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流动性周期视角下的金融风险传染研究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杨海平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杨海平所著的《流动性周期视角下的金融风险传染研究》一书详细地分析了基于流动性变化带来的信贷变化、杠杆率变化、交易心理的变化、市场情绪的变化、风险偏好的变化、资产价格的变化、通货膨胀的变化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机构之间、金融市场之间、经济金融之间、国家之间的风险传染问题,可以说是绘制了一幅风险传染的全景图,同时也深刻剖析了风险传染背后的金融经济学逻辑。

内容推荐

作者杨海平通过考察1929—1933年大萧条、日本20世纪80年代泡沫破灭之后的经济衰退、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其他一些经济金融危机,发现一些共同特征:一是危机之前经历了明显的流动性宽松以及流动性逆转过程。二是资产价格经历了狂飙突进式的跃升,并发生泡沫破灭。三是微观部门经历了加杠杆和去杠杆过程。四是微观部门资产负债表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扩张和收缩过程。五是危机过程由一系列的风险传染事件组成。如果深入思考这些经济史上惊天动地的危机事件,我们能够发现,这些危机事件的逻辑起点是流动性冲击,在流动性的冲击之下,资产价格的上升、杠杆率的上升使得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脆弱性大大增加,在一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事件发生之后,大规模的风险传染就发生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再次提示我们要深入研究流动性周期的规律特别是流动性的逆转,要研究资产价格波动及其在财务报表上的反映以及由此导致的市场微观主体行为的变化,要研究流动性冲击下的企业杠杆率变化、资产负债表变化规律,研究流动性与微观主体的投资行为、流动性与经济体产出之间的关系,还要研究流动性与投资心理、市场情绪、预期等的相互关系,要研究资产重估、风险重估在金融风险形成与扩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故编著了这本金融风险研究书籍《流动性周期视角下的金融风险传染研究》。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流动性与流动性周期

1.2.2 流动性与资产价格的关系

1.2.3 资产重估及其条件

1.2.4 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总体变量(金融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

1.2.5 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风险

1.2.6 流动性对市场主体和金融稳定的影响

1.2.7 关于金融风险传染渠道、机制的研究

1.2.8 资产重估过程中会计准则与金融风险传染

 1.3 本书的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与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本书创新与不足之处

2 流动性冲击、风险重估及其对市场的塑造

 2.1 流动性与流动性周期

2.1.1 流动性的几个层次

2.1.2 不同层次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2.2 国际经济失衡、国际货币体系与流动性周期

