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和姐姐一道坐在河岸上,无所事事,乏味极了。朝姐姐正看的书瞟了两眼,既没插图又没对话。“这书有啥看头,连插图对话都没有!”她直嘀咕。
于是,她就想(使劲地想,因为天好热,昏昏欲睡),值不值得爬起来去采些野菊花来编个花圈呢?忽然,一只粉红色眼睛的小白兔从身边跑过。
这没啥可大惊小怪的。爱丽丝听到兔子自言自语“噢,天哪!噢,天哪!要迟到了!”的时候,也不觉得奇怪(后来再想到这件事时她倒觉得真奇怪,可当时一切似乎理所当然)。但是,当兔子真从背心口袋里掏出一只怀表,看一眼又匆忙跑走时,爱丽丝跳了起来。因为她闪电般意识到还从没见过穿背心的兔子,更没见过从口袋里掏出只表来的兔子。怪事!她撒腿就追,穿过田野,正好看到兔子钻进田边一个很大的兔洞。
爱丽丝跟着就往里钻,想都没想以后怎么出来。
兔洞笔直向前,然后突然向下。爱丽丝来不及停下就一脚踩了下去,掉进一口深井里。
要么是井太深,要么是掉下去的速度太慢,反正她一边往下掉一边还来得及环顾左右,琢磨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先往下看看,想知道自己要掉到哪里去,可是太黑,什么也看不清。再朝两边看看,发现井壁上全是碗橱和书架,到处挂着地图呀、画片呀什么的。顺手从一只架子上取下一个罐子,发现上面贴着一张标签“橘子酱”,可惜是空的。她没把罐子乱扔,怕掉下去砸死下面的人。就想法子把罐子放在路过的一只碗橱上。
“得啦!”爱丽丝自言自语,“像这么往下掉一次,摔下楼梯真不算回事了!家里人会认为我好勇敢哟!可不是吗,以后就算从房顶上摔下来,我也提都不提啦!”(这倒像不假。)
往下掉,往下掉,往下掉,掉进无底洞了吗?“真不知已掉下去多深了?”她大声道,“肯定快到地心了吧?让我想想,那就该掉下去四千英里了……(你瞧,爱丽丝在学校里这类东西学了不少,虽说眼下旁边没人听,不是炫耀自己学问的好机会,不过,能背出这些数字来,也算做做练习。)对!大概就是这个距离。可是这里的经纬度是多少呢?(爱丽丝对经纬度是怎么回事一点儿也不明白,不过她觉得这些字眼儿又大又好听。)”
不一会儿,她又说:“不知会不会穿过地球从另一头冒出去,要是能和那些头朝下走路的人一道该多好玩!他们是叫安弟帕斯人吧?(幸亏没人听见,这回她知道自己肯定讲得不对。)不过,我一定要问问他们的国家叫什么名字。‘太太,请告诉我这是新西兰还是澳大利亚?’(她一面说,还一面设法行个屈膝礼。想想看,一面往下掉一面行屈膝礼,你办得到吗?)人家会以为我好蠢哟,问这种傻话!不,绝不能乱打听,说不定什么地方会写着的。”
往下掉,往下掉,往下掉!没别的可干,爱丽丝很快又开口了:“今晚迪娜会想我的,肯定!(迪娜是她心爱的猫。)但愿家里人喝茶时记得给它一碟牛奶。迪娜!宝贝儿!你要跟我一起往下掉就好了!半空中恐怕没耗子抓,不过你也许能逮到一只蝙蝠,蝙蝠长得可像耗子哩。知道吗?不过,猫吃不吃蝙蝠呢?”说到这儿她犯困了,就昏昏欲睡地问自己:“猫吃不吃蝙蝠?吃不吃蝙蝠?”或者,“蝙蝠吃不吃猫?吃不吃猫?”你瞧,既然她两个问题都答不上来,那就无所谓了。一时间,她觉得自己在打盹,开始做梦跟小猫迪娜手拉手一起走,还认真地对它说:“听我说,迪娜,讲实话,你吃过蝙蝠吗?”突然,砰——咚!她一下子掉到了一大堆干柴棍干树叶上,总算落了地。
爱丽丝哪儿也没伤着,立刻跳起来。往上看,一片漆黑;往前看,有一条长长的通道。“兔子还在前面跑着,不能耽搁。”爱丽丝拔腿就追,恰好听到兔子拐弯时说了句:“啾,我的长耳朵、长胡子呀,太迟啦!”拐弯时还紧跟在兔子后头的,可眨眼工夫兔子不见了。她发现自己来到一个低矮却宽敞的大厅里,天花板上挂着一排点燃的灯,把大厅照得透亮。
