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钫:与袁世凯的一面
我于1912年5月25日由潼关动身,经洛阳乘陇海火车转京汉车于6月6日到达北京。沿着当时的习惯,各省官吏到京住会馆,我住在骡马市大街河南会馆的嵩阳别墅。次日即到袁世凯的总统府(那时在东城铁狮子胡同旧陆军部大楼)报到。袁接见我时,表现得很和气,并不先问公事。他让我坐下后先问:“你和张都督谁是铁门人?”我答:“我是铁门人,张都督的老家是怀庆。”他说:“我20岁来往陕西,经过铁门住过两宿,还记得店在路南,街东有河,两山对峙,形势和风景都很好。”我当时惊讶这个老家伙记忆力真不错,说得全对。他接着又谈他幼时经过豫陕时所见到的崤函之固、潼关之险、关中倚山带河的形势以及周、秦、汉、唐的遗址残迹,甚至比我知道得都详细。他接着又问:“令尊是哪一科?是不是与张五先生、王肖庭先生同年?”我答:“是的。”他又问:“你是保定几期?与世铸(袁的族弟)、奠宇(袁的族侄)同期吗?”我答:“同期。”同时我心中暗想,他日理万机,怎么对我家的琐细事都知道得这样清楚!接着他又渐渐谈到河南家乡风俗的淳厚,生活的俭朴,食物的可口以及河南人好友尚义等等。我当时意识到他在动我以同乡关系。最后他才问道:“陕西收成怎样?张都督好么?军事结束情形怎样?有什么困难?”我除回答他提出的问题以外,我看已到谈正题的时机,才把来意说明,并把带来的陕西整编军队方案手折当面呈交。他大概看了一下i兑“把编余的队伍拨一部分编给河南可以考虑。”他又问我洛阳兵变的情形,我报告了他。末了,他诜“你可以在京多住几天,我还有话给你说。”谈话间,他词色温和、洒脱,很有魔力。当时虽然已经共和统一,但我是革命党人,深知道他老奸巨猾,玩弄权术,很难对付,所以除了向他报告整编军队事比较详细外,其他只听他讲,很少发言。他身长腿短,坐着很显高大,站起来个子并不高。他很显硕壮,仪容丰满,满口河南腔调,虽表面上很温和,但眉宇间隐隐露出威严而奸猾的神气。
《我在反袁护国期间的经历》
唐在礼:军火回扣
段祺瑞、徐树铮等在经济方面有他们自己的办法。购买军火的回扣,逐渐由暗取到明收。固然他们对袁也有孝敬,只是陆军部分得到,总统府倒得不到分润。但我是特殊的,由袁指派的人物,所以每次总有一些好处,为数有限。段、徐经济既有自己的来路,袁也就不客气了。但对段手下的人,约有五六个段的亲近人,袁是给钱的。这钱既不经我手,又不经段芝贵、赵秉钧的手,是通过袁克定给的。袁手段凶狠,收买了段手下的主要军事人物以后,就把段幽禁在东四铁狮子胡同老陆军部后府学胡同前宅,内外隔绝起来,不许段问事了。不过,那时冯国璋、王士珍都可以去看他,我在病后也去看过他。为时不久,就恢复段的自由。段也不管这些,他有话还是要说,他是公开反对帝制的。
《辛亥以后的袁世凯》
王楚卿:段祺瑞家的杂役生计
当时段公馆还在西堂子胡同,转过年来,就搬到了府学胡同,我仍是在马号打杂。段祺瑞有三辆马车,养了六匹马,用了十几名马夫,有赶车的,有跟车的,还有个号头。我当时只是吃三顿饭,不拿工钱。宅子里的罐头盒、破鞋、烂纸,这些破的烂的都归我,每月拿到街上卖个块儿八毛的,便是我的零花。再有就是马夫们夜间短不了打牌,每天打个三十五十铜子儿的头钱,也归我们三个打杂的平分,贴补着零花。
《段祺瑞公馆见闻》
王楚卿:段祺瑞的规矩
在我们眼里,段祺瑞不能不说是个规矩人儿。打头一样,公馆里头,内外界限分明。府学胡同公馆走进头一个院落,就是一座大楼,这是这所房子的主要建筑。前边的门,直通楼里边,可以走进段的外客厅、内客厅、书房。后楼是他内眷的住宅,在他书房有个后门,可以通到后楼。但后边的内眷老妈子要从后院出来,或者前院的当差、佣人要进后院回事,却不能打从前楼出入。在大楼东边另有个旁门,在门旁边有间小房,老段派了两个老头儿(孟昭勋、李梅斋)住在小房里,等于是后院的传达。我们要有事到后院接头请示,都得请这两个老头儿代为通禀。这个后院,上面准我们进去才能进去,谁要无故闯入内宅,让老段碰见,轻则申斥一顿,重则开除。后院的门禁是十分森严的。
