以太湖地区和皖南沿江地区圩田水利最为兴盛。
太湖地区在唐代中期至五代时期已逐渐形成塘浦圩田系统。北宋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化,水利管理政策的改变,塘浦大圩制渐渐解体,再加上地理环境的变迁,潮汐倒灌,洼地沉降,太湖广大圩区洪涝灾害频仍,甚至出现“一抹尽为白水”的状态。因苏、湖、常、秀是“国之仓庾”,故政府重视浚浦筑圩工作,以改善平原圩区的水利条件。较大的浚河工程如:景祐二年(1035年),苏州范仲淹主持开浚白茆等东北诸浦,疏导积水,并建闸挡潮;宝元元年(1038年),叶清臣主持吴淞江裁弯工程,将原长四十里的盘龙汇,裁为只有十里的直道,加速了吴淞江的排水;政和六年(1116年)和宣和元年(1119年),赵霖组织疏治昆山、常熟诸港浦。在筑圩方面,鼓励民众自修小圩保田,如嘉祐五年(1060年)转运使王纯臣“请令苏、湖、常、秀作田塍,位位相接,以御风涛,令县官教诱利殖之户,自筑塍岸”。被批准推行,收到一定的效果。
北宋后期,政府为增加赋税收入,鼓励围垦湖滩草荡,如平江府(治今苏州市)兴修围田二千余顷。宋室南渡之后,大批北人“云集二浙”,一些侨寓巨室,结联土著千方百计围裹湖荡,浙西围垦掀起热潮。此时驻军也侵据太湖淤滩为田,“累土增高,长堤弥望,名日坝田”。到淳熙期间,围湖为田的势头依然未减,“浙西豪宗,每遇旱岁占湖为田,筑为长堤,中植榆柳,外捍菱芦。”淳熙十一年(1184年)统计,浙西共有围田一千四百八十九所,曾立石碑作为标志。这时围垦与水利矛盾尖锐,规定立石碑以外的地区不准围垦。然而围垦的趋势收敛甚少, “围于浅水既为高田,围于茭荡既为稻田”。发展到元初,仅苏州府所属的吴县、长洲、常熟、吴江、昆山、嘉定六州县共有围田八千八百二十九座。
今皖南沿江,江苏高淳、溧水一带,宋代属江南路。原来这里是古丹阳湖所在地,经长期淤积分解成固城、石臼、丹阳等湖。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已在固城筑圩。三国孙吴时有少量圩田兴筑。五代、北宋修筑渐盛。
P2-3
宋朝(960一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经济也得到进一步发展。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汴(今开封),后改为东京。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元朝(1206一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市)。
宋朝被世界公认为最早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其对后世的发展奠定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宋朝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丰盛时期,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为筛选官员而建立的科举考试推进了教育制度的发展,印刷品的广泛流行促进了文学的交流与对艺术的鉴赏,景德镇瓷器的高度繁荣。
宋代完成了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即由章句之学转变为义理之学。宋代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三项主要是在宋代得到应用和发展。宋代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鼎盛期。各种官修史书卷帙浩繁,一些史学新体裁先后创立。地理总志和方志的纂修引人注目,南宋的方志修撰,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后世明清,甚至民国的方志,在规模与体例方面大致未脱其窠臼。
提到元朝,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成吉思汗,他南征北战,开创了元朝的霸业,一个横跨欧亚,地域广阔无边的王朝,几乎统治了整个亚欧大陆,在此等武功下,自然给人们一个元朝无比强盛的印象。
元代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也有很高的成就。各族人民在文学艺术(包括戏曲、诗歌、绘画等)、史学、哲学等方面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戏曲艺术在元代有很大的发展。元曲和南戏先后出现繁荣局面。元代的元曲,是这个时期文学上最突出的成就。元朝疆域辽阔,国内各民族之间和中外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为天文、地理、农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十三四世纪的欧洲尚处在“黑暗时代”,而元代的文化科学水平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从灿烂的宋元文化,可见宋元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本书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文明,向青少年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灿烂的宋元文化,可见宋元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姜越编著的《漫话宋元(一本书读懂宋元文明)/全民阅读中华文明史系列》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文明,向青少年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宋元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是从分裂割据的多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和民族大融合。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宋元政治经济形态以及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中外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在很多方向都登上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高峰。“踏雪寻梅”是自然与心灵的遥相呼应,姜越编著的《漫话宋元(一本书读懂宋元文明)/全民阅读中华文明史系列》目的就是要引领大家循着历史的芳踪,传承并重温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