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四天三支大军和三场战役的历史(精)》作者伯纳德·康沃尔融合了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的高超技艺和一丝不苟的历史研究,叙述了每一个引人入胜的瞬间,从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到三场战役的硝烟与鲜血,及至战役的后续。通过引用拿破仑皇帝、威灵顿公爵和普通官兵的书信与日记,康沃尔栩栩如生地呈现了参加这些著名的战役是怎样一种体验。他对这些战役的详尽理解和生动描绘,也清晰地展现了这四天的跌宕起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滑铁卢--四天三支大军和三场战役的历史(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英)伯纳德·康沃尔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滑铁卢——四天三支大军和三场战役的历史(精)》作者伯纳德·康沃尔融合了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的高超技艺和一丝不苟的历史研究,叙述了每一个引人入胜的瞬间,从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到三场战役的硝烟与鲜血,及至战役的后续。通过引用拿破仑皇帝、威灵顿公爵和普通官兵的书信与日记,康沃尔栩栩如生地呈现了参加这些著名的战役是怎样一种体验。他对这些战役的详尽理解和生动描绘,也清晰地展现了这四天的跌宕起伏。 内容推荐 《滑铁卢——四天三支大军和三场战役的历史(精)》是一个激动人心且扣人心弦的故事,讲述了英雄业绩和莫大悲剧,以及裁定欧洲命运的最后战役。 伯纳德·康沃尔融合了绘声绘色讲故事的高超技艺和一丝不苟的历史研究,叙述了每一个引人入胜的瞬间,从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到三场战役的硝烟与鲜血,及至战役的后续。通过引用拿破仑皇帝、威灵顿公爵和普通官兵的书信与日记,康沃尔栩栩如生地呈现了参加这些著名战役是怎样一种体验。他对这些战役的详尽理解和生动描绘也清晰地展现了这四天的跌宕起伏。在这部历史中,有很多至关重要的决策,双方都有展现出惊人勇气的时刻,战局难测,直到惨痛的结局。 目录 前言 序章 第一章:天大喜讯!拿破仑再次登陆法国!万岁! 第二章:上帝啊,我上了拿破仑的当! 第三章:法兰西的命运掌握在你手中! 第四章:前进,我的孩子们!法兰西将士,鼓起勇气,再冲一次! 第五章:啊!我抓住他们了,那些英国人! 第六章:一发炮弹不知从何处飞来,打掉了我右手边那人的脑袋 第七章:哈哈!大靴子吃不了苦头! 第八章:那些可怕的灰骑兵,打得多么凶猛! 第九章:我们报仇了!杀得多么厉害! 第十章:世界上最壮美的部队 第十一章:大家自卫!大家自卫!到处都是敌人! 第十二章:除了输掉一场战役之外,最惨的事情就是打赢 终章:虽有千人仆倒在你旁边,万人仆倒在你右边,这灾不得临近你。 后记 鸣谢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天大喜讯!拿破仑再次 登陆法国!万岁! “我的岛太小了!”拿破仑被迫成为厄尔巴岛(科西嘉岛和意大利之间的一个小岛)统治者时宣称。此前他是法国皇帝,统治着4400万人民。而如今,1814年,他仅仅统治86平方英里和1.1万臣民。但他决心做一位贤君。刚刚抵达厄尔巴岛,他就开始发布一连串命令,改良岛上的采矿业和农业,事无巨细、身体力行。“请通知地方行政长官,我对街道的肮脏状况非常不满。” 他的计划远不止于改善市容。他打算建造一座新医院、一些新学校和新公路,但资金总是不够。复辟的法国王室同意支付拿破仑每年200万法郎的补助金,但局势很快就明朗起来:王室永远不会付钱。没有资金,就没有办法建造新医院、学校或公路。挫折之下,皇帝闷闷不乐,每天与侍从打牌以消遣时光。与此同时,他清醒地知道,英国和法国战舰守卫着厄尔巴岛海岸,以确保他无法离开自己的微型王国。 皇帝感到沉闷无聊。他思念妻儿。他也想念约瑟芬,她的死讯传到厄尔巴岛之后,他悲痛不已。可怜的约瑟芬,她那黑漆漆的牙齿、慵懒的仪态和柔软优雅的身躯,所有遇见她的男人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对拿破仑不忠,但总能得到他的原谅。虽然为了给皇朝传宗接代,他与她离了婚,但仍然爱她。“我没有一天不爱你,”他在她死后还给她写信,仿佛她还在人间,“没有一夜,我不是拥抱你入眠……没有一个女人曾得到这样的挚爱!” 