《段祺瑞公馆见闻》
P3-5
第一章 交道口:闹剧不断的“总统府”
张钫:与袁世凯的一面
唐在礼:军火回扣
王楚卿:段祺瑞家的杂役生计
王楚卿:段祺瑞的规矩
周玳:阎锡山金蝉脱壳
陶树德:冯国璋卖鱼
章士钊:段祺瑞的豪爽
何柱国:段祺瑞和张作霖的信使
王坦:我想做笔买卖
韩玉辰:默不作声
谭光:傅汝霖侵吞国家资财
周玳:段祺瑞临时执政府
陶树德:段祺瑞出任执政的裁员
程厚之:北大学生军迎接孙申山
鹿钟麟:孙中山去世
鹿钟麟:中山治丧地的纠纷
楚溪春:悼中山诗
潭光:孔祥熙的发迹
王楚卿:段祺瑞与汪精卫的争吵
华林:首都革命
李世军:段老总决心要杀一些“赤化捣乱分子”
刘生浚:三一八·开场
杜文若:三一八·逃跑
杨春州:一个请愿学生的见闻
刘尊棋:回顾三一八
范体仁:议决八条
曹祥华:马房避险
许世玮:三一八·刘和珍
程厚之:邓文辉中弹
李纶波:张学良、顾维钧跳舞
千家驹:走形式的狱审
武和轩:斗法
田壁臣:出入伪满国
张樾亭:宋哲元玩牌
宋景昭:战前的宋哲元
黄富强:励志社
王克昌:何孟雄战斗在宣南
李金龙:名妓辈出的陕西巷
汪建刚:收买议员变易所
第二章 前门外·大栅栏·牛街:谈政治也谈风月
王克昌:何孟雄战斗在宣南
李金龙:名妓辈出的陕西巷
汪建刚:收买议员交易所
汪建刚:不谈政治谈风月
华觉明:废止读经
尚绶珊:银号胡同
王楚卿:不打茶围的段祺瑞
冯友兰:两院一堂
许德珩:照相馆的另类作用
刘味棍:中国的第一个话剧学校
王克昌:罗荣桓在湖南会馆
华觉明:在丞相胡同创办《晨钟报》
王克昌:马骏的崇高气节
濮清泉:陈独秀的“寡人之疾”
张文钧:骆驼阿四
张文钧:大烟馆
李金龙:妓院的等级
讷葊:戏班子
霍实子:对日交涉
张文钧:“燕子窠”
周作人:冯汉叔打茶围
沈醉、郭旭:蹲点抓嫖
全信和尚:法源寺
张寿崇:清皇室宴请孙中山
袁静雪:袁世凯的家规
袁静雪:袁世凯设女馆
袁静雪:袁世凯多处房产
第三章 东华门:胡同中的政治运动
张寿崇:谭鑫培的绝唱
蔡璐:北京学界第一次运动会
张寿崇:清皇室宴请孙中山
袁静雪:袁世凯的家规
袁静雪:袁世凯设女馆
袁静雪:袁世凯多处房产
陈映芳:黎元洪坚拒称王
张国淦:黎元洪坚拒册封
张钫:“光景光景”
高兴亚:曲线入党
吕宝德:中法实业银行经理宅邸
胡传揆:民国时期的协和医院
韩玉辰:黎元洪复位
韩玉辰:黎宅前的丐帮
邓汉祥:掐水掐电
刘味根:廿六剧学社
张绍程:“黄陂不懂这一步棋”
楚溪春:曹锟恐吓黎元洪
汪建刚:弄巧成拙的贿选
罗方中:“中国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
周一志:西山派
罗方中:西山派关门大吉
程厚之:李大钊被捕
刘尊棋:突然被捕
黄绍竑:交际花家的军国大事
霍实子:逃离殷公馆
周作人:刘半农的鱼皮鞋
刘光人:何其巩入狱
暴春霆:胡适题字
王世襄:“郭瓷”的交接
陈明绍:供水与胡同名儿
何思源:免职何思源
黄翔:说客李介人
全信和尚:僧阀
陶树德:赠房
第四章 朝阳门·建国门:“旧宅院”里名人故居多
靳麟:京师同文馆
章元善:出国前的特训
恽宝惠:彭家珍的刺杀
袁静雪:袁世凯遇刺
陶树德:壬子兵变
唐在礼:袁世凯接待孙中山
唐在礼: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李静庭:曹汝霖的公馆
李静庭:曹汝霖破相
叶景莘:提前的五四运动
蔡端:游行队伍逼近赵家楼
寿墨卿:马叙伦电话救陈独秀
张申府:罗素中国讲学
吴范寰:夭折的“北京大学新知书社”
李文杰:邓君翔改名隐居
陶菊隐:福开森拒绝出山
张锐:福开森的古董生意
黄绍竑:跋扈的酒井隆
陶尚铭:《塘沽协定》的产生
靳天林:家庭聚会里的抗日讨论
颜仪民:赛金花与“克林德的石头牌坊”
雷风行:斯诺采访
刘清场:一二·九与北大
张超济:日本的奴化教育
刘锡珍:皮包的保险公司
陶葊:吴佩孚死于牙病
刘锡珍:日本接管英属保险公司
张锐:被遣送返美
王世襄:未果的文物索取
黄富强:财政局直接收房
王世襄:接收文物
