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战赂的提出
互联网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这一切都给传统领域的企业和新兴互联网企业带来了完全不同于工业革命时代的空前机遇,一场新的产业变革正在发生。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对于“互联网+”,我们说是未知远大于已知,但是对于“蒸汽机+”,对于“电力+”,我们已经了然。如果说这三个东西都是人类最重要的基础性科技发明,那么“互联网+”也将是一场深刻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
基础产业与信息产业互联互通,相互融合,不断涌现出新的市场需求。数量庞大的用户与更广泛的产业领域连接,技术创新喷薄而出,改变了传统产业的业态模式。“互联网+”催生了新的商业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形成了更为强大的生产力。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关系体现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结构模式和中间环节被替代的服务传递模式。通过数字技术,不同行业的竞争者直接建立与消费者的关系渠道,基于消费者的洞察提供价值服务,最终实现跨界经营。规模化、集中化的中间环节服务,被直接到达的、交互性的小节点所替代。互联网最大的功能在于缩短了工业时代非常长的连接路径,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新兴企业不断出现,传统企业也随之应变。它们既竞争又合作,原有的价值链被打破,新价值组合在演进,共同围绕消费者形成了比原来更大、更复杂的生态圈。
“互联网+”市场需求的强大推动力使得网络逐渐IP化。企业期望应对动态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实施新的业务策略并开拓新的市场机会,而这一切无不是以网络为基石的。
网络的快速演进和深度融合具有网络性能发挥最大、单位流量成本最低、个人和企业需求最个性化等特征。具备大容量和智能特性的强大IP网络具有快速响应的能力,以近乎即时的速度为所有节点提供连接,贴近用户,更准确、更快捷地感知用户的实时状态变化。
因此,在“互联网+”战略中,网络将成为一个公司最重要的竞争优势。未来的网络基础设施将会是被重新划分的、动态的、可编程和融合的。使用多层的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d Network,SDN)控制机制,优化IP和光的核心网络。云将进入网络中,并延伸到边缘以提供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