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抱节守志与陈师道的生平遭际
第一节 抱节守志:“槁干仍故节”
第二节 时局变化:变法更化党锢调
第三节 生平遭际:“此生精力尽于诗”
第二章 个体感慨与时政关怀:陈师道诗歌的主题取向
第一节 别离诗:“衰疾又为今日别”
第二节 羁旅诗:“故将羁旅到愁边”
第三节 隐逸诗:“定复还从马少游”
第四节 政事诗:“犹须用心科举外”
第三章 “枯淡瘦劲”与“深劲”“雅奥”:陈师道诗歌的风格追求
第一节 “枯淡瘦劲”与“瘦硬”诗风
第二节 “深劲”“雅奥”与后山体
第四章 词风向诗靠拢与反对“以诗为词”:陈师道的词风
与词学追求
第一节 传统题材的改造
第二节 偏重凄婉纤丽
第三节 拒绝“以诗为词”
第五章 多种文体的个性化写作:陈师道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序体文
第二节 记体文
第三节 书牍文
第四节 墓志铭
余论 陈师道与江西宗派
附录 陈师道研究资料补编
参考文献
后记
孙明材著的《远离苏黄(无党派视野下的陈师道研究)》有意撇开陈师道之江西诗派与苏门文士的身份,从其实际创作出发,在无党派视野下审视其创作个性,重新界定“后山体”的内涵,客观还原“以诗为词”的本义及与其词作的关系,全面观照其散文的创作风貌。主要观点有:陈师道诗歌的风格有二,一日“枯淡瘦劲”,此即所谓“瘦硬”,二日“深劲”“雅奥”,此即“后山体”之典型风貌;《后山诗话》所云“以诗为词”是指以诗之雄豪“气格”入词,与词之表现内容关系不大,只要做到风格柔婉,即便词中表现身世之感、羁旅之愁等诗中惯常表现的题材主题也不属于“以诗为词”。
孙明材这本《远离苏黄(无党派视野下的陈师道研究)》,是全面研究陈师道的文学创作的,对于后山的诗、文、词都作了深入的考察和认真的观照。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后山的具体作品出发,避免过于强调和注重师承、派别可能造成的对后山作品的“遮蔽”和偏见,以便对其诗、文、词的成就做出比较符合实际的评断。例如后山诗的风格,历来大都沿袭方回之说,谓其“枯淡瘦劲”、“瘦硬”,本书则提出后山诗还有“深劲”“雅奥”一类,并认为这才是“典型的后山体”。这种概括或认识是否准确,当然还可以进一步斟酌,但作者立足于陈师道创作实绩,对其文学成就作出自己的解释,寻求和把握后山审美创造的个性特点,是下了相当扎实的功夫的,在陈师道研究上,此书具有重要学术参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