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著的这本《人观身份与意义--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研究》正文由六章组成,首置引论,尾有结语。
引论中,详细叙述选择研究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的由来和意义、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资料来源等;第一章研究“打喜”仪式的文化生境;第二章研究“打喜”仪式的展演过程;第三章研究“打喜”仪式与秩序建构;第四章研究“打喜”仪式的艺术法则;第五章研究“打喜”仪式的生命观念;第六章研究“打喜”仪式的历史记忆;结语从“‘爱’的时空建构”“‘人’的关系结构”“‘人’的和谐生活”和“‘人’的观念变迁”四个方面概括和总结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关于人观、身份、生命观的表述与体现。
王丹著的这本《人观身份与意义--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研究》以清江流域土家族为庆生祈福而举办的诞生礼——“打喜”仪式为研究对象,描述和分析仪式过程的展演、时间空间的择定以及行为与语言的艺术,立足于“人观”的立场,将“打喜”仪式还原到清江土家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考察和理解,探究“打喜”仪式中社会关系建构和成员身份确立的动力机制和运行状态,探求“打喜”仪式艺术表达的意义和在清江流域土家族生命礼仪中的特殊功能,解析“打喜”仪式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中包含的生命观念和文化象征,探讨“打喜”仪式与土家族其他人生仪式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内部的“文化语法”,阐释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关于人观、身份、生命观的表述,以及之于家庭和谐、族群团结和社会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