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战争的艺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隆美尔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约翰·平洛特所编的《战争的艺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隆美尔》是极其珍贵的隆美尔自述(原书名:ROMMEL IN HIS OWN WORDS),比其他相关中译本更权威、更真实、更有趣,非常值得鼎力推荐!

全书完整披露了隆美尔写给自己夫人露西的信件,并以这些第一手资料为主体线索和结构,辅以少量其他可查证的客观历史资料,比如隆美尔遗留的上报文件副本,从而生动再现了隆美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于细微处还原历史真相,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书堪称比《父辈的信念》更震撼、更精美的战争经典,其中所涉猎的战略、战术比《步兵攻击》更成熟、更完备。

内容推荐

约翰·平洛特所编的《战争的艺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隆美尔》讲述,埃尔温.隆美尔陆军元帅(1889-1944)是为数不多的至今仍为人们铭记的二战德国将领之一。隆美尔是一名行动如风、思维如电的指挥官,他的强大之处在于他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己方的优势。他时刻准备冒险——事实上,这是他指挥风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旦成功,则收获甚巨。在失败时,他也会被迫防守,同时倍感沮丧。战场是他的一片天地,他更青睐自己能够掌控的战局。然而,天不尽遂人愿,他用他杰出的军事天才为之服务的是一个邪恶的疯狂的帝国,诚如他的手稿中所言,他是一名军人,却无法跳出社会和政治的桎梏。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将军年少意气长

第二章 山区初战露锋芒

第三章 廿载潜心修战术

第四章 闪击法国势难当

第五章 北非沙漠风暴起

第六章 神出鬼没骋疆场

第七章 内忧外患好时尽

第八章 复失海湾雪上霜

第九章 千里撤退归故土

第十章 大厦将崩国将亡

第十一章 金城壁垒成泡影

结语 功过毁誉莫深商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891年11月15日,一个周日的午后,埃尔温·约翰尼斯·尤根·隆美尔(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出生于德国南部符腾堡州的海登海姆市。他的父亲起初只是一名普通教师,后擢升为校长;他的母亲海伦是符腾堡州州长卡尔·冯·鲁斯的长女。埃尔温得以有一个优越的成长环境。他后来回忆道:“我的童年生活非常愉快,我能够整天在院子的大花园内玩耍。”与他一起长大的,还有一位姐姐,海伦娜,以及两个弟弟,卡尔和格哈特。他还有一名兄长,曼弗雷德,但不幸早天。

没有迹象表明幼年的隆美尔日后会选择戎马生涯。当时的他,脸色苍白、体弱多病,显得迷惘而孱弱,据海伦娜回忆,他常常被小伙伴们戏称为“白熊”。他也没有显示出过人的聪明之处。1898年,隆美尔的父亲升任阿伦镇的一所中学校长,但当地并没有一所小学,隆美尔不得不接受私人老师授课。虽然这段学习经历使得他在1900年考入了父亲所在的中学,但基础薄弱的他和同班同学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意识到这一点,他变得更加的苍白、孱弱,久而久之,对于自己的学业,他也变得懒散而又漫不经心。

隆美尔并非没有潜力。有一则他小时候的逸闻:当时的隆美尔很粗心,甚至沦为笑柄,有位老师为了刺激他,说道:“如果隆美尔的默写一字不差,我们就请一支乐队,带着大家到郊外玩一天”。听到这些话,小家伙惊醒了,很快完成一份完美无瑕的答卷。当然,这个承诺最终没能兑现,隆美尔又变得和以前一样无所事事。渐渐地,隆美尔显示出他数学上的天赋,成绩也一天比一天出色,表现出对机械的浓厚兴趣,甚至和朋友一道在阿伦郊外组装了一台滑翔机。事实上,此时的隆美尔似乎更想成为一名航空工程师,投身于这个新兴的让人振奋的领域。

父亲的严厉和阻碍最终打消了隆美尔翱翔蓝天的梦想。年轻的隆美尔改变主意决定投笔从戎,老隆美尔认可了这个决定,并尽其所能去帮助儿子,尽管他心中可能更希望儿子能够进一步接受教育。1910年3月,隆美尔奉命前去当地驻军医院接受体检,尽管他患有腹股沟疝气,但经过一次小手术治疗后,7月19日,隆美尔正式入伍,成为符腾堡第124步兵团的一名军官候补生。

完成新兵军训后,隆美尔被送人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学习。自此,他的指挥生涯拉开序幕。在入学之前,他按要求对此前的生活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1891年11月15日,我出生于海登海姆的布伦兹学校,是该校校长埃尔温·隆美尔和他的妻子海伦的第二个儿子,我的父母均信奉新教……

