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陈来,当代有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温州。198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现担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朱子学会会长、靠前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等。著有《朱子哲学研究》《有无之境——哲学的精神》《古代宗教与伦理》《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仁学本体论》《现代儒学哲学研究》《守望传统的价值:陈来二十年访谈录》等。焦雅君,博士,中华书局编审,曾策划、编辑图书百余种;整理、编选《略读指导举隅》《精读指导举隅》《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人生》等书。 目录 代序儒家的时代使命 I 国学、儒学再认识 百年来儒学的发展和起伏 20世纪90年代步履维艰的“国学”研究 ——“国学热”与传统文化研究的问题 新世纪国学热的发展 如何看待国学热 从不同角度看国学教育 国学依然是社会伦理的长久资源 如何看待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日韩的儒学气质与国民精神 儒学复兴的条件 儒家文明的价值 II 从国学中汲取精神力量 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与未来走向 重新思考中国哲学 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 ——以“慎独”为中心 儒家的实践智慧 孔子和儒学对当今社会管理的意义 孟子思想的时代价值 荀子的礼义观 朱子其人其学 现代人从朱子的思想中可以学到些什么 王阳明的精神世界 当代中国社会十大儒学价值观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 儒学能为现代化提供适当的人文环境 III 儒家文化的时代价值:陈来访谈录 儒学在中国的现代功用 儒道对话 新国学之路 ——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 文化传承 ——以传统应对当今时代的紧迫问题 让西方回到西方 内容推荐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如何复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先生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重塑儒学的社会价值,阐明中华民族复兴的人文条件。中国人重视的“以人为本”“协和万邦”“极高明而道中庸”等处世原则,都是“日用而不知”的文化传统。陈来先生倡导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希望现代人通过学习王阳明、朱熹等大思想家的智慧来提升精神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