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文化泛言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南怀瑾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泛言》原名“序集”,收集了南怀瑾先生多年来为各书所写的序。

本书内容触涉庞多,如能细心读之,无论于儒、释、道各家学说,乃至中西文化、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等,咸能摄要勾玄、举其纲领、撷其法要,学者读此一书,于诸家学说,非独可窥全貌,且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所谓纲举目张,条贯井然旷然在目矣。

内容推荐

《中国文化泛言》汇集南怀瑾先生历年来为自己的著作、他人的作品、整理出版的古籍所撰的序跋,以及其他文翰,总计七十二篇。分为儒家、易经、道家、经义、禅宗、密宗、健身、历史、其他等九大类,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精深的阐述。内容叙及:古代文献,诸家学术,社会变迁,文史掌故,经世治学,为人之道,孔孟精髓,道藏珍蕴,易学源流,佛经大义,禅宗语录,密教修行,兵法谋略,阴阳术数,瑜伽气功,保健养生,诗词歌赋,古文今译,以及作者的行履交往,等等。文辞典雅,见识独特。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儒家之部

 《孔学新语》自序

 《孔学新语》发凡

 《论语别裁》前言

 《论语别裁》再版记言

 《孟子旁通》前言

 印行《二顾全书》前记

易经之部

 《周易今注今译》叙言

 《周易今注今译》再校后记

 《易经数理科学新解》序言

 《周易尚氏学》前言

 《读易劄记》序

 阎著《易经的图与卦》序

 《太乙数统宗大全》序

 朱文光著《易经象数的理论与应用》代序

 附录 邵康节的历史哲学

  中国文化星象历法的时间观念

  邵子对“时”“空”思想的开拓

 《未来预知术》出书记

道家之部

 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之一《道藏》缘启

 《略论中国医药学术与道家之关系》序

 《历史的经验》(一)前言

 《历史的经验》(二)前记

 《正统谋略学汇编初辑》前言

 毛宗岗批《三国演义》前介

经义之部

 《楞严大义今释》叙言

 附一:楞严法要串珠

 附二:五阴解脱次第法要

 《楞严大义今释》后记

 《楞伽大义今释》自叙

 《〈金刚经〉三十二品偈颂》自话

 为《金刚》《楞伽》《楞严》三经重印首语

 《华严经教与哲学研究》序

 《佛学原理通释》序

 为向子平印《敦煌大藏经》言

禅宗之部

 《禅海蠡测》初版自序

 《禅海蠡测》再版自序

 附:《禅海蠡测》剩语

 《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问题》引言

 景印《雍正御选语录》暨《心灯录》序

 重印足本《憨山大师年谱疏证》前言

 《禅与道概论》前言

 附:宋明理学与禅宗

 《禅话》序

 《庞居士语录》与庞公的禅(代序)

 荷兰文《初译禅宗马祖语录》记言译作的经过

 序焦金堂先生《一日一禅诗》

 《大乘学舍常课》初序

 为周勋男叙《印普庵禅师咒及记传》

 密宗之部

 《密宗六成就法》前叙

 《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车解》前叙

 密宗《恒河大手印》《椎击三要诀》合刊序

 影印《大乘要道密集》跋

 西藏密宗艺术新论

健身之部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前言

 《易筋经》叙

 葛武棨先生著《气功之理论方法与效力》序

 谢译《印度瑜伽健身术》序

 《印度军荼利瑜伽术》前言

 《少林寺与少林拳棒阐宗》前介辞

历史之部

 《武圣关壮缪遗迹图志》序

 陈光棣教授与《泛论中美外交关系》一书

 陈著《孙子兵法白话解》序

 黄著《中国近代思想变迁史》前言

其他

 《人文世界》杂志创刊词

 东西精华协会宗旨简介

 与哈门教授谈全球性前提计划

 《南氏族姓考存》前叙

 附:乐清县南宅殿后石照屏乩笔题狮子踏球图

 《复翁吟草选集》前记

 重印《复翁诗集》赘言

 《日本感事篇》序

 致答日本朋友的一封公开信

 跋萧著《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

 景印《地理天机会元》序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试读章节

《孟子旁通》前言

生为二十世纪的中国人,正当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排荡撞击的时代,从个人到家庭,自各阶层的社会到国家,甚至全世界,都在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状态中,度过漫长的岁月。因此在进退失据的现实环境中,由触觉而发生感想,由烦恼而退居反省,再自周遍寻思,周遍观察,然后可知在时空对待中所产生的变异,只是现象的不同,而天地还是照旧的天地,人物还是照旧的人物,生存的原则并没有变;所变的,只是生活的方式。比如在行路中而迷途,因为人为的方向而似有迷惑,其实,真际无方,本自不迷。如果逐物迷方,必然会千回百叠,永远在纷纭混乱中忙得团团而转,失落本位而不知其所适从。

我是中国人,当然随着这一时代东方的中国文化命运一样,似乎是真的迷失了方向,也曾一度跟着人们向西方文化去摸索,几乎忘了我是立足在本地方分上的一个生命,而自迷方向。《周易·序卦》说:“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我们自己的文化,因几千年来的穷大而一时失去了本分的立足点,因此而需要乞求外来的文明以自济困溺,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错。”这是势所难免的事实。然而一旦自知久旅他方而无以自容于天地之间,那便须知机知时而反求诸己,唤醒国魂,洗心革面以求自立自强之道。正因为如此的心情,有些西方的朋友和学生们,都认为我是顽固的推崇东方文化的倔强分子,虽有许多欧美的友人们,屡加邀请旅外讲学而始终懒得离开国门一步。其实,我自认为并无偏见,只是情有所钟,安土重迁而已。同时,我也正在忠告西方的朋友们,应该各自反求诸己,重振西方哲学、宗教的固有精神文化,以济助物质文明的不足,才是正理。

