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植被生态学(原著第2版)(精)/国外经典教材译丛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荷)艾迪·范德马雷尔(Eddy Van Der Maarel),(美)珍妮特·富兰克林(Janet Franklin) 编;杨明玉,欧晓昆 译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外植被生态学中比较很好的教材之一,由云南大学相关教师翻译成中文,以期作为靠前植被生态学方向教材或参考书。本书体系完整,语言平实,融汇了植被生态学的经典理论和近20年的近期新研究进展,从植被生态学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到当前植被生态学领域研究热点都包含在本书中。本书既对重要知识点进行了清楚阐释,也给出了大量的扩展阅读材料,作为教材,很好地实现了平衡。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原著的主要贡献者 第1章植被生态学的历史阐释与概述 1.1群落水平上的植被生态学 1.2植物群落的内部构建 1.3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4人类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5区域到全球尺度下的植被生态学 1.6后记 参考文献 第2章自然与半自然植被的分类 2.1引言 2.2不同的植被分类体系:发展史与各自的作用 2.3植被分类的重要工作环节 2.4项目规划与数据获取 2.5数据预处理和整合 2.6群落实体化 2.7聚类结果的评估 2.8群落类型特征化 2.9群落归属的判定 2.10分类的整合 2.11植被分类系统的发布 2.12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参考文献 第3章植被与环境:连续体与非连续体 3.1引言 3.2早期历史 3.3数量分析方法的发展 3.4有关连续体与群落的现有理论 3.5当前主要的间接排序方法 3.6直接梯度分析或物种分布模型(SDM)法 3.7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植被的动态变化 4.1引言 4.2植被动态变化的原因 4.3演替案例解析:不同迹地上驱动因子的相互作用 4.4演替类型的共有特征 4.5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植物群落中的克隆现象 5.1植物的模块构建与克隆现象 5.2在哪里发现克隆植物? 5.3克隆植物对柄息地的利用与改变 5.4克隆植物养分的传输和劳动分配 5.5克隆植物间的竞争与共生 5.6克降植物和动物取食 参考文献 第6章种子生态学 6.1传播更新的生态学意义 6.2相关研究的简短回顾 6.3传播 6.4土壤种子库的持久性 6.5萌发和定居 6.6种子生态学性状数据库 6.7植物群落中种子生态学性状带谱 6.8限制植物出现和聚集的种子生态学性状 6.9种子生态学性状与群落物种共存 参考文献 第7章影响植物群落构建的物种作用关系 7.1引言 7.2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概述 7.3竞争 7.4化感 7.5寄生 7.6促进 7.7共生 7.8物种间影响群落构建的复杂作用关系 7.9群落构建规则 参弩文献 第8章陆生植物与食草动物的相互作用:不同因子和营养水平的整合分析 8.1动物取食植物的格局与过程 8.2植物应对取食的策略 8.3共生到寄生的连续变化 8.4动物取食对植物群落水平的影响 8.5食草动物与生态系统的整合 参考文献 第9章高等植物与土壤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9.1引言 9.2根际周边具生态重要性的生物群落 9.3土壤生物群落影响植物群落构建的原因与后果 9.4专有性与选择性 9.5植物与土壤生物的反馈机制 9.6入侵植物与土壤群落 9.7植物的根系共生体与植物群落的营养分配 9.8根菌网可以削弱植物间的竞争? 9.9土壤病原生物和营养元素的循环 9.10后记 参号文献 第10章植被和生态系统 10.1生态系统的概念 10.2生态系统的本质 10.3能量流动和营养级结构 10.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参考文献 第11章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11.1引言 11.2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11.3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决定因素 11.4物种丰富度格局沿环境梯度的变化 11.5稳定性 11.6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第12章不同尺度下的植物性状与功能类型 12.1功能研究范式的需求 12.2形态与功能:功能概念在植物生态学中的演变 12.3功能类型学的发展 12.4植物的策略、权衡与功能类型 12.5质量比率假说 12.6功能多样性与复杂性 12.7生态学向基于性状的研究转变:响应性状和效应性状 12.8植物功能类型与性状的生物指示作用 12.9环境监测 12.10基于性状的气候模型 12.11跨越群落、生态系统和全球的尺度整合 12.12讨论 参考文献 第13章植物入侵和群落的可入侵性 131引言 13.2植物入侵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点 13.3植物群落的可入侵性 13.4生境的兼容性 13.5繁殖体压力与定居时间 13.6成功入侵种的特性是什么? 13.7入侵植物的影响及灭除行动的理由与考虑因素 参考文献 第14章植被的保护、管理与恢复 14.1引言 14.2从农业开垦到自然保护 14.3植被管理与环境过程层次结构的关系 14.4不干涉主义和荒野地的概念 14.5设定目标的管理和恢复 14.6恢复监测的必要性 14.7管理和恢复实践的效果 14.8植被恢复和管理的局限性 14.9恢复和管理的策略 参考文献 第15章植被的类型及其广义分布 15.1引言:植被与植物群落 15.2植物和植被的形态与功能 15.3植被类型 15.4世界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 15.5区域性植被 15.6广义尺度上植被模拟与制图 15.7植被与全球变化 参考文献 第16章景观到区域尺度上的植被制图 16.1引言 16.2尺度与植被制图 16.3植被制图的数据 16.4植被制图的方法 16.5植被制图应用案例介绍 16.6动态植被制图 16.7未来植被制图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第17章全球变化与植被生态 17.1引言 17.2植被和气候变化 17.3全球变化的其他方面 17.4结论 参考文献 彩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