杨格非:傅作义的和谈
邵宝元:北京饭店
第五章 福绥境·丰盛·二龙路:官宦宅第多
刘嵩崑:梅兰芳迁居鞭子巷
成善卿:小胡同里的大作家
王铭珍:旧式接生礼俗
朱庭祜:地质研究所
刘冰天:骗去40万
张岱年:张岱年、张申府居所
徐秀珊:李大钊北京居所
韩玉辰:卖选票
楚溪春:政学会再次成立
王坦:“有钱买个总统当”
华林:撤换女师大校长杨荫榆
许世玮:胡同里的女师大
黄慧珠:忧心切关国家事
张恨水:世界晚报
吴范寰:营救成舍我
吴范寰:北京世界日报
杨铭珍:老舍与小羊圈胡同
李世军:鲁迅的告诫
阎子奉:挖银子
刘清扬:张申府居所
卢景贵:九一八后的东三省交通委员会
魏广洲:书店送书郎
马毅:闭门谢客的齐白石
邹士方、秦宝春:娄师白入齐白石门下
张岱年:张岱年结婚
郄武:教化部
张岱年:张岱年居所
张岱年:张岱年《哲学思维论》
李泰棻:摇身一变的王英
周北峰:北平起义前的撤退
杜任之:傅作义投诚
第六章 景山·东四:民国大师的成就与操守
寿墨卿:章太炎绝食
郑晟礼:外交协会成立背景
梁漱溟:李济深先生
吴范寰:成舍我发迹
范体仁:吉祥胡同的《现代评论》
曾毓隽:绑架段祺瑞阴谋
王楚卿:段祺瑞的“空府”
曾毓隽:段祺瑞不参加孙中山吊唁内幕
楚溪春:军警与三一八惨案
尚绶珊:醋意索命
陈芳:顾颉刚在蒋家胡同
牟龙光:会晤汪精卫
姚雪垠:立志文学
姚雪垠:四赴北平
陶葊:新民会的由来
昝道徒:一贯道的酒考
杜聿明:撤退前的敷衍
李东东:“几分钟”报社交接
李寿朋、闵孝慈:经正书院
溥雪斋:大太监小德张
第七章 安定门·北新桥·东直门:站在城楼上遥望当年
李寿朋、闵孝慈:经正书院
溥雪斋:大太监小德张
赵德杏:义和团火烧东正教堂
讷葊:梨园的掴掌
李静庭:曹汝霖的居所
李纶波:王怀庆公馆
曾毓隽:邓君翔躲债
白恩育:拐卖案其一
圣泉:拈花寺的房租生意
棋克泰、孟允升:蒙古亲王那彦图家道败落
密然、又然、正必:针线胡同的通教寺
袁静雪:袁克定掌家
邦廷玺:王占元的房产
第八章 西长安街:“神州第一街”
汪荣垫:“贵胄班”
袁静雪:袁世凯入住中南海
刘振生:安福系的形成
曾毓隽:安福系名称由来
曾毓隽:安福俱乐部
陈文运:张勋复辟
王家桢:张勋复辟当天的酸梅汤
陶树德:复辟后的逃亡
祺克泰、孟允升:养小
叶景莘:国民外交协会
叶景莘:豪杰梁秋水
郑晟礼:五四事后
李鹏图、刘序东、李邺亭:贿考
王坦:“总统,是当得当不得”
冯亦吾:汤四爷
文强:戴老板的安排
唐真如:王鸿韶的公馆
王化一:东北流亡青年在北平
周北峰:白旗与北平解放
王克俊:傅作义的家宴
陈明绍:垃圾城
千家驹:胡同公寓
附录:胡同
在韩淑芳主编的《老胡同(民国趣读)》中,章士钊、刘尊棋、许德珩、何思源、张恨水等民国大家讲述民国年间发生在北京老胡同里的历史事件、名人趣事……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那些胡同里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胡同里的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韩淑芳主编的《老胡同(民国趣读)》是追忆当年在老北京四九城之胡同里所发生的有纪念意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文字集纳,这些文字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老北京城的胡同里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名人轶事、文人故居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老北京的各个小胡同都发生了什么、住了些什么样的文人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