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放飞时刻--写给大学生父母
分类
作者 郑鸽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郑鸽的这本《放飞时刻——写给大学生父母》是一本写给大学生父母和即将成为大学生的高中毕业生父母的书。它告诉父母,在放飞时刻,如何帮助孩子做好上大学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如何应对这一非常时期出现的一系列重要转变,如何在孩子们走出家门进入大学,踏上独立之路时,完成从家长到良师益友,从统帅到向导,从主角到配角的角色转变;分析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和成长阶段的两代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父母对大学生子女容易产生的认识误区,以及如何走出误区。指出:大学阶段是父母与长大的孩子建立一生关系的最佳时期。

内容推荐

孩子们上大学之前,如何帮他们做好准备?独立之初的年轻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他们想要什么样的父母?最需要父母为他们做什么?我们为什么是一代特殊的父母?完成父母角色的转变,我们将面临哪些挑战?

放飞孩子,我们自己如何准备?父母如何走出认识误区?两代人之间如何相处与交流?

想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放飞时刻——写给大学生父母》将告诉你!

《放飞时刻——写给大学生父母》由郑鸽所著。

目录

第一章 准备迎接人生最重要的转变/2

 1 分离的阵痛/2

分离是通往独立的桥梁/4

 2 父母的困惑/6

撒手不管的代价/7

遇到问题为什么不找父母/9

 3 放飞是新的挑战的开始/11

第二章 大学生父母的角色转变/14

 1 我们不再是家长/14

父母的新角色/15

 2 我们是一代非常特殊的父母/15

我们也有可能成为最不合格的父母/17

孩子们向我们发出挑战/18

 3 开始上演“父母行动2”/20

第三章 父母与子女建立一生关系的最佳时期/24

 1 了解每个人所处的成长阶段/25

 2 神奇的“生命周期”/25

青春期遭遇更年期/27

 3 矛盾多发期——父母与大学生关系的特殊性/28

大学生在主观意识和行为上要求独立,并脱离父母/28

大学生在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理能力上还不能适应独立/29

大学生经济上还要依赖父母/31

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33

 4 不要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35

第四章 了解独立之初的大学生/38

 1 独立之初的挣扎/38

“报复性放纵”的全面释放/39

 2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40

自尊/40

敏感/42

易变/42

心理压力导致的抑郁和焦虑/44

 3 父母可以成为他们最好的心理医生/46

第五章 放飞之前的准备/54

 1 了解大学/55

大学不是天堂/55

 2 了解大学最主要的途径/58

访问大学和大学网站/58

 3 帮助孩子分析他们的大学梦想/61

客观地评估自己/61

 4 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62

父母应给孩子的8点建议/62

 5 让他们轻装出发/64

不要把父母自己的失望转移到孩子身上/64

条条大路通罗马/66

 6 做一个财务规划/67

开诚布公地与孩子谈钱的问题/67

1——做一个财务预算/69

2——我们家庭的经济现状/70

3——教给孩子如何聪明地花钱/72

4——正确地面对贫富差距/73

 7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74

确定权利与责任的概念/75

经过协商达成一个协议/76

让我们彼此做出承诺/77

 8 温馨的告别仪式/78

几个行动小秘方/78

第六章 走出认识的误区/84

 1 给他们的越多,他们对父母的满意度就越高/84

 2 他们永远需要鼓励/86

 3 他们诉苦的时候,是需要我们伸手帮助的时候/88

 4 他们的钱永远不够花/91

 5 对大学学习成绩的误解/93

你的期望既是动力也是压力/93

分数不是大学学习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94

他们为什么不想跟你谈学习/96

怎么让孩子喜欢和你谈学习/98

第七章 在两代人之间架一座沟通的桥梁/102

 1 “父母皆祸害”大讨论背后的反思/103

沟通为什么这么难/103

代沟是无法填平的/104

 2 构建这座桥的七块基石/105

1.耐心/105

2.信任/106

3.克制/109

4.理解/111

5.尊重/112

6.赞赏/114

7.宽容/117

 3 修补关系永远不晚/117

