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戏源
在一些国际时装秀中,T台上金发碧眼、修腿蜂腰的模特一个转身,只见一副浓墨重彩的中国戏曲脸谱几乎构成了整件时装背面的装饰元素,这时,老外们马上就会认出这是吸收了古老东方“china”的元素,身在海外的中国人会瞬间觉得家乡的影像如在眼前。
中国的戏曲属于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另外两种分别是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古希腊戏剧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后期,在公元前5世纪就度过了黄金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印度梵剧是公元前后出现的,公元10世纪以后就逐渐没落;唯有中国的戏曲,在漫长的时间里孕育,广泛地吸收营养,从产生到流传历经千年而不朽,而且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原始歌舞到优孟衣冠
中国戏曲的孕育时期是非常漫长的,我们就先从它的萌芽说起。
中国戏曲萌芽于原始社会的宗教仪式歌舞。在那个时候,我们的老祖宗对自然充满了崇敬,他们打猎打得多、农事收成好,都认为是天地神灵赐予的福祉。所以他们在收获的季节就会手舞足蹈,踏着简单的节拍,嘴里念念有词,无非是祈祷天地神灵保佑人类。既然好运是神灵赐给的,那么坏运是谁带来的呢?那肯定是恶鬼带来的。所以人们除了举行敬神的仪式外,还举行驱鬼的仪式。《周礼·夏官·司马》记载了一种仪式,叫“傩”,就是一个核心人物戴上有四只眼睛的面具,蒙上熊皮,带着武器,带领人们在墓地、田间、房前屋后等东跑西撞,象征性地做砍刺的动作,就表示把恶鬼消灭了。后来人们觉得,这样的仪式还不过瘾,因为神、鬼等仍是虚的,他们在仪式中无法真切地感受到,所以就有了巫师这种职业。做巫师的每到大型的祭祀,就把自己装扮成鬼神的模样,人们把他看作鬼神的化身,对他行礼,给他送好吃好喝的,给他表演节目。在屈原的《九歌》当中,就有很多关于祭祀场面的内容。有的是人们为了娱乐鬼神,穿上华美的衣服,演奏各种乐器,跳各种舞蹈,同时唱着歌曲。也有的是两个巫师每人扮演一个神的角色,模仿神的生活,表演给人们看。在这个时期,中国戏曲那种诗、乐、舞相结合的特点就已经有了。
虽说娱乐于神,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表演给人看。他们要想获得人的支持,就要揣摩人们的观看心理,就要探索吸引人们的表演方法,所以他们大都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脑筋机敏灵活。再后来这些人中专门有了一批守在国王、贵族身边耍笑娱乐,逗他们开心的人,这样的人叫优人。在春秋时代,有关优人的记述很多。这些人大多很有表演才能,擅长模仿。以滑稽调笑为主,说话少有禁忌,即使说错了话也不会受到惩罚。因此最初的优人除了耍笑娱乐外,还能利用他们的特殊地位发挥一些积极作用,比如借调笑之机讽刺统治者的一些昏庸之举。这种讽谏方式要比直接指出统治者的错误委婉得多,保住了统治者的面子,统治者更容易接受。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