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华、陈孜、蔡昉编著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议程(全球视野与中国经验)》首先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重大阶段以及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的转型特征,考察和评估了新议程中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构建以及重点领域,并全面梳理了当今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格局。同时,本书以全球视野和中国视角,分析了转型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基于在工业文明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本书进一步探索了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的生态文明转型,审视全球可持续发展在资金、制度、市场、技术和人口等方面面临的各种挑战,并介绍了中国在实践可持续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与积累的经验。此外,本书解读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为转型议程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导向聚焦的变化,展望了全球到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与前景,并强调了生态文明转型对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潘家华、陈孜、蔡昉编著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议程(全球视野与中国经验)》从全球视野与中国视角出发,在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行评估及与历史上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贯穿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以人为中心(People)、全球环境安全(Planet)、经济持续繁荣(Prosperity)、社会公正和谐(Peace)和提升伙伴关系(Partnership)的“5P”理念,解读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全球未来15年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与变革,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基本格局、重大挑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展望了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景。
本书提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加速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对于克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工业文明下的诸多困境以及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至关重要。本书总结了中国在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方面的经验,以此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如何在全球实现生态文明的转型。
第一章 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历史回顾
一 人权与发展:南北鸿沟扩大的发展议程
二 环境与发展在联合国议程中的博弈
三 从千年发展目标(MDGs)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四 新千年目标的发展转型
五 “2015后议程”中的生态文明导向
六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阶段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构建
一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
二 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评估
三 重点领域转型发展的总体评估
四 评估具体目标和总体目标所用的标准和问题
五 部分目标领域的评估
第三章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格局
一 世界主要经济体气候、人口与资源的格局淡化
二 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格局的变化
三 各国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估
第四章 转型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一 工业文明道路的困境
二 可选途径的比较
三 需要转型思维
四 合作转型
五 加速转型进程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的生态文明转型
一 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的经验
二 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的生态文明转型
三 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构建
四 生态文明治理的制度体系
五 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要素与关联性
六 改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
第六章 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 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金挑战
二 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制度挑战
三 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市场挑战
四 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
五 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挑战
第七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一 中国在千年发展目标框架下的基本成果与重点举措
二 中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创新理念
三 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广泛参与——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例
第八章 展望2030年
一 可持续发展的导向聚焦
二 “固化”格局的动态跨越
三 全球携手合作共赢
四 生态文明改造工业文明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一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附录二 中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立场文件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