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个官二代和四个刑满释放人员的创业团队
西天取经绝对是一个伟大的创业壮举,唐僧团队就是一个创业企业。派唐僧去西天取经,对唐太宗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对唐僧而言这是一个要命的决定。从东土大唐到西天灵山,有十万八千里,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尽是妖魔鬼怪。最终,唐僧团队耗费了十四年才从如来佛祖那里取得大乘佛法真经。要是在今天,步行十万八千里,耗时十四年,没汽车没旅馆,没工资没保险,更没有“歪fai”(WiFi),只有妖魔鬼怪,谁会干这事?!在取经团队中,唐僧心软体弱,孙悟空刁顽暴戾,猪八戒好吃懒做,沙和尚忠厚老实,白龙马基本上只是脚力。中国有句古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西天取经,其实就是一个“官二代”,带着四个“刑满释放人员”,组成了一个独特的“创业团队”。在这个独特的创业团队中,为什么大家一开始愿意从事这一艰苦卓绝的职业?如果有人偷懒怎么办?如果有人中途退出又怎么办?在经济学或博弈论中,在上级和下级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发生的这类难以监督的行为,被称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即便是神仙也经常有凡心,也会开小差,也有人性的弱点,因此要完成西天取经这一艰巨的任务,光靠个人意志或道德肯定是不够的。一定得有制度上的安排来约束人性的弱点,奖勤罚懒,相互制约,保证西天取经这一目标最终能够成功。在现实生活中,当上级给下级安排了一项艰难的任务时,意味着上下级之间达成了一种契约关系,那么就必须有巧妙设计的制度或机制来解决契约履行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我们首先来聊聊西天取经的履约机制。
我们首先一一考察取经团队中的角色,然后讨论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先说唐僧吧,应该说他是取经团队中意志最坚定的成员,也是团队的领导。先看唐僧的背景。唐僧本名陈玄奘,在《西游记》中是金蝉子转世,又在金山寺长大,自幼研习佛法,对佛教忠贞不二,总之“生就是佛教的人,死是佛教的神”,这是他的个人禀赋。接着看他的出身。外公殷开山是当朝丞相,正一品官职(正国级干部),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父亲陈光蕊是科举状元,当时就官拜江州州主(从五品),复活后升至文渊殿大学士(从四品),在今天就是厅级干部了。总而言之,外公和父亲都是高于,唐僧是标准的“官二代”,出身绝对是根正苗红。再看他的地位。在唐太宗的水陆法会上,唐僧是主持人。唐太宗将从观音那里获得的两件礼物——价值五千两银子的锦裥袈裟、两千两银子的九环锡杖赐予唐僧,让唐僧在长安城里风光无限。这还不算,最给面子的是,当唐僧自告奋勇要求前往西天取经时,唐太宗居然与他结拜兄弟,也因此唐僧有了“御弟”的名号。拜兄弟就等于纳了“投名状”,唐僧就得竭尽全力去完成皇兄托付的任务。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唐太宗此举等于让唐僧作出了一个“可置信的承诺”。如果取经不成,太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有多严重?唐僧自己说了:“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这唐僧直接就发下了毒誓!归纳一下,唐僧出身高贵,地位尊崇,说话自然要算数,这是“声誉”的力量;他与太宗结为兄弟,又当众立下毒誓,这是作出了可置信的承诺。因此,即便前途险恶,性命攸关,唐僧也唯有万死不辞,否则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有何颜面失败而归?
