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偷父--刘心武小说集/花地文学大家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心武
出版社 羊城晚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这个集子里读者不仅可以读到有趣的故事,或许,也可以领会到社会生活在时光中的变迁,以及那恒久难变的复杂人性。”

《偷父——刘心武小说集》是著名作家刘心武的一本小说集,上面这段印在封面上的话,精准地概括了这本集子的特点和风格。

一百多篇语言质朴、寓意深刻的小说,是作家根据其所经历、所听闻的故事创作而成。从小区保安、环卫工人到都市白领、地产商人,再到务工少年,刘心武不惜余力地观察、思考着现代化社会里人们的物质和感情生活,既用犀利的笔锋直指社会弊病,又不放弃对社会生活的美好祝福。

其中,《偷父》这篇小说当年刊发后被转载多次,还入选了某地的中考试题,可见其影响力不一般。

内容推荐

《偷父——刘心武小说集》一百多篇语言质朴、寓意深刻的小说,是作家刘心武根据其所经历、所听闻的故事创作而成。从小区保安、环卫工人到都市白领、地产商人,再到务工少年,刘心武不惜余力地观察、思考着现代化社会里人们的物质和感情生活,既用犀利的笔锋直指社会弊病,又不放弃对社会生活的美好祝福。其中,《偷父》这篇小说当年刊发后被转载多次,还入选了某地的中考试题,可见其影响力不一般。

目录

不必改期(1989)

不欢而散(1991)

托花所(1992)

半秒钟(1993)

查无实据(1994)

早场电影(1997)

等候散场(1997)

空盒(1997)

并列第一(1997)

终于寄达(1997)

斑马线(1997)

炸耳(1998)

望眼(1998)

烫金(1998)

小玉米(1998)

马尾巴(1998)

大支票(1998)

蹦跳的井盖(1998)

卡通熊与胡姬花(1998)

卖指甲的老人(1999)

眼泪不是水(1999)

一元折(2000)

望门挑眉(2000)

第十三夜(2000)

选项(2001)

因为缺个杈(2001)

原价(2001)

烟灰缸(2001)

挽留(2002)

米宝(2002)

长沙发(2002)

天梯之声(2002)

五斗橱(2002)

引以为荣(2003)

那天,你丢失了什么?(2003)

悔的边缘(2003)

踩莲(2003)

没用的故事(2003)

望林石(2004)

山溪听蝉(2004)

陈灰(2004)

长袖·短袖(2004)

一双真耐克(2004)

机嫂(2005)

寄存(2005)

三室九床(2005)

大盆菜(2005)

抽象画(2005)

榛子奶奶(2005)

手绢传奇(2005)

大碗传奇(2006)

母鸡吃蛋(2006)

夏威夷黑珍珠(2006)

抽换年轮(2006)

替嫂(2006)

鬼姜花(2006)

小圆拢子(2006)

颠簸(2006)

秋千座(2007)

古井帽(2007)

无金日(2007)

打地铺(2007)

看倒影(2007)

刺青农民工(2007)

安灯泡的人(2008)

“泼水节”(2008)/156

“卫生王子”(2008)/158

剩花(2008)

兹彼丽女士(2008)

认错人(2008)

退羞(2008)

兜风(2008)

轮椅第一天(2008)

发现诗意(2008)

一刻钟(2008)

气破桑(2009)

蜘蛛脚与翅膀(2009)

一赢(2009)

有过那次通话吗?(2009)

老袜皂(2009)

一起去看(2009)

六瓣梅(2009)

千叶瓶(2009)

携鸡童子(2009)

替课阿姊(2010)

辣椒故事(2010)

住女生宿舍的男士(2010)

摸书(2010)

喜鹊妈(2010)

掐辫子(2010)

ZC相册(2010)

铁糖阿伯(2011)

伙食勋章(2011)

过家家(2011)

斜放的拖鞋(2011)

冰爷(2011)

一道金光(2011)

抱草筐的孩子(2011)

鸡怕鹐破脸(2011)

鲶鱼借碗盘(2012)

姊妹跷跷板(2012)

柳木菜墩(2012)

包你烦(2012)

神秘的姑娘(1980)

小炕笤帚(2012)

巴厘燕窝(1994)

高放的药匣(2012)

变叶木(2004)

多一事(2012)

偷父(2005)

照镜子的保安(2012)

吧台椅(2005)

八里长桥一道拱(2012)

美中不足(2006)

宅男刘心武

试读章节

那晚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从地板的印记上,我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盏,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着啊,再回过头去观察大门,没有问题呀!但是,当我到卫生间再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的鞋印,呀!我忙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这时又忽然听见窸窸窣窣的声响,循声过去,便发现卧室床下有异动,我把手机倒换到左手,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出来咱们好商量!”

