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怎样改变着?回答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是:研究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如何长大成人。这也正是吴波博士在《我们这样长大成人》中所呈现的内容。
吴波博士的问题虽然简单,却是理解今日中国如何改变的基本问题。她问道:长大成人意味着什么?一个人在多大年龄就认为自己成年了?一个人对成年的看法如何与他/她对家庭成员的责任相关,又如何与他/她的个人前途相关?走向成年这件事,在中国和在其他的发达社会是一样的,还是有不同?有关成年的定义和一个人在多大年龄就成年了,这些问题在今天的中国与过去的中国有不同吗?为什么不同?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映照今日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中国可以更加清楚地审视自己。人们在这面镜子中所看到的——即吴波博士的研究发现——将让很多人吃惊:有些人认为它鼓舞人心,有些人则认为它令人警醒。
吴波编著的《我们这样长大成人:青年人的自我认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通过Arnett成年初显期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研究了年轻人对长大成人的看法,重点分析了价值观系统(孝道和独立性)、社会结构因素(家庭所在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性别、性别角色态度等)与中国大学生对成年看法之间的关系,比较了同龄大学生与打工者对成年看法的异同及美国年轻人与中国年轻人对成年看法的异同。
第一章 我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年轻人的长大成人
第二章 国际上对年轻人长大成人的研究
第三章 我对长大成人的研究思路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框架
第二节 焦点小组访谈的研究结果
第四章 关于长大成人的访谈研究
第一节 焦点小组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焦点小组的研究结果
第五章 关于长大成人的问卷调查
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因子分析
第三节 问卷研究结果:回归分析
第六章 我的研究发现
第七章 我的研究价值和对未来探索的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A 43项成年标准的7个维度分类(中译版)
附录B 小组访谈的问题
附录C 问卷(中译版)
附录D 50项成年标准的9因子模型(中译版)
附录E 孝道量表、独立性(独立于父母)量表和性别角色态度量表(中译版)
附录F 父母职业分类
索引
跋《我们这样长大成人》阅读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