弄清关系紧张、冷淡的原因——消除过去遗留的误会和阴影/118

主动承认错误——哪怕你的责任只占很小的部分/119

寻求原谅/119

和他们谈谈你与父母的关系/120

第八章 全新的交流方式与沟通技巧/124

 1 不会正确地表达爱/125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爱/126

 2 交流方式的全新改变/127

交流主体的地位逐渐平等/127

交流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孩子手上/129

“渐进自由”现象给我们的启示/131

 3 寻找最适合你孩子的交流方式/133

了解孩子的个性与特点——用他觉得舒服的方式沟通/134

选择最适合他的时间而不是你的/135

学会用他们的方式交流/137

 4 学习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140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法宝/140

学会能激起孩子谈话兴致的方法/143

注意你的语气/145

 5 提建议和忠告的技巧/147

聪明的爸爸/147

把问题简单化/148

与孩子分享你的过去/149

第九章 让回家成为一件快乐的事/154

 1 家的真正含义/154

 2 他们为什么不回家/155

 3 有快乐的父母才有快乐的家/157

 4 家需要经营/159

对“空巢”早做思想准备/159

坦率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160

找自己的父母聊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160

过好自己的日子/161

 5 重新开始做一件自己年轻时就想做的事/162

让回家成为一件快乐的事/162

结束语/165

试读章节

2 父母的困惑

可以说从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父母、子女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一对父母回忆说:送儿子去大学之前的几天,他们一直忙着为他准备行装,心里总有挥不去的淡淡忧伤,很想与儿子多聊聊,多一些时间呆在一起。而儿子却整天忙着与朋友聚会,回到家来也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和同学通电话。有一次,他们听到儿子在电话里大声欢呼:“我终于要独立啦!”

一位母亲回忆:在女儿离家前的一段时间内,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竟然是:“你放手!让我自己来。”他们恨不得快点离开父母,早点开始独立的大学生活。

为了父母是否送孩子去大学,全家都要讨论和争论许多天。父母认为: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衣食住行都是父母替他打理。他们独自去大学,我们总有点不放心。但是孩子们可不这么想,上大学就意味着我要独立了,要学会独立地处理自己的大小事情。让一群大人陪着,好像我有多无能,在大学同学面前很没面子。

更加让父母不适应的是,孩子一旦上了大学就像脱了线的风筝。除了抱平安的电话,他们基本上是音信全无。父母与子女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短促。一位母亲送孩子去大学回来后,对着空空的房间流了好几天的眼泪。她说,让她无法忍受的是,儿子走后竟然想不起给她打电话,他的手机总是关机。有一次,她好不容易打通了电话,电话里人声鼎沸,儿子说他正在参加聚会,等一会儿他再打回来。结果这一等就是整整一个星期。这为母亲感觉很受伤,她说,我抚养了他18年,他为什么这么快就把我忘得干干净净,真是无情。

这是大学生们在独立之初正常的表现,他们有了自己新的世界,在那个新世界里有许多新的东西在吸引他们,召唤他们。他们正在学习和经历怎样独立(与父母分离)并开始他们自己的新生活。与父母过多的纠结,会阻碍他们的成长。

一位大学校长面对台下上百位新生家长风趣地说:“如果你们的孩子一连几个星期没给你们打电话,也不与你联系,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因为这说明:一他们很忙;二他们很快乐;三他们的钱还没有花完。”

大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后的这些变化都是正常而积极的。在进大学的初期,所有的孩子都试图给自己重新定位。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时期,父母们千万不要指望孩子们会常打电话回家,他们实在太忙。他们频繁地参加各个学生社团,专业组织,以及俱乐部举办的各种迎新聚会,尽可能地认识更多的新朋友,急切地在校园里,寻找适合自己并且接纳自己的群体。他们认为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融入这个新的集体,关系到他们日后能否成功。这就是我们早就听说的所谓“Party Time”(聚会时间)。请不要误解了我们的孩子,不要一概排斥“Party Time”,这也许才是他们的真正起步。

