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精神分析新论》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研究的续篇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都在这部著作当中得到精深的表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精神分析新论/汉译经典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精神分析新论》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研究的续篇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都在这部著作当中得到精深的表述。 内容推荐 《精神分析新论》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研究的续篇,是作者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深入探索的结晶,内容涉及生物本能及婴幼儿经历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人生的五个阶段理论、精神分析在治疗活动中的应用等。 目录 英文版编者导言 序言 第一章 梦的理论的修订 第二章 梦与神秘主义 第三章 心理人格的剖析 第四章 焦虑与本能生活 第五章 女性气质 第六章 解释、应用和展望 第七章 宇宙观问题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梦的理论的修订 女士们,先生们: 相去15年之久,我又能与你们会聚一堂,共同探讨精神分析在这15年里的新进展和新改进了。从好几个观点看,我们都应首先把注意力投向梦的理论,这是合理而适宜的,因为它在精神分析史中不但占有特殊的地位,更标志着一个转折,精神分析能从心理治疗法演化为深度心理学,是与梦的理论分不开的。自其诞生以来,梦的理论也一直是这门年轻科学的最具特色的理论,我们的知识中没有任何别的内容可与之匹敌,它是从民俗和神话手里夺回来的新领域。它所必然提出的种种观点的奇特性,使它充当着判断标准的角色,依此辨别谁是精神分析的追随者,谁将永远不能理解精神分析。对我自己来说,在过去,每当我处于研究的困境时(即当一些精神症的不确定事实与我的缺乏经验的判断相混淆时),我发现梦的理论通常是我最后的依恃。每当我开始怀疑这些摇摆不定的结论的正确性时,只要我能成功地把一个毫无意义且杂乱无序的梦转译为梦者内心的合乎逻辑且浅显易晓的心理过程时,我就会重新相信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 所以,特以梦的理论为例,一方面探讨精神分析在这15年间的变迁,另一方面研究当代世界对精神分析的理解与评价的进展,这于我们具有特殊的趣味。但我也可以立即告诉你们,你们不久就会在这两方面大感失望。 不妨翻阅一下《国际(医学)精神分析杂志》各卷,自1913年以来,关于精神分析的权威性文章大多刊登于此。在较早期几卷中,你们将看到每卷都有一个“论梦的解析”的分标题,这之中包含着许多关于梦理论的种种观点的文章。但是,当你们越往后看,这类文章就越少,以至于最后这个分标题完全消失了。从精神分析者的行为来看,他们似乎不再对梦有所论述,似乎梦理论没有什么可以再补充的了。但是,若你问起梦的解析有多少已被外人所接受——包括许多利用我们理论的精神病学者和精神治疗学家(顺便提一下,他们对我们的好意不是很感激)、那些惯于擅用科学中较新结论的饱学之士、那些文人和普通大众——答案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关于梦的理论,其内容中有少数观点是大家熟知的,这之中有些我们从未提出过,例如所有的梦都具有性的属性的论点;但关于梦的那些真正重要的观点,诸如梦的外显内容和梦的内隐思想的根本区别,焦虑的梦与梦的满足欲望的功能不相矛盾的认识,若非知道梦者在处理过程中的联想就不可能解释梦,最重要的是,关于梦的本质即梦的工作过程的发现等等——正如30年前一样,这一切仍不为外人所认知。