至于我个人的一生,早已算过八字命运——“生于忧患,死于忧患”。每常自己譬解,犹如古老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白头宫女,闲话古今,徒添许多络索而已。有两首古人的诗,恰好用作自我的写照。第一首唐人张方平的宫词:“竟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诗中所写是一只飘残零落的小黄莺,一天到晚陪伴着一个孤单的白头宫女,凄凄凉凉地自在悲啼,毫无目的地怆然独立,恰如我自况的情景。偶而开帘外望,眼前尽是萋迷芳草,一片茫然,有时忽然吹过一阵东风,却见那些随风飘荡的千条杨柳,也都是任运流转,向西飘去。第二首是唐末洞山良价禅师的诗倡:“净洗浓妆为阿谁?子规声里劝人归。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这首诗也正好犹如我的现状,长年累月抱残守阙,滥芋充数,侈谈中国文化,其实,学无所成,语无伦次,只是心怀故国,俨如泣血的杜鹃一样,“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如此而已。每念及此,总是沓然自失,洒然自笑不已。  但是人生的旅程,往往有不期然而然的际遇,孟子曾经说过人有“不虞之誉,求全之毁。”一个人的一生,如果在你多方接触社会各层面的经验中,就会容易体会到孟老夫子的话,并非向壁虚构,确是历练过来的至理名言。当在一九七五年,我因应邀讲完一部《论语》之后(事见《论语别裁前言》),由蔡策先生悉心记录,复受社会各阶层的偏爱,怂恿排版出书。但我自知所讲的内容,既非正统的汉、唐、宋儒的学术思想,又非现代新儒家的理路,到底只是因应时代潮流的乱谈,属于旁门左道,不堪入流,因此便定名叫它《论语别裁》,以免混淆视听,惑乱后学。谁知出书以后,却受到广大读者的爱好,接连出了十二版,实在弥增惶恐,生怕误人。因为徒手杀人,罪不过抵死而已,如果以学问误人,便是戕人慧命,万死不足以辞其咎。此所以在我们固有文化的传统中,学者有毕生不愿著书,或者穷一生学力,只肯极其谨严地写几篇足以传世的文章而已。这就是以往中国文化人的精诚,当然不如我们现代一样,著作等身,妄自称尊的作风。

但继此以后,友人唐树祥先生,在他担任《青年战士报》社长的时期,极力邀请在其报社继续再讲《孟子》、《大学》、《中庸》等所谓四书之学。唐社长平时说话极为风趣,尤其对我更是畅所欲言,不拘形迹。当他担任中正理工学院政战部主任的时期,常来拉我去讲课,而且劝说:在这个时期,大家都忙得没有时间读书,你写书写文章有什么用?多来讲课,教授青年学子,还比较有意义。总之,我在他的盛情不可却的压迫下,只好被他拖上讲台。但当他调任报社社长的时期,他便说:多讲还不如多写的好。希望我多写点东西,好交他在报上披露。他的能言善道,我对他真是莫可奈何。其实,我对讲学则言不异众,写作则语不惊人,可以说一窍不通,毫无长处。但毕竟挡不住他的热情,终于在一九七六年的秋天,开始在《青年战士报》的楼上开讲《孟子》。那个时候,也正是我思念在苦难中的父母,心情最难排遣的时期。讲到孟子,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千秋母教仪范的孟母,因此开章明义,便引用了黄仲则的诗:“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当然,这种情怀,不只我一人是如此,在当时现场的听众们,大多数也有所同感。同时蔡策也对讲四书的记录工作,极有兴趣和决心,他一再强调,这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孟子》讲稿的因缘,就在唐、蔡两位的鼓励下完成。

后来因为俗务累积太多,自己没有真正安静的时间看记录稿,因此,积压多年无法完帙。目前,老古文化图书公司的出书业务,正由陈世志同学来担任。他站在现代青年的立场,又一再催迫出书,我常笑他犹如宗泽的三呼渡河,左季高的大喊儿郎们出击一样,壮气如出,无奈太过冒昧!然而他毕竟强人所难的做了,还要催我写序。事实上,《孟子》的序言,实在不好写,因此只是先行略抒本书问世的始末因由,暂且交卷。书名《旁通》,却又暗合宋代的桂瑛及元代的杜瑛两位先生所撰的佚书命题。但我所以定名《旁通》的本意,仍如《论语别裁》一样,只是自认为旁门左道之说,大有别于正统儒家或儒家道学们的严谨学术著作而已,并非旁通各家学说的涵义。

(一九八四年端阳节,台北)

P11-14

序言

本书原名“序集”,收集了南怀瑾先生多年来为各书所写的序。现于再版之际,为更切合实际,爰斟酌其内容,更名为《中国文化泛言》,并予分门别类,重新编排,俾读者检阅方便,对同一问题,不必翻竟全书,即可获得更为广泛、深入之概念;同时另增加《中国医药学术与道家之关系》等篇,以充实其内容,增加其篇幅,较之原书有足者。

本书内容触涉庞多,如能细心读之,无论于儒、释、道各家学说,乃至中西文化、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等,咸能摄要勾玄、举其纲领、撷其法要,学者读此一书,于诸家学说,非独可窥全貌,且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所谓纲举目张,条贯井然旷然在目矣。

老古文化事业公司编辑室

一九九一年九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