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慧苹编著的《刑事政策的刑法规范化研究》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刑事政策刑法规范化的前提:刑事政策的本体内容。分别从刑事政策的概念、表现、属性和效力展开研究,以此作为刑事政策刑法规范化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刑事政策刑法规范化的价值基础。明确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刑事政策的功能及其实现,进而研究刑事政策的正当性,为刑事政策的刑法规范化奠定价值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刑事政策刑法规范化的具体模式。在具体阐述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刑事政策刑法规范化的正当性,进而阐述刑事政策在刑法立法和刑法司法转化过程中的基础理论。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分别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两方面研究刑事政策的具体刑法转化问题,探讨“风险刑法”刑事政策的刑法立法问题、刑事司法解释如何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下实现对刑事政策的回应,对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刑法立法和司法转化问题进行研究,并从“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拐卖儿童犯罪是否一律适用死刑”、“校园霸凌”事件、“刑法条文与刑事诉讼法条文之间的协调”等具体立法技术和司法适用问题出发具体研究刑事政策的刑法规范化。
《应用法学文库》以关注法律职业人员等特定主体运用法律的具体行为和实际效果为宗旨,概括、提炼法律职业主体在法律实务中应当遵循的技术、方法、规律和原则,期许为法律的正确应用进而制度完善提供实际指引和理论支持。聂慧苹编著的《刑事政策的刑法规范化研究》在法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等视野下,从刑法学的角度进行刑事政策的分析及其规范化研究。
导论
一、我国刑事政策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语境
三、本书的安排
第一章 刑事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刑事政策的概念
一、概念回放
二、梳理与评议
三、刑事政策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刑事政策的表现
一、中外刑事政策的梳理
二、刑事政策的载体
三、刑事政策的分类
第三节 刑事政策的属性和效力
一、刑事政策的属性
二、刑事政策的效力
三、刑事政策与相关概念
第二章 刑事政策刑法规范化的价值基础
第一节 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
一、刑事政策价值目标概说
二、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
第二节 刑事政策的功能及其运行模式
一、刑事政策功能的理解
二、刑事政策的具体功能
三、刑事政策功能的实现
第三节 刑事政策的正当性
一、刑事政策的正当性根据与要求
二、刑事政策正当性的实现
第三章 刑事政策刑法规范化的模式
第一节 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关系
一、观点回顾
二、背景梳理与理论介评
三、本书观点
第二节 刑事政策刑法规范化的正当性
一、刑事政策刑法规范化的必要性
二、刑事政策刑法规范化中的价值选择
第三节 刑事政策刑法规范化的途径
一、刑事政策刑法立法转化的基础理论
二、刑事政策刑法司法转化的基础理论
第四章 刑事政策立法转化具体问题研究
第一节 刑法立法的技艺选择
一、刑法立法的界限
二、刑事政策刑法立法转化的方法
三、刑事政策刑法立法转化的实现
第二节 “风险刑法”立法问题探讨
一、“风险刑法”的基础理论
二、“风险刑法”理论的论争
三、高风险社会行为的刑法立法
第三节 我国特定刑事政策立法转化问题探讨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刑事立法转化
二、我国具体犯罪立法问题探讨
第五章 刑事政策司法转化具体问题研究
第一节 刑事政策司法转化与罪刑法定原则
一、刑法解释的论争
二、刑法解释与罪刑法定原则的纠缠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与刑法解释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刑事政策下法官自由裁量权与量刑规范化
一、法官自由裁量权和量刑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及冲突
二、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和量刑规范化的实现
第三节 我国刑事政策司法转化具体问题探讨
一、刑事政策司法转化对社会舆论的取舍
二、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司法适用问题
三、刑事政策下刑法条文与司法解释的协调
结语
附录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附录二:历次“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一、1983年“严打”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三、1996年“严打”
四、2001年《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
五、2004年“严打”
六、2010年“严打”
七、2014年“严打”
附录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一、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