我这样说是有理由的,因为在过去的这15年里,我曾收到过数不胜数的信件,来信者呈述自己的梦以求获得解释,或者询问梦的性质。他们宣称已读过我的《释梦》,但从其字里行间可看出,他们对梦的理论缺乏了解。不过,这一切并不会阻止我们对梦再作一次详细的论述。你们会记得,上次我们关于梦的全部讲演,都是用来说明我们是如何逐步理解迄今尚未得到解释的心理现象。 随后,我们设想某人——例如一个接受精神分析的患者——给我们讲述了他的一个梦。我们将假设他正是通过这种途径同我们进行一次沟通,表明他决心开始接受一次精神分析治疗。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沟通所采取的方法是不恰当的,因为梦本身既非社会话语,也非信息传递方式。而且,我们并不知道梦者试图要对我们说什么,在这一点上,他自己也并不比我们更清楚。现在我们不得不立即做出一个决定:一方面,非精神分析的医生向我们断言,梦是做梦者睡眠不佳的征兆,它表示大脑的每一部分并非均能同样在休息,大脑的某些区域在未知的刺激影响下,力图继续工作但又仅能以一种相当不完全的方式进行。倘若如此,我们就可不必再从事这种毫无心理价值的、对夜间失调的产物的研究了,因为我们无法从研究中获得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另一方面,很显然我们已做出了相反的决定。我们作出假定,并将它看成一种前提——必须承认,这个假定是非常独断的——那就是,即使是这种难以理解的梦也肯定是一种完全正常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心理活动,在精神分析中,我们能够像使用别的任何信息一样使用它,只有我们的实验结果才可以证明我们有无错误。如果我们成功地把梦转化为那种有价值的话语,我们就显然有希望了解到新的东西并获得某种沟通,而此种沟通用其他方法是不易获得的。 可是,现在摆在我们眼前的,却是此项任务的种种困难和题材上存在的种种迷惑性。我们该如何把梦转变为一种正常的沟通,如何解释在思考话语中所呈现的那种对他和对我们而言都是晦涩难懂的表现形式呢? P1-3 序言 我曾于1915—1916年和1916—1917年两个冬季学期在维也纳精神病诊所的讲堂讲演过《精神分析导论》,当时听众是大学教师。讲演稿的前半部分系即兴演讲,事后立即撰写成文;后半部分是在萨尔兹堡度暑假时写就的,并于冬季逐字讲述。那时我还拥有极佳的记忆力。 与以前的讲演稿不同,这些新讲演稿我从未讲述过。我的年龄已使我摆脱因与大学相关——即使是表面上的相关——而负有演讲的义务;而且,我曾接受的一次外科手术,也使我失去了向公众讲演的可能性。因此,在阐述下面的内容时,如果我要再次像上回那样置身于讲堂,那也仅仅是出于这样一种想法:它也许可使我在深入阐述我的主题时,不至于忘记我对读者所负的责任。 这些新讲演稿绝不是要取代早前的讲演稿,亦非任何意义上的独立实体,以期拥有它自己的读者圈;它们是旧讲演稿的续编和补充,依照它们与旧讲演稿的关系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15年前已论及的题旨,但因知识的深化、观点的更新,从而不得不重新加以论述一一即批判性的修订。另外两类则真正是旧讲稿的扩充,因为它们有第一次的讲演稿中没有论及或因当时所知太少而不能另列专章的材料。必须指出,如果新讲演稿中有些部分兼有这几类特点的话,那也是无可避免的,也不必遗憾。 我还给新讲稿以接着旧讲稿的章节编排,从而表明它与《精神分析导论》的依存关系。譬如,此讲稿的第1讲被相应地标为第29讲。一如既往,此讲稿也极少为专职精神分析学家提供新的材料,它的对象是那些对这门新科学的发现和性质抱有好感甚或半信半疑的受过教育的人们。我的主旨仍是不愿有所删节以求表面的简洁或完美,不掩饰问题,也不否定缺陷和疑问的存在。在其他所有的科学研究领域或许不需要标榜这种谦虚的意图,因为普遍认为它们是不证自明的,公众也不会对它们提出过分的要求。例如,天文学著作的读者就不会因为著作中有关宇宙知识的说明尚有含混之处而感到失望或轻视它。而心理学则不然,人类科学研究能力的匮乏将在此暴露无遗。似乎人们对心理学的要求,并不在于通过它来获得知识的进步,而是得到另一种满足。一切尚未解决的问题,一切谁都承认的疑难,都可化做反对心理学的理由。 任何热爱心理科学的人,都必须接受这些不公平的评判。 弗洛伊德 1952年夏于维也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