7岁那年的秋季,我本该上小学,但由于我的父亲调任阿伦镇中学的校长,而当地没有小学,我只能通过私人教师授课来获取必要的知识以便考入阿伦中学。两年后,我考入这所拉丁学校,并在那里待了5年……  1907年秋季假期,我在越过小溪时不慎右脚踝受伤,但很快就痊愈了,之后即使剧烈活动也没有感到任何不适。1908年秋,我转入格蒙堡皇家现代中学五年级就读,一年后,升入六年级……

阅读和完成家庭作业占据了我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除此之外,我还进行大量体育锻炼,例如自行车、网球、滑冰、划船、滑雪等等。(摘自戴维·欧文《隆美尔》,威登菲尔德和尼克尔森出版社,伦敦,1977)

隆美尔在军校表现出色。军校校长在1911年3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他在步枪和军事训练方面“十分优异”,在体操、击剑和骑马等项目上表现良好,是一名能干的军人。1912年1月,隆美尔被正式授予中尉军衔,返回第124步兵团,该团已经移师威尔加藤,在接下来的两年中,隆美尔一直负责训练新兵。他不同于其他很多的年轻军官,他不抽烟而且滴酒不沾,但即使是最平常的军事问题,他也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P1-P3

序言

德国的埃尔温.隆美尔陆军元帅(1889-1944)是为数不多的至今仍广为铭记的二战德国将领之一。无论是在北非的沙漠中站在指挥车顶部指挥战斗抑或是面对摄影机,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庞、精明的眼神以及坚毅的下巴,总让人浮现出“沙漠之狐”的形象,能够轻而易举地击溃强敌。

照片中的他总是无往不利,指挥着全副武装的机械化部队同步履沉重呆板乏味的敌军作战,似乎给人一种错觉,他的胜利得益于精良的装备而非高超的指挥技艺。甚至于他的死因,因卷入刺杀阿道夫.希特勒的爆炸行动,但顾及家人安危,他没有冒着风险参与公审,而是默默选择服毒自尽——一种看似很浪漫的终结,留给世人一个尽忠于元首,在绝望中坚守的敬业的军人形象。

所有的传说都源自真实。无论隆美尔头顶的光环多么耀眼,他的身份首先且始终是一名战士。他的勇敢毋庸置疑,他的“蓝色马克斯”勋章正是表彰他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可谓实至名归。从接过指挥枪的那一刻起,他就非常体恤部属,保证他们不会枉死,并带领他们走向胜利,即使当时他们正身处1914-1915年间以绞肉机般恐怖而闻名的西线战场。

隆美尔远超同时代大多数人的能力很快使他脱颖而出。1915年10月,他调入一支山地营,在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北部战斗的这段时间使他有机会完善机动作战这一日后他得以纵横北非的战术。他率领小股快速部队,出其不意地一举突入意大利人后方。该战术对指挥官的要求较高,既有健康的体魄,又能灵活机动地抓住战机。德国此时现行的指挥系统名为“任务导向指挥系统”(德语:Auftragstaktik),该系统使得指挥官们可以避免内部干扰自由地获得目标信息。隆美尔的成功无疑也离不开该系统的助力。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那段岁月,他向军校学员们仔细分析了自己经历过战斗过的每一个战役。尽管缺乏装甲作战的经验,但并不妨碍他将突出机动性和灵活性的作战思想套用其中。

他冲锋在前,以便抓住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他大加赞赏“全兵种协同作战”——坦克作为“铁拳”冲锋在前,机械化步兵拱卫侧翼,炮兵负责火力支持、防空以及反坦克任务,工兵来完成战场的清扫。他还清醒认识到空中优势的重要性。他的作战目标则是快速突进,切断敌军指挥部(大脑)和前线部队(肌肉)之间的联系。

隆美尔的这些战术思想1941-1942年间在北非这块大兵团机动作战的理想战场上发挥的淋漓尽致。隆美尔多次攻击英军后方防御阵地,切断其与前线部队之间的联系,1942年5月到6月间的加查拉战役堪称典范。

然而,在北非战场上,他也遭遇了一些无法控制的事情:不可靠的补给线和装备很差的意军盟友。此外,面对谨慎而又精细的蒙哥马利,他的几次冒进最终导致战局失败。蒙哥马利与隆美尔再次对决于1944年的诺曼底,盟军登陆的成功,使得德军无法再继续以隆美尔热衷的这种机动战术进行作战。

总的来说,隆美尔是一名行动如风、思维如电的指挥官,他的强大之处在于他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己方的优势。他时刻准备冒险——事实上,这是他指挥风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旦成功,则收获甚巨。在失败时,他也会被迫防守,同时倍感沮丧。战场是他的一片天地,他更青睐自己能够掌控的战局。然而,天不尽遂人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8: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