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读大学
大学开学报到的那天,下起了小雨。按照学校要求,先要到教务处门口领取表格填写相关信息。张三来到教务处,只见前面排起了一条绵延不绝的长龙,这让张三切实体会到了自己是龙的传人。
排了好久,张三终于领到三张表格,要求认真填好后再交回学校存档。张三看了看表格,头皮发麻——除了父母的性别没问外,基本上什么都问了。张三想不到这所大学居然还有这么强烈的好奇心。
办好人学相关手续,已是下午。张三在校园里面转了转,熟悉熟悉地理环境,发现校园里到处都是标语——这不是广告,而是管理。
学校新来的校长推崇简单、直接、有效的管理,他称之为标语式的管理,不仅在学校大力推广实践,还发表论文、编写专著,研究得不亦乐乎。他对标语这种狂热之情产生的根源耐人寻味,据说附近院校的心理学教授也正在对此作研究。
标语的内容多是严禁,比如“严禁醉酒上课”,“严禁随地小便”,“严禁高空抛物”……
张三倒并不觉得这些标语碍眼,只是觉得忽略了一个很基础很关键的严禁——严禁蔑视“严禁”!
入学后的第二天,辅导员组织会计系的同学在教室开交流会,让大家相互认识认识。
同学们轮流上讲台简单地介绍自己。
轮到张三时,张三说:“大家好,我叫张三。”
前排一位女同学笑着说:“那我们叫你小三吧。”
张三据理力争,驳斥她:“有没有搞错?女的才叫小三,男的要叫也应该叫小王!”
接下来张三介绍了一下家乡风土人情,最后声情并茂地结尾:“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让我们相遇,谢谢大家!”
下面同学好像都没听明白,不是因为张三没吃饭说话有气无力,而是因为张三的普通话还需要多加练习。
这也是,平时看同学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张三只能旁听,很难参与进去。只因张三以前都是说老家话,说出来别人都听不懂,语言不通,难以沟通。于是张三只有憋着说普通话,每次说话时都要想想怎样把家乡话翻译成普通话,比较痛苦。当然,更痛苦的是张三酝酿半天的普通话说出来大家还是听不懂。
在校园第一次看到小郑时,他就是一副笑脸,和张三形成鲜明的对比。张三对他有些反感,总觉得他的笑容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
小郑也是会计系的,他身材矮胖,留着平头,住在张三隔壁寝室。
他喜欢玩这么一个把戏,就是快要放屁时,将手弯曲着扣到屁股处,把屁放到手心里然后把手紧紧攥着,生怕漏气了。
物色到牺牲品后,把手伸到别人面前,慢慢张开让屁散开,看着别人吸进去痛苦了,摇头晃脑朗声道:“屁乃人生之气,岂有不放之理,放屁者欢天喜地,吃屁者垂头丧气。”
那天小郑在张三宿舍玩得正要放屁,看到小周进来了,就故技重施,把拳头伸到完全不知情的小周面前。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