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起釪、安金槐、胡厚宣、李学勤、吴荣曾著的这本《先秦史(大字版)》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产、战争、民族关系、思想等多个角度全面而简要地介绍了先秦时期历史的各个方方面面,全书以时间为序,分为:传说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六大部分。
刘起釪、安金槐、胡厚宣、李学勤、吴荣曾著的这本《先秦史(大字版)》是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先秦史》重新排版而得来的一本服务于低视力人群的无障碍阅读大字版图书。该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全面而简要地介绍了先秦时期历史的各个方方面面,中间还穿插介绍了众多知名历史人物和历史知名事件,内容丰富而饱满。该书原样保留了原书的内容,只是在版式编排上稍作改动。
春秋战国前期的古史传说
春秋到战国前期的主要文献《国语》、《左传》中,叙古帝古神名增多,古史传说繁备。最要者开始说虞、夏、商、周四代相承,其始祖神是虞幕、夏禹、商契、周弃,以及每代必祭的几名宗祖神;齐、楚、秦的宗祖神亦提出;排出黄帝、炎帝、共工、太嗥(吴)、少嗥、颛顼前后相承的古帝名次,以及他们的一些遗墟所在;又有与尧、舜族相联合的高阳氏、高辛氏后裔十六族,以及与尧、舜族作斗争的帝鸿氏、少昊氏、颛顼氏、缙云氏后裔四个族。其中高辛为商、唐二族的共祖,颛顼为舜及楚的共祖。而禹的事绩亦增多,他除敷土地治洪水外,还划分九州,成为社神。
此期古史传说中的始祖、宗神系统更加繁备。商、周、姜、赢、芈、苗等实有其族者,祖先全出自本族始祖系统;而传说中的虞代,除奉东方诸宗神外,又以西方黄帝为始祖,然后组合成其祖先体系。夏代虽自始至终以西方宗神为祖先体系,但因东进建立王朝后与东方部族融合,遂将东方的宗神颛顼迎人自己的祖先体系中,作为本族始祖黄帝的后代。此外在东方另出现了几个显族的世系。又此时的东方的尧的地位比《天问》时已有提高,但仍不突出,尚未成为宗神。
黄帝
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日轩辕”。传说他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建立国家,又称有熊氏。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十五岁就被群民拥戴为部落酋长,三十七岁登上天子之位。黄帝一生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了蚩尤,统一了三大部落,使中原地区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第一个文明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
战国时的一部神话故事全集《山海经》,把流传到当时的古代神话全都汇集在书里,在书的后半部出现了许多神的世系。该书分《山经》、《海经》两部分。《山经》当写成于战国前期,《海经》当写定于秦或秦汉之际。书中叙神话人物世系在《海经》,《山经》则只零星举到一些神名和他们的一些活动,可知诸神世系的排成在秦汉之际,只是神话的内容沿自古代传说。在《山海经》中,不仅包括其他典籍中的大部分古史神话人物,而且新的神也多至不可胜数,如各地、各山皆有司守之神或居住之神,有名的西王母也首见于此书。但帝尧仍未人诸神世系,其地位较低。
西王母
西王母是传说中的女神。据《山海经·西次三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掌管灾病、刑杀)。”后来在流传过程中,西王母逐渐女性化、温和化,成为年老慈祥的女神,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