他既百无聊赖,又满腔怒火。他对不肯如约支付补助金的路易十八愤愤不平,又对塔列朗(Charles-Maurice de Talleyrand)暴跳如雷,因为塔列朗曾是拿破仑的外交大臣,如今却代表法国王室参加维也纳会议。塔列朗精明、机智而奸诈,正在警示欧洲各国使节,厄尔巴岛这样一个地中海岛屿离法国太近,把拿破仑关押在那里不安全。他希望把皇帝送到遥远的地方,比如亚速群岛(Azores),或者更好的选择是西印度某个黄热病肆虐的小岛,或者是遥远大洋中的某个小岛,比如圣赫勒拿岛(Saint Helena)。 塔列朗猜得不错,而被派到厄尔巴岛、负责监视皇帝的英国官员错了。尼尔·坎贝尔爵士(Sir Neil Campbell)相信拿破仑已经听天由命,并在给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勋爵(Lord Castlereagh)的信中写道:“我开始觉得,他已经认命了。” 但皇帝绝没有屈服于命运。他密切关注来自法国的消息,注意到人民对复辟王室不满。普遍失业,粮价飙升,曾经将皇帝退位当作喜讯的人如今开始怀念他的统治。于是,他开始谋划。他被允许维持一支微型海军,规模很小,不足以威胁负责监视他的英法战舰。1815年2月中旬,他命令他麾下最大的一艘双桅横帆船“无常号”(the Inconstant)入港。他下令:“彻底检修其铜质船底,堵漏……涂装成英国双桅横帆船的样子。令其进入海湾,于本月24日或25日准备就绪。”他命令租赁另外两艘大船。之前他被允许带领1000名士兵到厄尔巴岛,包括400名老近卫军的老兵和一个营的波兰轻骑兵。他打算率领这些部队尝试重返法国。 尼尔·坎贝尔爵士毫无察觉。尼尔爵士是个正直的人,1815年时39岁,有着成绩优异的军旅生涯。1814年,他被任命为英军驻俄军(正在入侵法国)的军事参赞,险些丧命。他参加过西班牙的多次战役,但在费尔尚普努瓦斯(Fere- Champenoise)被一名斗志过于激昂的哥萨克误以为是法国军官,遭到攻击而身负重伤。 他活了下来,被任命为英国派驻厄尔巴岛的统治者拿破仑陛下身边的专员。卡斯尔雷勋爵强调说,尼尔爵士不是皇帝的狱卒,但他的职责显然包括严密监视拿破仑。然而,尼尔爵士被欺骗得松懈下来。1815年2月,“无常号”被伪装成英国船只的时候,尼尔爵士却告诉皇帝,他需要乘船去意大利看医生。他可能真的是去看病的,但他的情妇巴尔托利(Signora Bartoli)住在里窝那(Leghorn),他此行的目的地就是那里。 P15-17 序言 关于滑铁卢战役,为何要写一本新书?这是很好的问题。对滑铁卢战役的叙述已然汗牛充栋,它其实是史上被研究最多、著作最多的战役之一。1815年6月那个恐怖之日结束之际,所有参战者都认识到,自己从中得以幸存的,是一个重大事件。成百上千的回忆录和书信应运而生,描述了他们的体验。但威灵顿公爵的那句名言肯定是正确的。他说,撰写一场战役的故事,仿佛讲述一场舞会的历史。参加舞会的每一个人都对它有迥然不同的记忆,有的是愉快回忆,有的人则感到失望。在歌舞升平、美艳华服和打情骂俏之间,如何写出一份连贯有序的记述,去准确记录究竟发生了什么、何时发生以及当事人是谁呢?但滑铁卢战役是19世纪开端决定历史走向的大事件,自此以后有许多男男女女尝试写出这样一份连贯有序的记述。 对于大致的情节,大家已经有了共识。拿破仑攻击威灵顿的右翼,企图将公爵的预备队吸引到战场的那个地段,然后向公爵的左翼发动全面进攻。拿破仑的这个企图失败了。这场大戏的第二幕是法军向威灵顿中路和右翼发动迅猛的骑兵冲锋。第三幕是随着普军抵达战场左侧,“战无不胜”的法兰西帝国近卫军在绝望之下发动了最后的猛攻。在这些主线情节之外还有袭击乌古蒙(Hougoumont)和拉艾圣(La Haie Sainte)陷落的支线情节。作为一个框架,上述的概括自有优点,但这场战役比这些简单的故事复杂得多。对在场的将士来说,此役并不简单,也难以解释。我创作本书的缘由之一,是尝试让读者感受一下,在那个混乱的日子身处火线是什么感觉。 有人认为,滑铁卢战役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即便拿破仑打赢了这场战役,仍然会被实力远远强于他的敌人压倒,最终一败涂地。滑铁卢战役的幸存者听到这种理论,一定会嗤之以鼻。这种理论也许是正确的,但绝非板上钉钉。如果皇帝突破了圣约翰山,迫使威灵顿仓皇撤退,他仍然需要对付正在进军法国的强大的奥地利和俄国军队。但历史不是这样的。拿破仑受阻于滑铁卢,这就赋予了滑铁卢战役重大意义。此役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我们说就算拿破仑打赢了滑铁卢战役,历史仍然会转向不利于他的方向,滑铁卢战役本身的重要性也不会减少一分。有些战役什么都改变不了。滑铁卢战役却几乎改变了一切。 军事史可能会让人一头雾水。