大厅四周都有门,可全锁着。爱丽丝从这头跑到那头,推推每一道门,沮丧地走到大厅中间,不知自己如何出得去。
忽然,她发现一张三腿小桌,浑身用坚硬的玻璃做成。“那上面摆着一把金色的小钥匙,肯定能打开大厅里的哪道门!”可她一试,哎呀!哪一把锁都显得太大,或者说,这把钥匙过于小了,试了半天,一道门也打不开。不过,试第二遍时,发现了一道小布帘;帘子后面有道小门,只有十五英寸高。试试小钥匙,正合适!爱丽丝高兴极了。
打开门,发现它通向一条小走道,比老鼠洞大不了多少。她跪下来顺着往里一瞧,哇!里面有个非常美丽的花园!她多想离开这个阴森森的大厅到花园去走走呀,那儿有鲜艳的花朵,清凉的喷泉。可惜她太大了,连脑袋都伸不进那个小道口。“就算头能进去,肩膀进不去也白搭呀。唉,要是能缩小成望远镜的模样有多好!也许能成,就是不知道怎么开头。”你瞧,一会儿工夫发生了这么多怪事,爱丽丝都以为没有不可能的事了。
在小门旁边干等不行。她走回小桌旁,希望还能找到另一把钥匙,或至少一本教人怎样缩小成望远镜的书也好。这回她发现了一只小瓶子(“先头肯定不在这儿。”爱丽丝想),瓶颈上贴着纸标签,“喝吧”两个字又大又好看。
“喝吧!怪好听的。可是,聪明的爱丽丝没有性急。“不行!得先瞧瞧是不是写着‘有毒’二字。”已经看过好几篇有关可爱的小孩子被烫伤、被野兽吃掉之类令人不愉快的故事了,她才不会没记性呢。要是喝下“有毒”瓶子里的东西,那迟早会坏事的啦!
因为这瓶子上没写“有毒”二字,所以她冒险尝了一口;发现很好喝(说实在的,就好比把樱桃饼、鸡蛋羹、菠萝汁、烤火鸡、太妃糖和热烘烘的烤面包的味道全都掺在一块儿),便一口气把它喝光啦!
“好奇怪哟!”爱丽丝叫道,“我一定在变小,像架望远镜了!”
一点不假,她现在小得只有十英寸高了。想到可以钻进那道小门进入那个可爱的花园,她真开心。不过,她先等了几分钟,看自己是在还继续变小,有点儿心虚:“要是再小下去,出去后就会像根蜡烛啦,那成何体统!”再想想火焰熄灭后的蜡烛会是什么样子,因为不记得见过这东西没有。
过了一会儿不见动静,她决定立刻进花园里去。唉,可怜的爱丽丝走到门口才发现自己忘了拿那把小金钥匙。回到桌旁再去取,够不着了。透过玻璃,钥匙看得清清楚楚。她用尽力气想顺桌子腿爬上去,可是太滑。爬来爬去,筋疲力尽,可怜的小丫头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
“好啦,哭有什么用!”她严肃地说自己,“我建议你立刻停下!”她一般都能给自己一些极好的建议(尽管常常不执行);有时还严厉批评自己,直到眼泪盈眶。记得有一回,她还打自己耳光来着,因为在她独自玩槌球的时候作了弊,这孩子好奇心重,特喜欢假装两个人。可怜的爱丽丝想:“现在装两个人也没用啦!瞧哇,变得这么小,连做一个体面人都不够啦!”
忽然,发现桌子下面有个小玻璃盒子。打开一看,里头有块很小的蛋糕,上面用葡萄干排出两个美丽的字“吃吧”。“好吧,那就吃了它,要是吃了它变大些就能够得着那把钥匙;要是变得更小,就从门缝里爬进去。反正,都能进花园,管它呢!”
她咬一口,着急地问:“变大还是变小?”还用手摸摸头顶,看自己是在变大,还是变小。可是没变,好奇怪!当然啦,吃蛋糕怎么会让人变大变小呢?可是,爱丽丝既然已遇上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事,要是一切再和平时一样,岂不太乏味、太愚蠢吗?