那也许有人问,万一唐僧取经失败、滞留国外呢?现代社会的“裸官”可不少,但那时候应该还没有,唐僧的父亲和外公可都在朝廷为官呢。当然,尽管唐僧意志坚决,但人性也有柔软的时候。看过1986年央视版《西游记》电视剧的人可能还记得,当唐僧师徒经过女儿国时,女儿国国王执意挽留唐僧留下来与她成亲,共治江山。在女王的柔情蜜意下,唐僧似乎已经动情了,却被赶来的蝎子精搞坏了情调。原著写到这一段时,说唐僧“战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第406页)!没有蝎子精搞鬼,说不定唐僧真的愿意留在女儿国享受荣华富贵呢。可见,即便像唐僧这样意志无比坚定的人,也不能保证在外部环境的冲击下矢志不渝。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我们不妨猜想一下,万一唐僧留在女儿国当国王了,后果究竟有多严重?首先,按照他的毒誓(神话中的毒誓应该都能应验),他会堕入地狱。在讲究因果报应的佛教徒看来,没有比这更可怕的后果了。其次,他要是不回国,他的老外公和父亲肯定会受到株连。对皇帝说话不算数,这种欺君之罪在古代是可以满门抄斩的!此外,取经项目的CEO观音菩萨和大老板如来佛祖绝不是“吃素的”,设计了其他机制监督着唐僧呢。反过来,如果他坚持取经,即便失败,最坏的后果无非是牺牲了个人性命,但至少可以名垂青史,说不定如来还可以让他第二次转世为徒呢。因此,对于唐僧而言,面对他和唐太宗的约定,由于爽约的成本远高于履约的成本,他肯定会坚持履约。这告诉我们,在博弈论中,要看对手说话是不是算数,他的承诺是不是可信,关键不是他的态度、他的语言、他的人品,而是他说话不算数的成本是不是比收益更高。人性不足信,制度更可靠,因此要借助制度安排来改变对方的成本和收益,才能让对方乖乖说话算数!
P4-6
本书不仅用管理学理论论述创业,而且巧妙地应用国际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以《西游记》的神话故事为例,风趣而深入地分析了一个创业团队从起步到步入正轨的过程。在这一论述中,作者强调了人性的弱点和巧妙的制度安排的重要性。你可能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论述,但很难不承认其逻辑性、新颖性与趣味性。
——黄有光(世界著名华人经济学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温思敏讲座教授)
从一个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中提炼出经济学的道理来,恐怕这是一般读者和作为经济学家的读者的重要区别。聂辉华是一个严肃的学者,一个年轻的经济学教授,但是,我相信他上小学时读《西游记》是看故事,从故事里读出精髓来,则是后来他自己真的从现象里看到了本质。
——周志兴(共识传媒创始人、总裁)
如来有个创意,观音进行策划,唐僧师徒历经磨难,终于在西天取得真经。本书从创业的角度解读《西游记》,并巧妙地将博弈论和企业理论融入其中,角度新颖,分析严谨,每一章还提供了实用管理法则,是创业者的必读手册。
——胡汉辉(东南大学教授、大学生创业大赛权威导师)
关于怎么管人这事,老板们有很多锦囊和招数,但往往都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规律性的总结,导致教训不能吸收,经验无法传递,组织管理能力一直低水平徘徊。本书浅入深出,似非而是,看起来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实际上处处透着扎实的学术功底。很有营养,值得一读再读!
——许志学(北京佐佑管理顾问公司CEO)
一本好书从创造到出版,其实也是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从大学二年级到现在,我总共发表了大约两百篇文章,出版了五六本著作。本书虽然是一本大众畅销书,却是我花费心血最多、期望最高的作品。我所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是企业理论,它是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研究企业家精神、团队生产、绩效考核和兼并收购等企业治理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在这个领域,我研读了几百篇英文论文。这些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的论文,针对企业治理的难题提供了精彩绝伦的机制设计,或者利用“大数据”进行了严谨的回归分析,从而提供了非常有趣或者重要的洞见。例如,围绕“所罗门国王和真假母亲”的经典寓言,经济学家们设计了各种精巧的机制,以便诱使真假母亲说出真话,从而为管理者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我认为,最好的论文要满足两个标准:第一是“意料之外”,乍看上去是一种惊喜,违背“常识”;第二是“情理之中”,等作者把道理一讲,读者就觉得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幸运的是,我所研究的企业理论领域,就有好多这样的好论文。
好东西不能独享。我就想,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将处于世界前沿的、艰深晦涩的、满篇数学符号的英文论文,以一种通俗易懂、深人浅出的方式讲述给普通读者听,并且这些论文的观点要能够串联成一个逻辑自洽、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创业和管理故事?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光荣的使命!在酝酿了一年之后,2012年我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为蓝本,“旧瓶装新酒”,在著名的经济学普及刊物《经济学家茶座》上连续发表了《西天取经的履约机制》、《唐僧为什么不授权给孙悟空?》、《如何管理猪八戒这样的马屁精?》三篇文章,作为《跟<西游记>学创业》的系列篇章。
上述文章发表之后,反响非常之好!国内一个著名经管出版社的策划编辑小Y眼光独到,在第一篇《跟(西游记)学创业》发表之后,就找到我,说要整理成书出版。我也确有此意,于是小Y和我一起讨论了全书的框架。2013年,我破格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当时最年轻的正教授,然后小Y和我正式签署了出版合同。2014年,我遭遇了一些不幸的事情,但我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书稿。之后,我在一个深山寺庙里住了几天,聆听着晨钟暮鼓,感受着佛教庄严,品茗着明前绿茶,修改着《跟(西游记)学创业》,仿佛身处神话与现实交织的二次元世界。不过读者放心,就算身处菩提之下,心向明镜之台,我也顿悟不了,毕竟尘缘未了,牵挂太多1
2014年年底,一切就绪。然而编辑小Y已经因为个人原因辞职,此书的出版则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迫中止。经过一番波折,幸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高晓斐老师慧眼识珠,于是本书得以面世,我的第一本经管畅销书算是“创业”初步成功了!
