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间词话(双色插图版)
分类
作者 王国维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采用传统评点式的词话形式,以“境界”为核心,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既有理论的总体阐发,也有对作品的具体分析论证。

《人间词话(双色插图版)》是一本最权威、最全面的《人间词话》,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此书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与国学大师零距离接触,进一步领略“境界”的深邃,以期达到陶冶情操、传承国学经典的最终目的。

内容推荐

《人间词话(双色插图版)》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

目录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南唐]李煜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

 《梦江南》[五代]皇甫松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春望》[唐]杜甫

 《饮酒》[晋]陶渊明

 《鹿柴》[唐]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虞美人》[五代]李煜

 《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

 《凉州词》[唐]王之涣

 《清平乐·村居》[南宋]辛弃疾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枫桥夜泊》[唐]张继

 《忆秦娥》[唐]李白

 《离亭燕》[宋]张鼻

十一

 《鹊踏枝》[五代]冯延巳

十二

 《更漏子》[唐]温庭筠

十三

 《山花子》[五代]李瑁}

十四

 《菩萨蛮》[唐]温庭筠

 《女冠子》[五代]韦庄

十五

 《相见欢》[五代]李煜

十六

 《乌夜啼》[五代]李煜

十七

 《破阵子》[五代]李煜

十八

十九

 《鹊踏枝》[五代]冯延巳

二十

 《醉花间》[五代]冯延巳

二十一

 《钟山即事》[北宋]王安石

 《浣溪沙》[北宋]欧阳修

二十二

 《生查子·元夕》[北宋]欧阳修

二十三

 《南乡子》冯延巳

二十四

 《蝶恋花》[北宋]晏殊

二十五

 《踏莎行》[北宋]晏殊

二十六

 《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

二十七

 《朝中措·平山堂》[北宋]欧阳修

二十八

 《临江仙》[北宋]晏几道

二十九

 《满庭芳》[北宋]秦观

三十

 《楚辞·涉江》[战国]屈原

三十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

三十二

 《鹊桥仙》[北宋]秦观

三十三

 《兰陵王·柳》[北宋]周邦彦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三十七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北宋]苏轼

三十八

 《暗香》[南宋]姜夔

三十九

 《扬州慢》[南宋]姜夔

四十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北宋]苏轼

四十一

 《古诗》[东汉]无名氏

四十二

 《霓裳中序第一》[南宋]姜夔

四十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北宋]辛弃疾

四十四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南]宋辛弃疾

 《满江红》[南宋]岳飞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南宋]文天祥

四十五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四十六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北宋]苏轼

四十七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南宋]辛弃疾

四十八

四十九

 《凤栖梧》[北宋]柳永

五十

 《声声慢》[宋]李清照

五十一

 《如梦令》[清]纳兰性德

五十二

 《浣溪沙》[清]纳兰性德

五十三

 《醉花阴》[宋]李清照

五十四

 《诗经·秦风·蒹葭》[西周]无名氏

五十五

 《无题》之一[唐]李商隐

 《无题》之二[唐]李商隐

五十六

 《武陵春》[宋]李清照

五十七

 《浣溪沙》[北宋]晏殊

五十八

 《长恨歌》(节选)[唐]白居易

五十九

 《雨霖铃》[北宋]柳永

六十

 《唐多令》[南宋]刘过

六十一

 《忆王孙·春词》[宋]李重元

六十二

 《少年游》[北宋]周邦彦

六十三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六十四

 《天净沙·秋》[元]白朴

试读章节

【原文】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译文】

评论诗词以境界为最高标准。一首词如果有境界,自然显得格调高迈、超逸不群。这也正是五代和北宋期间的词之所以独到绝妙的地方啊。

【评析】

前人论词,与境界说并举的,有兴趣说,有神韵说。境界说据说为王国维所独创。在王国维看来,境界是“高尚伟大之人格”与真情、真境的完美结合,也就不难理解王国维为什么推崇李煜、苏轼和辛弃疾词了。李煜因为在词中毫无遮蔽地写出亡国后的悲苦,王国维说他的词“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而苏、辛二人则因其过人的胸襟,所以当他们的高尚人格与他们的词才相结合时,词便自成境界。

【作品鉴赏】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①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⑦,罗衾③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④,一晌贪欢⑤。

