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毛泽东的故事(青少版)/领袖故事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王敏玉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敏玉所著的《毛泽东的故事(青少版)/领袖故事丛书》中收录的毛泽东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或创造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本书通过多个生动详实的故事,将领导人从出生一直到晚年的生活和奋斗历程串联起来,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饱满生动的形象,再现了领袖的人格魅力、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内容推荐

王敏玉所著的《毛泽东的故事(青少版)/领袖故事丛书》叙述了毛泽东从出生到参加革命、领导革命和领导国家建设直到辞世伟大光辉的一生,作品多侧面、多层次、立体化地再现了毛泽东充满智慧的人生历程,也展示了我国革命、解放、建设各个历史阶段的大事件始末,展示了毛泽东感人至深的情怀,思深虑远、纵横捭阖、处乱不惊的军事和政治智慧。

目录

农民之子

最爱读造反的书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头自学

不动笔墨不看书

“游学”之路

组织新民学会

长沙建党

“一大”代表

韶山建党

秋收起义举红旗

“上山”

朱毛会师

“前头捉了张辉瓒”

踏上长征路

通道转兵

伟大转折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奠基直罗镇

《论持久战》

窑洞对

“单刀赴会”

轰动山城的一首词

“我毛泽东不会先走”

城南庄遇险

一纸吓退十万兵

决胜千里

“进京赶考”

“人民万岁”

我可不想当李自成

知国情倡勤俭

共产党不能搞裙带关系

和宋庆龄的友谊

情系西藏

尊师之情

回礼

惩治刘青山、张子善

心里装着江河

两登黄鹤楼

揭露高、饶反党事件

起草第一部宪法

与李四光谈石油

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

拒受“大元帅”衔

礼品交公

投荣毅仁一票

看戏入戏

按我的生活习惯办

月下老人

教警卫员学文化

畅游长江

空中遇险

吟就《送瘟神》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我自己来”

“我就是不怕鬼”

调查要说真话

我要骑马走黄河

高指标要下决心改

与人民共渡难关

吃红烧肉

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

重调查

炮击金门与绞索政策

故乡行

接见溥仪

重上井冈山

还债

稿费

以礼相待

再见斯诺

“讨嫌”个人崇拜

设国家主席的风波

不寻常的南巡

同尼克松握手

陈毅是个好同志

批评江青

总理还是总理

小平人才难得

听《满江红》

“生着一副大中华脸孔”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最后的日子里

试读章节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

毛氏家族原籍江西吉州府龙城县,始祖毛太华在元末时参加过朱元璋的队伍。明王朝建立后,他作为一个下级军官又跟随明朝大将傅友德、蓝玉前往云南作战。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命留下部分将士镇守云南,毛太华便是其中的一个。他在当地娶妻生子。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毛太华思念故土,请许告老还乡。1380年,毛太华举全家移居湖南湘乡县。十多年后,他的两个儿子又迁居到湘潭县韶山冲。从此,毛氏家族便在韶山冲垦荒务农,繁衍生息。

从先祖毛太华算起,毛泽东是毛氏家族的第20代子孙。

祖父毛翼臣,名恩普,是个老实厚道的农民。1878年与哥哥毛德臣分家,从祖居地韶山东茅塘搬到了韶山冲的上南岸,建了五间茅草屋。毛翼臣一生为贫穷所困,后来因生活所迫,连祖上留下的部分田产也都典当出去了,58岁时去世。这时毛泽东刚刚9岁。

父亲毛顺生,名贻昌,1870年生,与祖辈不同的是,他上过几年私塾,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曾因负债过多,被迫到湘军中当过几年兵,有些见识。还乡后,17岁开始当家理事。毛顺生为人精明,善持家务,勤于劳作,又兼做点小买卖,逐渐有了些积蓄,很快赎回了父亲典当出去的田产,并新置了一些水田。还在原有房基上改建了十多问瓦房,也就是今天的“毛泽东故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生意上,家里雇了一个长工,并要妻子和孩子们下地劳动。经过毛顺生的苦心经营,毛家在当地算得上一个比较富裕的人家。

母亲姓文,湘乡县唐家坨(后改为棠桂阁)人。由于在家排行老七,人称文素勤。18岁和毛顺生结婚,先后生了五男两女,但有四个夭折了,最后只留下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文氏虽然没有念过书,却是一位勤劳、善良、贤惠的农村妇女。她非常疼爱孩子,也极富同情心,乐于助人。遇有灾荒之年,对于前来讨饭的人,她总是给他们一些吃的,还有时背着丈夫悄悄送些米给贫苦乡邻。她不仅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影响孩子,还支持孩子帮助别人。

毛泽东长得很像母亲,也十分敬重母亲,受母亲的影响最深。几十年后,他常常以深厚的感情谈到母亲。1919年10月得悉母亲病危时,在长沙的毛泽东星夜赶回韶山,虽没有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但他在母亲的棺材前,席地而坐,写了一篇哀恸的《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后来,毛泽东在给同学的信中谈到母亲时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他母亲就是属于最后那一种人。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专门去父母坟前扫墓,以表深深的哀思。

P1-P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