2.2.1 国际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

2.2.2 国际经济循环与国际金融体系

2.2.3 流动性周期与美元周期

 2.3 流动性变化引发金融风险传染的触发机制解析

2.3.1 流动性变化导致风险传染的触发机制分解

2.3.2 流动性变化、资产价格重估下风险传染经验证据

3 风险传染过程中的加速因素

 3.1 外部环境

3.1.1 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演进

3.1.2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

3.1.3 金融自由化的升级与金融监管的滞后

3.1.4 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

3.1.5 现代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和紧耦合性不断强化

 3.2 市场因素

3.2.1 微观主体风险管理缺陷

3.2.2 市场缺陷

 3.3 信息、预期传染和心理恐慌

4 流动性周期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染

 4.1 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风险传染

4.1.1 风险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传染

4.1.2 资产价格波动与表外风险传染

 4.2 流动性周期与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传染

 4.3 流动性周期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染

4.3.1 机构之间风险传染的渠道分析

4.3.2 美国金融危机中机构之间风险传染解析

5 流动性周期与跨市场风险传染、风险形态的转化

 5.1 资产价格波动与跨市场风险传染

5.1.1 资产价格与市场流动性的互动机制分析

5.1.2 跨市场风险传染渠道剖析

5.1.3 美国金融危机中跨市场风险传染解析

 5.2 资产价格波动与风险形态、危机形态之问的转化

5.2.1 风险形态、危机形态之间转化的理论分析

5.2.2 美国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中风险形态、危机形态变化解析

 5.3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

 5.4 微观风险向宏观风险的转变

6 基于衍生金融产品、结构化金融产品的风险传染

 6.1 衍生金融产品与风险传染

6.1.1 衍生金融产品风险产生与积累的复杂性

6.1.2 衍生产品金融风险的传染特性分析

 6.2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传染机制分析

6.2.1 资产证券化与流动性的相互影响蕴藏风险传染独特机制

6.2.2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风险的传染和扩张

6.2.3 资产证券化与美国金融危机的密切联系

 6.3 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与风险传染

6.3.1 信用衍生品的概念及全球发展现状

6.3.2 信用衍生产品对于风险传染的作用机制

6.3.3 信用衍生品在美国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机制

 6.4 基于产品创新的风险传染分析

7 流动性周期下金融风险的跨国传染

 7.1 当前经济金融格局对于风险跨国传染的影响

 7.2 风险跨国溢出的渠道和机制分析

7.2.1 基于资产价格波动风险跨国传染

7.2.2 基于贸易途径的风险跨国传染

7.2.3 基于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

7.2.4 基于资本流动的风险跨国传染

7.2.5 基于货币政策博弈的风险传染

7.2.6 基于投资者行为的风险跨国传染

7.2.7 基于国家风险重估与预期途径的风险跨国传染

 7.3 风险跨国传染典型案例分析

7.3.1 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金融风险跨国传染

7.3.2 美国金融危机中的金融风险跨国传染

7.3.3 欧债危机中金融风险的跨国传染

8 基于资产负债表视角的经济金融风险传染

 8.1 从资产负债表连接到资产负债表传染

8.1.1 各类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

8.1.2 各类主体资产负债表联动关系概述

8.1.3 流动性冲击与资产负债表变化

8.1.4 基于资产负债表连接的风险传染

 8.2 流动性冲击、资产价格波动与企业、金融中介破产

8.2.1 或有权分析框架

8.2.2 流动性冲击、资产价格波动与单个企业、金融中介破产

8.2.3 流动性冲击、资产价格波动、风险传染与企业、金融中介破产

8.2.4 货币当局的作用

 8.3 从资产负债表传染到资产负债表衰退

8.3.1 资产负债表传染与资产负债表衰退触发机制分析

8.3.2 资产负债表衰退下资产负债表变化与传染效应分析

9 当前中国经济金融风险传染问题探讨

 9.1 2003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轨迹

 9.2 当前中国风险传染的兵棋推演

9.2.1 由实体经济触发的风险传染路径

9.2.2 由金融体系问题触发的风险传染

 9.3 中国经济金融风险传染的解析

9.3.1 从流动性周期和信贷周期的角度进行解读

9.3.2 从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角度解读

9.3.3 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解读

9.3.4 从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方面解读

 9.4 当前中国金融风险传染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

10 探索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10.1 强化经济金融风险传染的研究

10.1.1 充分认识流动性周期与风险积累的关系

10.1.2 充分认识资产价格波动与风险传染机制之间的关系

10.1.3 充分认识流动性周期与微观主体产出效率的关系

10.1.4 要充分重视风险传染的路径

10.1.5 要充分重视风险传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阈值

 10.2 探索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10.2.1 宏观审慎管理的整体架构

10.2.2 宏观审慎管理组织架构

10.2.3 宏观审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10.2.4 建立与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相一致的监测、研究体系

10.2.5 宏观审慎管理的内容和目标框架

10.2.6 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工具箱

10.2.7 建立灵活有效的协调机制

10.2.8 强化经济金融安全网络建设

 10.3 完善市场微观机制

10.3.1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10.3.2 引导微观金融企业加强资产负债表管理

10.3.3 完善微观监管制度

 10.4 充分认识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复杂性

10.4.1 流动性管理与资产价格管理

10.4.2 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和方法创新的难度

10.4.3 充分利用现有微观审慎监管框架

10.4.4 各类机构之间的协调、解决多目标冲突的难度较大

10.4.5 关于宏观审慎管理实践的其他难点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一 研究总结与展望

后记二 感谢与感悟

后记三 在故乡的星空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