一个人从床底下爬出来了,那是一个瘦小的少年,剃着光头,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圆领T恤,我看他手里空着,就允许他站立起来,他站起来后,显示出T恤上印着一张明星的大脸,比他的头至少要大三倍,那明星也不知是男是女,斜睨着挑逗的眼神,说实在的,比他本人更让我吃了一惊,不禁用窗帘叉指去,问:“这是谁?”那少年万没想到,我先问的并不是他,而是那T恤上的明星,更蒙了,我俩就那么呆滞了几秒钟,他先清醒过来,嘴唇动动,说出那明星的名字,我没听清,也不再想弄清那究竟是韩星日星还是中国香港或海峡哪边的什么星,我仍用那窗帘叉指向他,作为防备,问他:“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掏出来!”

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袋翻掏出来,又把双手摊开,回答说:“啥也没拿啊!”我又问他:“你们一伙子吧?他们呢?”他说:“傻胖钻不进来,钳子能钻懒得钻,我一听钥匙响就往外钻,他们见我没逃成,准定扔下我跑远了,算我倒霉!”看他那一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

我用眼角余光检查了一下我放置钱财的地方,似乎还没有受到侵犯,他算倒霉,我算幸运吧。我仍是伸出窗帘叉的姿势,倒退着,命令他跟着我指挥来到门厅里,我让他站在长餐桌短头靠里一侧,自己站在靠外一侧,把窗帘叉收到自己这边,开始讯问。

他倒是有问必答,告诉我他们一伙,因为他最瘦,所以分工侦察,本来他到我家窗外侦察后,他们一伙得出的结论是“骨头棒子硌牙”,意思就是油水不大还难到手,确实也是,我的新式防盗门极难撬开,各处窗户外都有花式铁栅,就防贼而言可谓“武装到了牙齿”,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唯独大意的地方就是卫生间浴盆上面的那扇透气窗,那窗是窄长的,长度大约六十厘米,宽度大约只有三十厘米,按说钻进一只猫可能,钻进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没想到站在我对面的这位“瘦干狼”,他自己后来又告诉我,在游乡的马戏班子里被训练过柔术的,竟能钻将进来!

“您为什么还不报警?”他问我。他能说“您”,这让我心里舒服。我把手指挪到手机按键上,问他:“你想过,警察来了,你会是怎么个处境吗?”他叹口气,说出的话让我大吃一惊:“嗨,惯了,训一顿,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阵呗。”他那满无所谓,甚至还带些演完戏卸完妆可以大松一口气的表情,令我惊奇。

我就让他坐到椅子上。我坐在另一头,把窗帘叉子靠在桌子边,跟他继续交谈。他今年14岁。家乡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小学上到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就靠结伙偷窃为生。有几个问题他拒绝回答,那就是:他父母为什么不管他?他们一伙住在什么地方?他钻进我的私宅究竟想偷窃什么?如果我还不回来,他打算怎么下手?面临这些追问,他就垂下眼帘,抿紧嘴唇。

我望着被灯光照得瘦骨嶙峋满脸灰汗的少年,问他:“渴吗?”他点头,我站起来,他知道是想给他去倒水,就主动说:“我不动。”我去给他取来一瓶冰可乐,又递给他一只纸杯,他不用纸杯,拧开可乐瓶盖,仰头咕嘟咕嘟喝,喝了一小半,就呛得咳嗽起来,我拿几张纸巾给他,让他擦嘴,他却用那纸巾去擦喷溅到桌上的液体,我心一下柔软到极点,我摩挲一下他的光头,发现他头顶有一寸长的伤疤,凸起仿佛扭动的蚯蚓,他很吃惊,猛地抖身躲避,瞪视着我,我就问他:“饿吧?”他摆正身子,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也不等他回答,就去为他冲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这期间那窗帘叉滑落到了地板上,他很自然地站起来,把窗帘叉靠还到原处,又坐回去,于是我知道,这个少年窃贼和我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基本信任。