撒手不管的代价

也确实有不少父母在孩子上了大学后,感觉如释重负。认为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可以撒手不管了。甚至盼望孩子快点去大学,还自己一个安静的家和清闲的时光。的确,在孩子们的整个“高考大战”中,很多父母都是全程参与的,他们不仅要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陪着他们熬到深夜,也和他们一起经历各种大大小小的摸底考试,直到最后三天的高考,都让父母的神经紧张到极点,身心疲惫到了极点。孩子去了大学,终于让父母松了口气。当大学生们一进大学就很少与父母联系时,也给了父母错误的信号:孩子不再需要我们了,他们在大学很适应。

大学校方也给了父母错误的信号,与小学中学的校方不同,除了交学费和孩子真正出了大问题以外,他们基本不与父母有任何联系,很少沟通与交流,对父母作用的漠视,也使父母以为把孩子交给大学就万事大吉了。

实际上,就在这个时期,大学生们正在经历着独立之初的挣扎。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呵护,一下子进入竞争空前激烈、与社会基本无异的大学时,内心受到的冲击常常使他们陷入困境。一位大学生回忆说:

第一次离开家是一个让人既紧张又兴奋的经历。在整个高中最后一年,我都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在高中的时候,同学们常常讨论要摆脱千篇一律“囚犯”般的生活,谈到要“冲破牢笼”。我们已经准备好离开家去上大学或工作,去结识新朋友,去成为我们自己。但是,当时间真正来到了的时候,我们内心被恐惧包围了。我想到我要离开所熟悉的一切,离开舒适安全的卧室,离开我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家,离开虽然很唠叨但是爱我的爸爸妈妈。心里还是惶惶不安。虽然这些复杂的情绪困扰着我,但我内心仍然知道:我该走了,我应该变得更独立了。

很多父母错误地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大学,交给了学校,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实际上,放飞并不意味着你不去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表现,不去关心他们在大学适应不适应?有没有压力?遇到什么问题?有没有与以往不同的行为表现?等到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为时已晚。有这么一对父母,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他们觉得大功告成了,除了按时付学费和生活费,就一切放任自流了。直到有一天接到学校的通知,孩子的所有功课都不及格,必须退学了。他们才发现孩子有了严重的精神问题,不得不退学回家了。逃课、酗酒、婚前性行为、抑郁、自杀甚至刑事犯罪在今天的大学生中毕竟是少数,但发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大学生的抑郁以及自杀问题已经成为大学最严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孩子们在大学里的种种表现给了父母太多的疑问:为什么在沸腾的校园里,他们仍会时时感到孤独?为什么曾经是高中的尖子学生,进了大学却一落干丈?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抑郁,甚至自杀?他们表面上拒父母于千里之外,内心里却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宽容,鼓励和支持。就像一位大学生所言:“有你一句话,我就能撑下去。”

大学生们表面与内心巨大的反差,常常使父母不知所措。可是他们为什么拒绝与我们交流,刻意保持与我们的距离?为什么不想回家?不接电话?他们难道除了需要我们提供金钱之外,就不再需要我们做什么了吗?父母的责任难道就此结束了吗?P6-9

序言

18年前,当我们把一个孩子迎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那刻起,我们就一直在不经意间做着最终放飞他们的准备。可以说,我们抚养孩子的整个过程,就是在一点点地训练他们与我们分离,一点点地教他们怎么飞。从脱离母体,婴儿破茧而出,开始他们的新生命,到第一次学走路,摇摇摆摆地挣脱我们牵着的手;从第一次学骑车,第一次过马路,到第一次去幼儿园,去上小学,中学。与父母分离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独立的性格和独立的愿望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走过每一个第一次,几经磨炼,为的是送他们走更远的路。

今天,他们上了大学,这是最终放飞的时刻,直到此时,我们才知道,放飞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其中充满喜悦、欣慰、伤感、困惑多种复杂情绪,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让这个过程轻松下来,它让放飞与被放飞者都面临挑战。它需要父母们付出比养大一个孩子更大的心力和智慧。