于是,她大口地吃起来,几下子就把蛋糕吃光了。P5-9
卡罗尔这部书……实在有哲学的意义的。
就儿童本身说,在他想象力发展的时代确有这种空想作品的需要,我们大人无论凭了什么神呀、皇帝呀、国家呀的神圣之名,都没有剥夺他们这种需要的权利……所以我推荐这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给心情没有完全化学化的大人们,特别请已为或将为父母师长的大人们看,若是看了觉得有趣,我便庆贺他有了给人家做这些人的资格了。
——周作人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似较金斯莱的《水孩子》尤得儿童们的欢迎,在实际上也真是更好。作者写儿童心理与他们脑筋中所有的梦想,飘忽错乱,若有理,若无理,又滑稽,又怪诞,真是一部无比的杰作。
——郑振铎
我相信这书的文学价值,比莎士比亚最正经的书亦比得上,不过又是一派罢了。
——赵元任
只通过迪士尼动画和蒂姆·伯顿的哥特式景观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就是纵容视觉奇观压倒书中所反映的语义的复杂性和好玩的文字游戏。
——《华盛顿邮报》
卡罗尔为艺术、小说和推测性思想拓展了可能性。通过创造“爱丽丝”文本,他成为一个我们可以称之为的意识流大师。他指明了通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道路……
——罗伯特·博尔赫默斯
芸芸众生,谁人无梦?说梦者,世谓痴人也。本书作者刘易斯·卡罗尔便是一位。
刘易斯·卡罗尔真名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逊,1832年1月27日出生于英国柴郡达斯伯里的一个牧师家庭,1898年1月14日卒于萨里的吉尔福德。他系家中长子,下有7个妹妹,3个弟弟,人口众多,家境窘迫。卡罗尔从小便是弟妹们的当然首领,他带他们做游戏,变魔术,排演木偶戏,编写家庭日志。他早熟,聪明,勤奋,有教养,在格拉比公学念了五年书后,又考入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主修数学,获得文科学士与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869年,他被委任为英国国教的一名副主教。但他终生从未登上讲坛宣讲教义,大概由于生性羞怯,而且口吃。
教学之余,他热衷于文化艺术,时常光顾剧院,并为幽默期刊撰稿。他的笔名便是1856年向一家杂志投稿时,一位编辑从卡罗尔自拟的4个笔名中为他选定的,这个笔名是他教名的拉丁文译名。这个时期,他还迷上了摄影,尤其是肖像摄影,连著名的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都做过他的模特儿。这个业余爱好使他得以结识基督堂学院院长亨利·利德尔的几位千金,其中最小的爱丽丝则成为他后来名扬世界的儿童文学经典——《爱丽丝漫游奇境》及《爱丽丝镜中奇遇》的主人公。
卡罗尔在孩子们的热烈要求下,常为他们编些荒诞离奇的故事。1862年7月4日,他与利德尔一家乘船航行。途中,他为10岁的爱丽丝讲了好几个故事。旅行归来,他便动笔将这些信口开河的瞎编写了下来。最初是名为《爱丽丝地下奇遇记》,于1863年2月10日完稿。他将初稿送给作家朋友乔治·麦克唐纳审阅,得到这位作家及其子女的好评,并极力怂恿他送出去发表。于是卡罗尔悉心充实、润色初稿,改标题为《爱丽丝漫游奇境》,还邀请一位画家朋友约翰·坦尼尔为这部书稿绘制插图。1865年7月4日,《爱丽丝漫游奇境》首版问世,但由于画家坦尼尔抱怨插图印刷质量太差,卡罗尔坚持要收回所有成书,尚未装订的散页则卖给了一家出版社,于1866年面世,作为该书首版的第二次印刷。而于1865年发表的第二版《爱丽丝漫游奇境》则将出版日期印为1866年。这一复杂情况,使得首版《爱丽丝漫游奇境》身价倍增,图书收藏家们竞相抢购。
《爱丽丝漫游奇境》图文并茂,市场销售大获成功。卡罗尔欢欣鼓舞,1867年又着手撰写姐妹篇《爱丽丝镜中奇遇》,并于1872年出版发行,仍由坦尼尔配插图,推出后畅销不衰。
《爱丽丝漫游奇境》描写小姑娘爱丽丝追赶一只会说话的小白兔,钻进兔洞,坠人一个奇妙的地下世界。在这里,喝一口水可以使人变成巨人,再喝一口水又可以变得非常矮小。她还遇到了一群稀奇古怪的人和动物:三月兔、柴郡猫、疯帽商、渡渡鸟、大海龟,还有神气活现的扑克牌老K与红桃王后等等。在这个疯疯癫癞的世界里,爱丽丝是唯一保持理性头脑的人。历尽艰险之后,爱丽丝猛然苏醒,原来自己躺在草地上睡着了,一切奇遇都不过梦幻而已。
