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社会转型过程中一种极端行为研究--1919-1928爱国运动中的自杀与社会意义/转型期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研究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刘长林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绪论

 一、为什么要研究这一问题

 二、为何以中国1919-1928爱国运动中的自杀事件为例

 三、学界研究概述

 四、理论和方法

 五、逻辑与框架

 六、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一章 集体激愤

 一、普天同愤

 二、勿五分钟热心

 三、勿萁豆相煎

第二章 媒体报道

 一、近代传媒出现:自杀传播方式转换

 二、自残:身体抗议的意义

 三、自杀“殉国”:“烈土”形象的象征意义

 四、媒体建构:自杀行动社会意义赋予的特征

第三章 社会动员

 一、传播事迹:激励民众

 二、警示国人:国家利益为先

 三、警示政府:外交不能延宕

 四、警示世人:社会污浊,政治日非

 五、形塑党员形象:增强党派影响力

第四章 自杀者言

 一、决一死以作诸君之气:毋再贻讥五分钟热心

 二、“以予之小牺牲换诸君之大牺牲”

 三、社会腐败至极,恨力不能济,只有死耳

 四、家国之间:国将不国,何有家为

 五、为国殉躯:不愿再做亡国奴

 六、恨才力薄弱:当以一死警醒同胞

第五章 追悼表彰

 一、启事与通电:宣喻死者殉国意义

 二、入殓与公祭:对殉国公共性价值的认同

 三、组织与筹备:开追悼会共识的达成

 四、追悼会:烈士精神的意义言说

 五、出殡公葬:以身殉国“烈士”的再肯定

 六、抚恤表彰:彰显烈士精神的不朽意义

第六章 学者评论

 一、自杀问题引起公议

 二、自杀原因

 三、自杀价值

 四、救济自杀的途径

结束语

附表

 附表1:五四运动时期自杀报道概况

 附表2:五四运动自杀者追悼会概况

 附表3:《民国日报》报道1921-1928年与爱国运动相关自杀概况

 附表4:《民国日报》报道1923年长沙事件自杀概况

 附表5:《民国日报》报道1925年五卅运动自杀概况

 附表6:《民国日报》报道1925年五卅运动自杀者追悼会概况

图片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刘长林编著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一种极端行为研究——1919-1928爱国运动中的自杀与社会意义》以1919-1928年社会运动中的自杀事件为例,深入研究自杀社会意义的赋予问题。面对异常耻辱的外侮,一些爱国者愤而自杀。自杀行为被赋予并放大社会意义,经过了一些社会建构的环节。自杀者将自杀行动当作一种特殊的抗议策略与报国方式;传媒通过报道自杀事件提振社会动员;追悼会突出自杀者为“烈士”义举;学者评论自杀问题时言说文明走向、人生悲剧与社会改造。通过这些环节的建构,自杀的社会意义得以凸显。在这个过程中,爱国精神得以宣传,爱国的抗议力量得以聚合。虽然自杀事件只是爱国运动中的偶发事件,但由于其具有令人们震惊而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特殊性,其发生及其社会意义的建构过程,就成了爱国运动中面对内忧外患,中国社会抗议外侮的力量整合、凝聚的一个路径,也为人们思考中国社会制度及人类文明的完善提供了一个契机。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集体激愤、媒体报道、社会动员、自杀者言、追悼表彰、学者评论六章, 主要内容包括: 普天同愤、勿五分钟热心、勿萁豆相煎、近代传媒出现: 自杀传播方式转换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0: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