他呼噜呼噜将那方便面一扫而空。我知道他还不够,就又去拿来一只果子面包,他接过去,津津有味地啃起来。我有点好奇地问:“你们不是每天都有收获吗?难道还吃不饱?”他告诉我:“有时候野马哥带我们吃馆子,吃完撑得在地上打滚……这几天野马哥净打人,一分钱也不让我们留下……”我就懂得,我,还有我的邻居们,甚至这附近整个地区,所受到的是一种有组织有控制的偷盗团伙威胁,他一定从我的眼神里看出了什么,吃完面包,抹抹嘴说:“您放心,有我,他们谁也不会惹您来了。”我又一次哭笑不得。

我想了想,决心放他出去。我对他说:“我知道,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要跟你说,不要再跟着野马哥他们干这种违法的事了。你应该走正路。”他又点头又咂舌,样子很油滑。但是我要去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我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天哪!原来还有个大人在卧房床底下!我竟那么大意!竟成了《农夫与蛇》那个寓言里的农夫!我慌忙将窗帘叉抢到手里,又拨“110”,谁知这时候手机居然没信号了,怎么偏在这骨节眼上断电!我就往座机那边移动,这工夫里,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而且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从床底下爬了出来,并且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那不是我原来挂在卧室墙上的吗,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正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我爸——您把我爸给我吧——求您了!”

P264-266

序言

我与《羊城晚报》“花地”副刊的缘分不浅。1980年,“花地”向我约稿,我投去《神秘的姑娘》,很快被刊登出来。这篇小说有七千字的样子,“花地”竟不吝篇幅,以差不多一个整版来容纳它。那以后,“花地”保持了一个传统,就是每隔一段时间,便以半个多版面来刊登五六千字的短篇小说,我在二十多年前,又陆续投去那种篇幅的作品,如《变叶木》《偷父》《美中不足》等,都被接纳,我还为以上提到的三篇小说自绘插图,他们也都笑纳,刊登出来以增读者兴致。

当然,作为报纸副刊,1500字上下的作品,应该最为适宜。三十五年来,我投给“花地”的这种篇幅的作品最多,其中有小小说,也有散文、随笔、评论,记得还曾投去不少谈论《红楼梦》的文章,都能及时刊载出来。在我文学创作的马拉松长跑中,《羊城晚报》“花地”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与鼓励。

光阴真如火箭,倏忽我已从写《神秘的姑娘》的三十多岁的青年,成为七十多岁的老叟。《羊城晚报》现任副刊部主任陈桥生先生,想起我历年来在“花地”上频繁露脸,积累的作品已然不少,就鼓励我检索出来编为一集,以飨读者。由他牵线,羊城晚报出版社热情向我约稿,自己想想,从这个角度编一个集子,读者可以看到有意思的故事,“花地”可以留下支持写作者的痕迹,我也可以留下一串文学长跑的足迹,甚或某些研究者也可以从中分析出报纸副刊在文学发展、作家成长中的特殊作用,是桩好事,何乐而不为?

于是兴致勃勃地编成了这个集子。舍弃了所有在“花地”上刊发的别的品类的文字,只取小说,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小说,放在最后面的六篇,以篇幅论,则是正宗的短篇小说。我的小说都很注重讲故事,即使是小小说,也经常地设置悬念,读者读起来,应该是觉得比较有趣的。因为其中“偷父”这篇刊发后转载率比较高,进入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某地的中考还用其作为试题,而且,更重要的是,敝帚自珍,很希望没读过它的,都读一读,所以,就用来作为这个集子的书名。我给几个短篇自绘的插图,也都放进了这个集子,画技自然是幼稚的,但总还有些情趣吧。文学作品当然应该于人有益,但我以为令人觉得有趣是非常重要的。幽默是诸种趣味中最高级的,我的这些小小说和短篇小说,有幽默,但自己觉得还不足,这正是希望读者诸君有以教我,助我今后加以提高的。

由于我在“花地”上刊发的作品跨越世纪,数量不少,若逐年逐月逐日地翻查报纸进行检索,势必非常耗费工力,因此,这回编集子,主要是依靠我历年自己留下的投稿记录,以及仍葆有的记忆,可能有的篇章并未在“花地”刊载,也可能“花地”刊载了而我却失忆,但我想这种情况应该并不妨碍读者对这本小说集的阅读欣赏,从这个集子里读者不仅可以读到有趣的故事,或许,也可以领会到社会生活在时光中的变迁,以及那恒久难变的复杂人性。

刘心武

2015年6月16日 绿叶居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39:26