《爱丽丝镜中奇遇》说的是爱丽丝对镜子里反映的东西好奇不已,便穿镜而入,来到镜中世界。她发现这儿的一切全都颠颠倒倒,小溪与篱笆将大地分隔成为一块巨大的棋盘。爱丽丝变成了一局莫名其妙的棋赛中的白方卒子,千辛万苦之后总算到达第八格,小姑娘也摇身一变成为女王。从出发到终点,她碰到了形形色色怪物怪人怪事,有说话的鲜花、昆虫,有穿纸衣的男人,还有狮子、独角兽等等。故事结尾,在爱丽丝女王加冕的庆祝宴会上,一切突然乱了套,爱丽丝一怒之下抓住处处跟她捣乱的红后,拼命地摇,而红后则拼命大叫,结果,爱丽丝惊醒过来,原来又是一个梦,手中的红后不是别的,正是自己心爱的小猫咪咪。
这两个故事由于其大胆离奇的想象,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而字里行间散发的幽默感、逻辑性、别出心裁的荒诞,对成年人也同样富于魅力,被誉为“才华横溢的胡说八道”,连当时的英国女王也看得津津有味。100多年来,这两本小书不但成为英国文学宝库的珍品,与《圣经》和莎士比亚戏剧一样是英语中名言隽语的源泉,还被译成世界各种文字,乃至澳大利亚土著的语言,并且被编成戏剧、电影、芭蕾舞、哑剧等。
特别是20世纪以来,有关两书的研究更加广泛深入。除文学工作者对其琢磨不已,心理学家、哲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符号学家等各路好汉,也纷纷从中寻找挖掘,各取所需。超现实主义者声称卡罗尔的作品体现了他们的原则;弗洛伊德信徒将书中的象征意义大加发挥利用;而书中盘踞于神奇蘑菇之上的毛毛虫那个著名的问题“你是谁”及它对爱丽丝发问的扑朔迷离的回答,则使为现代人“本体危机”头痛的哲学家们如醉如痴。区区两则哄小孩子的故事,一个小丫头所做的两个怪梦,着实绝倒了无数学问高深的大人。人们甚至认为,刘易斯·卡罗尔实在更应属于20世纪,并将《爱丽丝漫游奇境》及其姊妹篇拿来与其他文学大家T.S.艾略特、詹姆斯·乔伊斯、H.赫塞、弗·纳博科夫的大作加以比较。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部为孩子们写的小书的阅读与欣赏价值,远远超过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这类儿童文学精粹。
“无心插柳柳成荫”,绝不肯说教的刘易斯·卡罗尔旨在取悦小孩子的两个故事竟然这般大红大紫。这一切,这位生性腼腆、终身不娶的说梦痴人大约万万不曾想到吧?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成名作,也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儿童读物。
小姑娘爱丽丝有一天在河边草地上看见了一只会说话、穿背心的兔子,好奇心驱使之下,尾随其后,结果坠入了一个兔子洞里,由此来到了一个奇妙的地下世界。她先是发现自己因为拿了兔子的扇子而急剧缩小,结果落在了自己眼泪汇成的池子里。好不容易和其他遇险的动物一起上了岸,老鼠要讲一个“干”故事,渡渡鸟要举行“常胜赛跑”。兔子先生再度露面,却把爱丽丝错认为他的仆人,让她去房间拿扇子。爱丽丝在兔子的房间里喝了只小瓶子里的水,重新变成“巨人”,引发地下世界一片混乱……
这里的所有动物和人从容貌到脾气,都显出荒诞怪异的意味:打官腔、摆架子的渡渡鸟,爱笑的柴郡猫,吃了能使人长高、变矮的蘑菇,时间永远停留在6点钟、每天都在喝茶的帽商,整天喊叫要砍别人脑袋的红桃王后,等等。最后,爱丽丝与扑克王国全体成员就要大打出手之际,却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不过是做了一场梦。
《爱丽丝漫游奇境》还收入其姊妹作品《爱丽丝镜中奇遇》。
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奇境》与《爱丽丝镜中奇遇》这两部作品从它们问世时起,就陪伴了这个世界上的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100多年来,这两本小书不但成为英国文学的珍品,与圣经、莎士比亚一起为英语贡献了众多的名言隽语,还被译成各种文字,流传全球。
如果说没做过梦的童年就不是童年,那么没读过爱丽丝的童年就是不完美的童年。不仅如此,小孩子爱读,我们大人更应该读,因为可以重拾为我们早已捐弃的梦和童心。《爱丽丝漫游奇境》译者黄健人的文字绝对可以帮你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