我要首先感谢我的妻子,多年来她一直默默地支持我的事业和理想,并且作为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校者和评者,为本书直接贡献了价值。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分社社长刘晶女士、策划编辑高晓斐、责任编辑潘蔚琳以及周华娟,为了本书的内容修改和市场推广,他们多次和我专门进行“头脑风暴”。感谢《经济学家茶座》的执行主编詹小洪老师,多年来他一直鼓励和支持我“右手写经济学论文,左手写经济学散文”。
希望本书能够为创业者、管理者或领导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洞见,则夙愿足矣。
聂辉华
2015年5月15日
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
一本想象不到的“怪作”
黄有光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温思敏讲座教授
我于2015年5月访问中国人民大学时才认识聂辉华,但之前就读过他的文章,知道他是在很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茶座》发表文章最多的作者,也知道他是靠在国内外高档次学术期刊发表许多文章而很年轻就评上正教授的实干学者。最近读了他的怪作《跟<西游记>学创业》的一些章节,认为非常值得推荐。“跟《西游记》学创业”,连黄有光都想象不到的可能性,不怪吗?
作者认为《西游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伟大的创业史。它讲述了一个“官二代”(唐僧)带领四个“刑满释放人员”(包括白龙马在内的四个徒弟)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成功到达西天取经的创业故事。本书不只用管理学理论论述创业,而且巧妙应用国际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以《西游记》的神话故事为例子,风趣地解释了观音如何搭建取经团队,唐僧如何建立领导权威、如何设计激励机制、如何考核员工、如何设计权力结构以及如何实行公司治理等管理难题,从而深入地分析了一个创业团队从起步到步入正轨的过程。在这一论述中,作者强调了人性的弱点和巧妙的制度安排的重要性。你可以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论述,但很难不承认其逻辑性、新颖性与有趣性!
黄有光,世界著名华人经济学家,194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曾任澳大利亚Monash大学讲座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与杨小凯教授共同创立了“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温思敏讲座教授。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伟大的创业史。它讲述了一个“官二代”(唐僧)带领四个“刑满释放人员”(四个徒弟)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成功到达西天取经的创业故事。由聂辉华著的《跟西游记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巧妙地将世界前沿的经济学理论融入“西游记”的神话故事,风趣地解释了观音如何搭建取经团队,以及唐僧如何建立领导权威,如何设计激励机制,如何考核员工,如何设计权力结构,如何上市融资,以及如何实行公司治理等管理难题,从而深入地分析了一个创业团队从公司起步到步入正轨的完整过程。
这本由聂辉华著的《跟西游记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由中央电视台央视财经周刊倾情推荐,好玩的创业宝典、实用的管理秘籍,华人经济学家黄有光、共识网总裁周志兴、创业导师胡汉辉、许志学诚意介绍!
本书分6个部分,共22回,按照一个创业团队从公司起步到走上正轨的自然过程,覆盖创业管理的所有重大环节。因此,本书整体连贯,自成体系。但是,每个章节又相对独立。读者阅读本书时,可以一气呵成,也可以挑选感兴趣的章节,还可以在无聊时随意翻阅,总能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