把孩子送进大学以后,原以为可以大功告成了,父母却突然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从大学寄回的成绩单远远不如高中时好,孩子的行为举止常常让父母感到困惑。他们以独立的名义拒绝我们的过问,以沉默回应我们的关注,他们要“我的青春我做主”。似乎他们不再需要父母,可年年看涨的学费和每月的消费却是我们在付。以前乖巧的孩子,现在喜欢“顶嘴”了,对你问的问题时时表现出一脸的不屑。孩子表现出的种种矛盾的举止,常常使父母感到困惑,他们离我们渐行渐远。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父母感到与他们的交流与沟通也变得比以前困难。特别上了大学以后,孩子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父母因管教方式不当而与孩子产生了诸多误解和冲突,或是令人无奈的沉默与疏远。

也就在这个大学阶段,当很多父母认为把孩子交给大学就万事大吉时,他们却并不清楚:实际上,大学生们也正在经历着独立之初的挣扎。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呵护,一下子进入竞争空前激烈、与社会基本无异的大学时,内心受到的冲击常常使他们陷入困境。全国权威机构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0%的大学生或多或少经历过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困扰。20%的学生发展成心理疾病并有自杀的念头。大学生的自杀率在逐年上升,某高校一个学期就发生了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震惊了全国。

父母需要答案,需要知道该怎么做。需要知道孩子们所处的大学阶段是他们走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段准备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学中他们将面临哪些挑战和困扰。在他们上大学之前,父母要告诉他们,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他们刚刚走上独立之路,依然需要父母,需要父母始终如一地关爱、理解、尊重与支持。长大的孩子用他们的行动教给我们怎样放弃权利和调整我们的期望·值。虽然你不再能够规范、管理或控制他们的生活,但是,当你的孩子开始尝试成年人的责任,为他们自己的前途做选择做决定的时候,你处在最有利的地位去帮助他们,依然有机会去影响你的孩子,成为他们最信赖的导师和顾问,帮助他们做出聪明的决定,而这种影响是终身的。合格的父母将在孩子整个大学生涯中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父母也要学习,也要成长,这样我们才能跟上已经展翅高飞的孩子。在孩子离开家上了大学之后,继续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和良好的沟通。为此,父母需要转变角色,需要有与以往不同的一系列新的规则和技巧;需要小心地平衡放飞与控制之间的微妙关系;需要缜密地思维和智慧地行事。

你想找到通往你的大学生子女心灵的钥匙,想知道我们父母将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如何迎接挑战吗?,那么这本书就是写给你的。

这是一本写给大学生父母和即将成为大学生的高中毕业生父母的书。它告诉父母,在放飞时刻,如何帮助孩子做好上大学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如何应对这一非常时期出现的一系列重要转变,如何在孩子们走出家门进入大学,踏上独立之路时,完成从家长到良师益友,从统帅到向导,从主角到配角的角色转变;分析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和成长阶段的两代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父母对大学生子女容易产生的认识误区,以及如何走出误区。指出:大学阶段是父母与长大的孩子建立一生关系的最佳时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中,父母与他们子女的关系或近或远,或亲或疏,都在大学——孩子们初次独立阶段奠定基础。

这本书帮助我们把两个渐行渐远的终端最终联结起来,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孩子们大学世界的窗口。它向父母全面介绍了,大学阶段,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特殊性,全新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如何在两代人之间架一座沟通的桥梁,以及如何有效地与长大的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技巧。本书引用了许多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论述,以及大量参考资料和实例。相信能够为大学生父母提供切实的帮助。

放飞不是我们与长大的孩子关系的终结,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让我们以全新的姿态去迎接这个挑战吧!

当我终于完成这本书的时候,我由衷地感谢所有鼓励我帮助我的人:我的先生陈向千和女儿陈曦,没有他们始终如一的爱和支持,我无法完成这本书的写作。感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李家华副校长,他对我写这本书给予了很多的鼓励和支持。感谢我的好朋友张莉莉,一直是我最坚定的支持者,多少次的彻夜长谈,为我提供非常难得的素材和灵感。还有我的大学同学贺真、张虹,她们给予我的无私帮助,让我永远铭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