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毅霖著的《当代书法美学的反思与重构/闽派批评新锐丛书》为福建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王毅霖的博士学位论文集。传统书法美学与现代性形成的张力及其复杂性远远超越我们的想象与预期。在许多其他门类学科(如文学、美学等)关于学科史的重构与反思已成为理论冷饭之时,作者不惮于以浅薄的知识基础尝试通过对书法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内部、现代性等维度进行分析,反思二者的行程与现状,并借以建构自己的逻辑分析系统,以新的视角与方式思考书法现代性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绪论
第一章 改革以前书法美学现代性的探索及挫折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现代性的筚路蓝缕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中国书法艺术的遭际
第二章 古典、“新古典”与当代
第一节 美学的新古典主义与书法的“新古典主义”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抑或“新碑学主义”
第三节 “书法新古典主义”的意义与理论限度
第四节 理论策略与“主流”之争
第五节 古典、新古典在当代
第三章 现代、后现代与当代
第一节 问题与焦虑一一“现代书法”来临之后
第二节 后现代在途中一一“书法主义”的棒喝
第三节 “书法主义”与后现代书法的困境
第四章 形式路径的当代书法美学建构
第一节 陈振濂:“学院派”书法的形式美学启蒙
第二节 邱振中:中国当代书法美学现代性的两副面孔
第五章 文化路径的当代书法美学建构
第一节 当代书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二节 视为解决文化问题的“文化书法”
第三节 “文化书法”的理论内在限度
第四节 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书法生态与本体重构
第六章 中国书法美学的“超稳定结构”与书法现代转型的困境
第一节 “卢辅圣难题”:中国书法美学现代性的抉择
第二节 被当代轻视的书法美学超稳定要素
第三节 “超稳定结构”和审美抵御机制
第四节 “超稳定结构”与书法现代转型的困境
第七章 书法美学史重构的视角
第一节 中国书法的文化形态主线
第二节 “书写的快感”与书法审美的心理形态
第八章 “超稳定系统”的开合与当代书法美学重构的方法与可能
第一节 “视域融合”:传统资源“现代转换”的路径
第二节 逸格笔法:二元景观下现代卞写精神的新探究
第三节 逸离与化合:传统书写精神内核的现代承传理路
第四节 回归“逸格”:当代书法美学重构的出路
参考文献
附录
从“书如其人”到符号空间
王毅霖学术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