独自莫凭栏⑥,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⑦。

【注释】

①《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原为唐教坊曲,至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②阑珊:一作“将阑”,指衰残。

③罗衾:绸被子。不耐:受不了。

④身是客:指作者亡国后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⑤一晌: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⑥莫:一说通“暮”。凭栏:凭栏远眺。

⑦天上人间:一个是天上,一个是人间。形容心里落差巨大。

【译文】

门帘外,春雨淅淅沥沥,浓郁的春意又眼看就要凋零了。薄薄的锦被耐不住五更时的冷寒,我时常被冻醒。只有在梦里,我才能暂时忘掉自己是羁旅之客。享受片时的娱欢。

暮色苍茫中,我独自一人,凭栏远眺,回忆起旧时无边的大好河山。这才明白,离开它是那么容易,要再见到它,却是多么困难啊。唉!人生之中,一切的美好事物,何尝不是如此呢。眼见得春天就要凋零,像凋落的花瓣随水流逝,我的命运有谁知道呢?今昔对比,真仿佛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

【赏析】

据北宋蔡僚《西清诗话》谓,本词是李煜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婉,未几下世。”

本词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的春雨,寂寥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追忆梦境,好像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的华美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为什么要说“独自莫凭栏”呢?这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流水”两句,是叹息春归何处。词人长感叹花落流水,春去人逝,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感叹,也是暗示作者没落的命运。

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苦闷心情,王国维谓,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苦闷,反而极具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①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②无留意,四面边声③连角起。千嶂④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⑤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塞下:西北边陲。指作者的驻守地。

②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此句谓:秋天来了,西北边陲的大雁,义无反顾飞去南方衡阳越冬。此情此景,不期然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衡阳:今湖南衡阳。

③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④干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P1-4

序言

《人间词话》是清末民初学者王国维接受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诗词所作的评论。因作者的书斋名“人间书斋”,故以“人间词话”命名。此书熔中国古典词论和西方哲学,美学于一炉,以发挥中国古典词论为主,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文艺理论体系,是王国维的文学批评代表作,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国桢,字静安,初号礼堂,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早年研究哲学和文学,后接触到西方文化和思想,深受叔本华影响。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的研究方向转向经史,协助罗振玉整理大云书库藏书。《人间词话》为王氏1906—1908年之间的著作。

王国维为近代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为近代以来所仅见。其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金石等方面均有涉猎,且造诣颇深,被称为国学大师。其主要著作有王国维生前亲自编定的《静安文集》、《观堂集林》等。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首次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其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清朝词派,主要有浙派和常州派。浙派词致力纠正明末词流迂缓淫曼的毛病,崇尚清灵,主张学习南宋姜夔、张炎的词,其流蔽在于主清空而流于浮薄,主柔婉而流于纤巧。而常州派词起而纠正浙派的流弊,提倡深美闳约,沉着醇厚,以立意为本,发挥意内言外之旨,主张应有寄托,推崇周邦彦而轻薄姜夔,张炎。

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突破浙派,常州派的樊篱,纠两者之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浙派词主清空柔婉,结果导致浮薄纤巧,不真切,王国维的境界说提倡不隔,以纠正浙派词的流弊。他强调写真景物,真感情,要写得真切不隔。直接击中了浙派词的要害。对于常州派,他反对所有词都必须有寄托的说法,认为并不是有寄托的词才是好词。他认为,伫兴之作,写情语,写景物,只要真切不隔,有境界,便是好词。这种观点有利于纠正常州派词偏于追求寄托的狭隘见解。

本书分为两部分,力求反映原集的面貌。第一部分为作者生前的出版稿,共64则,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万多字,但编排整齐,脉络清晰,首尾呼应,完全具有一本文艺论著应有的格局和气象。第二部分为后世学者从王氏的遗稿中整理而得,其意旨自然与词论完全相关,有些为作者生前弃用的,有些作者生前未曾整理的,总体而言,俱为已刊稿的补充和脚注。我们补录在此,对于全面理解王氏的理论主张。不无益处。

鉴于原作涉及事典、语典、名物、制度、生僻语词众多,我们此次编排,均给予逐一注出和疏解,同时加入了相应的“作品赏析”版块,力图使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对中国古代诗、词、散曲的发展有一整体的印象。由于水平所限,文中错讹脱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