以罗马字母命名的单位(如第Ⅳ军)迎战以阿拉伯数字命名的单位(如第3师),这样的标签可能会让不熟悉军事的人糊涂。我努力做到清楚明晰,不过我可能也增加了混乱程度,因为我把“营”和“团”混为一谈,而这两个概念显然不是一回事。团是英国陆军的一个行政单位。有的团只有一个营,大多数团有两个营,有些团有三个甚至更多营。英军某个团下属的两个营极少在同一场战役中并肩作战。在滑铁卢战场,只有两个团享有这样的殊荣。第1近卫步兵团的第2、第3营都参加了此役,而第95来复枪兵团有三个营在场。其他各营都是其所在团唯一参加此役的营,所以我说第52团的时候,其实指的是第52团第1营。有时为了表达清晰,我使用“近卫军战士”这种说法,但在1815年英国近卫军的列兵仍然被称为“列兵”。 在滑铁卢厮杀的三支军队都编组为若干个军。英国一荷兰联军和普军都分成三个军。法军有四个军,因为帝国近卫军虽然不被称为一个军,但事实上相当于一个军。一个军的兵力在1万到3万人不等,或者更多,被当作一支独立的部队,有能力部署骑兵、步兵和炮兵。一个军又编若干个师,所以法军的第一步兵军分为4个步兵师,每个师4000~5000人,还有一个只有1000多人的骑兵师。每个师有自己的支援炮兵。每个师分为若干个旅,如第一步兵军第2步兵师下辖两个旅,其中一个旅下辖七个营,另一个旅下辖六个营。营分为若干个连。法军的一个营下辖六个连,英军的一个营下辖十个连。本书中最常见的单位是营(有时称为团)。滑铁卢战役中英军最大的步兵营有1000多人,但三支军队里营一级的平均兵力为500人左右。所以,简单地讲,军队架构从高到低是:军团、军、师、旅、营、连。 我使用了“英格兰军队”这样的说法,而事实上它显然指的是“英国军队”,有些读者可能会因此生气。我使用“英格兰军队”的地方,全都是在引用原始文献,我没有将法语“Anglais”(英格兰)翻译为“英国”。当然根本不存在“英格兰军队”,只有“英国军队”,但在19世纪早期这种说法还是很常见的。 1815年6月16日和18日的两场战役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历史绝少对历史小说家客气,为他们提供清楚明晰的情节,让伟大人物在限定时间内活动。所以我们历史小说家不得不扭曲一点历史,才能让自己的故事情节发展下去。但我在写《沙普的滑铁卢》时,我的情节几乎完全消失了,被战役本身的伟大故事所取代。因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不仅参战者是英雄好汉,战役的形态也非常威武雄壮。不管我读过多少次滑铁卢战役的故事,它的结尾仍然充满悬念。不败的法兰西帝国近卫军攀登山岭,逼近几乎处于崩溃边缘的威灵顿残兵。在东方,普军撕咬拿破仑的右翼,但假如近卫军能够突破威灵顿的战线,那么拿破仑还有时间转身去对付正在抵达的布吕歇尔(Blucher)的军队。这一天差不多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日子,此时还有两个小时的白昼时间,足够拿破仑歼灭一支,甚至两支敌军。我们已经知道滑铁卢战役的结局,但就像所有的情彩故事一样,这个故事也常读常新。 那么,就这样开始吧,这场战役的故事。 后记 译后记 拿破仑战争和滑铁卢战役是一门大学问,不少有趣的问题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我得到了吴畋和高守业两位朋友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在一些疑难问题上,他们给出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意见。他们都是拿破仑战争方面的专家,渊博而慷慨。我在此向他们致敬和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无与伦比的故事,登峰造极的讲述……不可能更美妙了。” ——马克斯·黑斯廷斯,《星期日泰晤士报》 在《滑铁卢》的末尾,读者会感到,仿佛他们自己也能指挥一个营。历史书写得这么精彩,谁还需要读小说去寻求刺激? ——《华尔街日报》 滑铁卢战役或许是一个已经被挖掘很多的话题,但这部新书一定会让军事历史迷心满意足……康沃尔给这部详尽而可读性极强的叙述注入了人性的因素。 ——《出版商周刊》 任何人,甚至伟大的军事历史学家约翰·基根爵士,都不能比康沃尔更精彩地描述或解释一场战役……康沃尔的记述非常清晰,而且节奏感极强,让这一系列混乱而令人迷惑的战役也变得清晰可辨,容易理解和欣赏。 ——《图书馆期刊》,星级评论 一个伟大而恐怖的故事,讲得精彩纷呈而清晰晓畅,作者对战斗中的人,以及他们为什么那样做,有着深刻理解。 ——《经济学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