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名师伴读彩绘版)》(马克·吐温原著,杨靖芹主编,滕洪波改编)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前的社会生活,是作家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顾。然而他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回顾过去,而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作品通过儿童的目光来看待周围的现实,揭示了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南方社会闭塞、沉闷、死板的生活,对畸形的教育制度、宗教的虚伪可笑以及小市民的贪婪愚蠢等,都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作者借汤姆之口说出“宁愿在舍伍德森林做一年草莽英雄,也不愿当一世美国总统”,反映了他对平庸守旧的社会生活的极度厌恶,和对自由理想世界的向往。
一场混战
在一所陈旧的木房子里,一位戴眼镜的老太太在喊:“汤姆!”
没人答应。于是她把眼镜往上推了推,从眼镜底下眯缝着眼睛找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
“汤姆!”
老太太又喊了一声。
可还是没人回答。
老太太又把眼镜往下拉了拉,从眼镜上面斜着眼睛找了一遍,但还是没有发现汤姆的影子。老太太戴眼镜纯粹是为了赶时髦,其实根本用不着它。她把眼镜摘下来,想着怎样能把汤姆找出来。于是她用一种很温柔的语调说:“汤姆,出来吧,姨妈给你苹果吃。”
这是老太太惯用的骗术。过一了好一会儿,汤姆还是没有出来。老太太沉不住气了,她用一种恼怒但不凶狠的语调说:
“有本事你别出来,等我抓住你,我非……”
老太太弯下腰用棍子在床下乱捅,除了一只猫从床底下逃出来,再没有别的东西跑出来。老妇人累得呼呼喘着粗气。她不由地骂道:
“这么出格的小子,我还从没见过!”
她一把推开屋门,在门口对着院子里的西红柿秧和曼陀罗草喊:“汤姆!出来吧,我看见你了!”
但是没人出来。老太太火气更大了。
突然,身后一种轻微的声音引起了老妇人的警觉,她猛地转身,抓住了一个孩子的胳膊,孩子挣扎了一阵,也没摆脱老妇人的手。
“我真笨,我早该猜到,你去厨房偷吃东西了。”
“老实说,你偷吃了什么?”
“我什么也没偷吃。”
“放屁,你的手上和嘴角沾的是什么?”
“我不知道沾的是什么。”
“你不知道,我可知道。我警告你几十回了,你再偷吃果酱,我就用鞭子抽你的嘴,把鞭子拿过来。”
鞭子快要落到汤姆身上了,突然汤姆惊恐地喊道:“姨妈,快看!有人偷你的西红柿!”
老太太猛地把头转了过去。说时迟,那时快,汤姆已经挣脱了老妇人的手,飞快地跑向木栅栏,以一个极优美的动作翻了出去。老太大站在门口,哭笑不得。
“这个混小子,怎么这么多鬼点子,总是把我骗得团团转。难道人老了就糊涂了吗?这个混小子好像摸透了我的脾气,在我生气时,总能把我逗乐,好免掉一顿打。唉,他妈妈去世的早,我怎能狠心打他呢,但不打他,他又不听话。难道真像人们说的那样:孩子不打不成材吗?我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也许他长大了会好一些吧。现在还是让他去吧,只要他不过分顽皮就行。今天下午他肯定又没去上课,明天我一定要罚他多干点活,如果不让他多干点活,这个孩子就会被我惯坏了。”
汤姆果然没有去上课,一直玩到天快黑了才回家。对于偷懒,他是个天才,他知道怎么让别人多干点活儿,每天晚饭前他必须干的活,几乎全让黑小子吉姆干了。汤姆的同父异母兄弟西德却从不耍花招,在波丽姨妈眼里,他是个好孩子。
吃晚饭时,只要波丽姨妈不注意,汤姆就偷糖吃。波丽姨妈想打探一些汤姆的秘密,于是她设计了一个圈套。看样子,她已经忘记了白天的失败。
“汤姆,在上课时一定很热吧?”
“是很热,姨妈。”
“热得简直坐不住了,是吧?”
“确实是这样,姨妈。”
“汤姆,你很喜欢游泳,对吧?”
汤姆不知姨妈到底要干什么。他看了姨妈半天,也没猜出姨妈的用意,于是他答道:“是喜欢,但我今天不想游泳。”
老太太摸了摸汤姆的衬衫说:“我觉得你现在好像很凉快,是吧?”
大家都被她莫名其妙的话说得有点摸不清头脑。俗话说“强中自有强中手”,汤姆很快明白了她的用意。为了不让老太太追问衬衫为什么是干的问题,汤姆忙说:
“老师们怕我们热,把我们领到抽水机那淋了头,您看我的头发还没干呢。”
老太太被这真实的谎言弄得有点不知所措,她不甘心败在一个孩子手里,于是又心生一计。
“汤姆,老师往你们头上淋水时,没有必要拆掉我缝在你领子上的线,对吧?把衬衫脱下来!”
汤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满不在乎地脱下衬衫。老太大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她亲手缝的线还好好地待在汤姆的衬衫领子上。
P1-3
当今的青少年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适当的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著作有利于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孩子们从小学、初中甚至到高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而可以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
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每一本好书就是一段人生,甚至就是一段历史。读书的过程是孩子认识人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在童年时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阅读是什么?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是靠阅读来完成的,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中熏陶、浸染中习得的。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建设书香社会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新教育的发起者朱永新是这么谈读书的重要性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他说,捧读一本好书,很快便将自己带到一个宁静的港湾,不知时间流逝,不知烦琐纷争,惟有将自己融入宇宙自然的洒脱与飘逸,从容与愉悦。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可谓一语中的。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阅读都是重要的。由此看来,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聪明,就让他去大量阅读吧!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的智慧晋级。爱读书的孩子,就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他是多么地幸运!
本系列丛书是由具有深厚文学功底的语文教学专家及名校一线教师编著,紧密贴合当前新课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教学目标,而全新打造倾情奉献给莘莘学子的教辅读物。在编排上,本丛书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选了大量重观察、重动手、重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优秀章节,同时还补充了一些既强调生活的直观性,又具有知识应用性的导读,知识绿卡系列丛书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套丛书的重要特点是实用性强,贴近课堂,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紧密结合课堂的知识走向,贴近语文教材的学习方向,注重选题的人文性、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总之,本套丛书引用了很多优美的语句,可以帮助学生在同步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觉阅读与写作的习惯,完全适用于教改在素质提高方面的要求。
祝学生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